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Metaphorical Conceptualizations of EFL Teacher Roles and Teaching Belief: A Socio-cultural Approach
林文川(Wen-Chuan Lin) ; 杨淑晴(Shu-Ching Yang)
课程与教学 ; 12 卷 2 期 (2009 / 04 / 01) , P193 - 221
繁体中文 DOI: 10.6384/CIQ.200904.0193
隐喻 ; 社会文化取向 ; 教学信念 ; 英语教学 ; metaphors ; socio-cultural approach ; teaching belief ; English teaching
- Ben-Peretz, M.,Mendelson, N.,Kron, F. W.(2003).How teachers in different educational contexts view their roles.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19(2),277-290.
- Block, D.,L. Cameron(Eds.),G. Low(Eds.)(1999).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metaphor.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odycott, P.(1997).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 history on preservice Malay, Tamil and Chinese teacher thinking.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Teaching,23(1),57-68.
- BouJaoude, S.(2000).Conceptions of science teaching revealed by metaphors and by answers to open-ended questions.Journal of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11(2),173-186.
- Brown, C. A.,Cooney, T. J.(1982).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A philosophical orientation.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15(4),13-18.
- 黎琼麗、杨雪樱、陈淑华(2012)。英语教学的社会文化观之探讨。美和学报,31(2),83-96。
- 林意雪(2010)。文化工具做爲教与学之分析架构:一个文学圈的实例探讨。当代教育研究,18(4),79-119。
- 杨舒茨,陈臻熙,柳僾,李家兆(2023)。资优隐喻:特教系大一学生对资优概念之研究。资优教育论坛,21(2),76-91。
- 周鸿腾(2021)。大学普通班里的教学辅导:充实三合模式之理念与实践。教育研究与实践学刊,68(2),91-110。
- (2016)。使用典范教师马文仲的故事与媒材砥砺师资生持有坚毅信念之研究。市北教育学刊,55,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