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Patent Citation and International Knowledge Spillovers: Evidence from I.T. Industry
郑秀玲(Show-Ling Jang) ; 张淑卿(Shu-Ching Chang)
经济论文 ; 33 卷 1 期 (2005 / 03 / 01) , P103 - 140
繁体中文 DOI: 10.29628/AEP.200503.0004
专利引证 ; 电子业 ; 国际知识外溢 ; Patent citation ; IT industry ; International knowledge spillovers
- Berstein, J. I.,P. Mohnen(1998).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 between U.S. and Japanese R&D Intensive Sector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44,31-338.
- Branstetter, L. G.(2000).I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 Channel of Knowledge Spillovers? Evidence from Japanese FDI in the U.S..NBER Working Paper,No. 8015
- Branstetter, L. G.(2001).Are Knowledge Spillovers International or Intranational in Scope? Microeconometric Evidence from the U.S. and Japa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53,53-79.
- Caballero, R. J.,A. Jaffe(1993).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 1993.Cambridge, MA:MIT Press.
- Chuang, Y. C.(2004).Knowledge Spillover,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conomics,5,249-269.
- 李姿莹、李沿儒(2012)。采用科学文献建立专利技术分类系统。科技管理学刊,17(4),71-88。
- 梁峻齐、阮明淑(2009)。台湾地区专利指标应用之书目计量学研究。教育资料与图书馆学,47(1),19-53。
- 杨雯如、柯慈仪、邱永和、林蔼新(2008)。电子业赴大陆投资之绩效评估。真理财经学报,19,1-29。
- 赵义隆、黄意丹(2014)。从专利引证相似度探讨商业模式相互影响网络与社群结构之研究─以台湾IC设计产业为例。科技管理学刊,19(1),1-22。
- (2009)。专利指标发展研究。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35(2),8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