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
书目导出
-
E-mail 给朋友
-
打印书目
进步、认同、与宗教救赎取向的入世性转向:历史情境中的人间佛教及其行动类型初探
台湾社会研究季刊 ; 62 期 (2006 / 06 / 01) , P37 - 99
繁体中文
DOI:
10.29816/TARQSS.200606.0003
人间佛教 ; 印顺 ; 太虚 ; 慈济 ; 佛光山 ; 法鼓山 ; 入世性 ; Human Realm Buddhism ; Yinshun ; Taixu ; Tzu-Chi Association ; Buddha Light Mountain ; the Dharma Drum Mountain ; Inner-worldly Orientation
- 陈美华(2002)。个人、历史与宗教:印顺法师、「人间佛教」与其思想源流。中华佛学学报,15,427-456。
连结: - 杨惠南(2000)。「人间佛教」的经典诠释-是「援儒入佛」或是回归印度?。中华佛学学报,13,475-504。
连结: - 明朱元璋着、胡士萼点校(1991)。明太祖集。合肥市:黄山书社。
- Bellah, Robert.,Robert N. Bellah.(edited)(1965).Religion and Progress in Modern Asia.New York:Free Press.
- Cabezon, Jose Ignacio.,Christopher S. Queen(edited),Sallie B. King.(1996).In Engaged Buddhism: Buddhist Liberation Movements in Asia.New York: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 (2007)。市民社会的浮现或是传统民间社会的再生产?—以台湾佛教慈济功德会的社会实践模式爲焦点。台湾社会学刊,38,1-55。
- (2012)。关於台湾人间佛教现象的社会学研究回顾与讨论─以三大人间佛教教团(慈济、佛光山、法鼓山)为中心。佛教图书馆馆刊,54,88-115。
- (2015)。人间佛教生命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以南华大学通识生命涵养课程为例。教育研究月刊,254,60-75。
- (2023)。作为复数的人间佛教:人间佛教思潮下的再思考。圆光佛学学报,41,4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