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网路化档案评量环境下教学者评、学生自评与同侪互评之信效度比较
张基成(Chi-Cheng Chang) ; 吴明芳(Ming-Fun Wu)
教育资料与图书馆学 ; 49 卷 1 期 (2011 / 09 / 01) , P135 - 170
繁体中文 DOI: 10.6120/JoEMLS.201109_49(1).0386.RS.CM
网路化学习历程档案 ; 网路化档案评量 ; 自评 ; 同侪互评 ; Web-based portfolio ; Web-based portfolio assessment ; Self-assessment ; Peer-assessment
- High Plains Regional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Consortium (2005).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A online program rubric: EPortfolio. Retrieved February 22, 2010, from http://www.msarreola.com/Master%20Canvas/Assessment%20&%20Evaluation_files/eport_rubric.pdf
- 邹慧英[Tsou, Hui-Ying](2000)。档案於国语科教学评量之应用[Dangan yu guoyuke jiaoxue pingliang zhi yingyong]。上网日期:2009年8月7日[Retrieved August 7, 2009],检自[from]:http://www.nknu.edu.tw/~edu/item/item4-article.file/item4-article19.htm
- Milford School District, (2009).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portfolio assessment. Retrieved February 22, 2010, from http://www.milfordschools.net/mms/documents/ePortfolio%20Rubric%202009.pdf
- Anderson, L.,Krathwohl, D.(2001).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New York:Wesley Longman.
- Ballantyne, R.,Hughes, K.,Mylonas, A.(2002).Developing procedures for implementing peer assessment in large classes using an action research process.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27(5),427-441.
- 黄芷翎(2022)。探讨通识课程导入探究实作之学习成效:以仿生材料为例。通识学刊:理念与实务,10(2),41-78。
- 连兴隆,张雅净(2020)。运用BookRoll电子书学习系统探讨学习投入与学习成效之关系。国立台湾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学报,16(4),383-409。
- 刘光夏(2021)。跨越主观:网路同侪互评应用於大学艺术设计课堂之实践研究。设计学报,26(2),69-92。
- 杨晰勋、王馨仪(2016)。分析型评分规准应用於磨课师的设计类课程。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学报,6(3),11-22。
- (2022)。同侪互评可行吗?同侪互评在储训校长班之信效度研究。教育与心理研究,45(1),2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