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李松涛(Sung-Tao Lee) ; 林焕祥(Huann-Shyang Lin) ; 洪振方(Jeng-Fung Hung)
科学教育学刊 ; 18 卷 3 期 (2010 / 06 / 01) , P177 - 203
繁体中文 DOI: 10.6173/CJSE.2010.1803.01
科学论证能力 ; 探究式教学 ; 控制变因 ; 推理 ; Science Argumentation Ability ; Inquiry Teaching ; Control of Variables ; Reasoning
- 教育部(1998)。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总纲纲要。台北市:教育部。
- Abd-El-Khalick, F.,Boujaoude, S.,Duschl, R.,Lederman, N. G.,Hofstein, A.,Mamlok-Naaman, R.(2004).Inquiry in scienc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Science Education,88(3),397-419.
- Adey, P.,Robertson, A.,Venville, G.(2001).Let's think! A programme for developing thinking in five and six years olds.London:NFER Nelson.
- Anderson, R. D.(2002).Reforming science teaching: What research says about inquiry.Journal of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13(1),1-12.
- Billig, M.(1987).Arguing and thinking: A rhetorical approach to social psycholog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陈文正,古智雄(2022)。应用差异化教学策略实施国小跨年级自然教学之研究。课程与教学,25(1),99-134。
- 陈文正,古智雄(2023)。从「热认知观点」探讨国小学童的论证学习与科学解释合理性判断之研究。科学教育学刊,31(2),109-132。
- 黄芷翎(2022)。探讨通识课程导入探究实作之学习成效:以仿生材料为例。通识学刊:理念与实务,10(2),41-78。
- 潘怡如、陈雅君、林焕祥(2018)。以科学新闻融入教学提升中学生自我效能及论证能力之探讨。科学教育学刊,26(1),71-96。
- 张宇梁(2014)。运用专业成长活动促进高职教师探究教学知觉转变之个案研究。科学教育学刊,22(4),363-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