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Enhancing Good Citizen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通识教育学刊 ; 16 期 (2015 / 12 / 01) , P73 - 94
繁体中文 DOI: 10.6360/TJGE.201512_(16).0003
自我决定 ; 投入与涉入 ; 後设认知理论 ; 转化学习 ; 体现文化认知 ; self-determination ; engagement and involvement ; metacognition theory ;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 embodied cultural cognition
- 方凤山、洪梦梓(2013)。探讨品格教育的教学与有效学习─以德明财经科技大学为例。德明学报,37(2),1-18。
连结: - 教育部学生事务及特殊教育司:〈教育部品德教育促进方案〉,《教育部全球资讯网》,2014,2014.3.11,网址〈http://www.edu.tw/downLoad/detail.aspx?Node=1123&Page=22845&Index=2&WID=65cdb365-af62-48cc-99d9-f9e2646b5b70〉。
- (2000).Why We Evaluate: Functions of Attitudes.
- 教育部资讯及科技教育司:〈教育部现代公民核心能力养成计画〉,《教育部全球资讯网》,2013,2013.12.9,网址〈http://www.edu.tw/plan/detail.aspx?Node=1184&Page=20135&Index=9&WID=3ee9c9ee-f44e-44f0-a431-c300341d9f77〉。
- Appleton, J. J.,Christenson, S. L.,Furlong, M. J.(2008).Student Engagement with School: Critical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of the Construct.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45(5),369-86.
- (2024)。把SDGs带进通识教育:以「公民伦理与多元文化」课程为例。通识学刊:理念与实务,12(1),41-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