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
书目导出
-
E-mail 给朋友
-
打印书目
刘蓉果(Rong-Kou Liu) ; 朱瑞玲(Ruey-Ling Chu)
人口学刊 ; 60 期 (2020 / 06 / 01) , P43 - 94
繁体中文
DOI:
10.6191/JPS.202006_(60).0002
大五人格特质 ; 生命历程观点 ; 主观幸福感 ; 多阶层成长模式 ; 华人家庭动态调查 ; Big Five ; life course perspective ; subjective well-being ; hierarchical growth model ; Panel Study of Family Dynamics
- Phillips, D.(2009).Wellbeing, Quality of Life and Social Policy: Implications in Relation to the Financial Tsunami.NTU Social Work Review,20,93-131.
连结: - 于若蓉, Ruoh-Rong,黄奕嘉, I-Chia(2018)。家庭动态调查:样本结构、问卷内容、资料外释与应用。中国统计学报,56(4),98-115。
连结: - Allport, G. W.(1961).Pattern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New York, NY: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 Bell, A.,Jones, K.(2015).Should Age-Period-Cohort Analysts Accept Innovation without Scrutiny? A Response to Reither, Masters, Yang, Powers, Zheng and Land.Social Science & Medicine,1,331-333.
- Benet-Martínez, V.,Karakitapoglu-Aygün, Z.(2003).The Interplay of Cultural Syndromes and Personality in Predicting Life Satisfaction: Comparing Asian Americans and European Americans.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34(1),38-60.
- Yang, Kuo-Chu(2024).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Mortuary Value System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Mortuary Policies.生死学研究,24,1-35.
- 蔡钧颖,曾永清,林丽纯(2025)。资产对幸福感的效应分析-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实证分析。国立台湾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学报,21(1),49-68。
- 曾俊颖,陈诗婷,林雍顺,林倚伶(2023)。大学生运动參与程度对正向情绪与主观幸福感之影响。休闲运动健康评论,12(1),1-14。
- 陈思帆(2022)。心盛理论应用於提升空巢期中高龄者生命价值感之探讨。谘商与辅导,441,11-13+10。
- 洪乙祯(2022)。社经条件、社会网络与主观幸福感。社会科学论丛,16(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