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The Politics of Epidemiology:A 'Meta-Analysis' on RCA's Epidemiological Research
科技医疗与社会 ; 12 期 (2011 / 04 / 01) , P113 - 157
繁体中文 DOI: 10.6464/TJSSTM.201104.0113
流行病学 ; RCA ; 科学民主化 ; Epidemiology ; RCA ; democratization of science
- 林宜平(2006)。女人与水:由性别观点分析RCA健康相关研究。女学学志:妇女与性别研究,21,185-212。
连结: - Winner, Langdon (?). Is there a Right to Shape Technology? Unpublished
- Bekelman, Justin,Li, Yan,Gross, Cary(2003).Scope and Impact of Financial Conflicts of Interest in Biomedical Research: A Systematic Review.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89(4),454-465.
- Brown, Phil(1992).Popular Epidemiology and Toxic Waste Contamination: Lay and Professional Ways of Knowing.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33,267-281.
- Brown, Phil,McCormick, Sabrina,Mayer, Brian,Zavestoski, Stephen,Morello-Frosch, Rachel,Altman Gasior, Rebecca,Senier, Laura(2006)."A Lab of Our Own": Environmental Causation of Breast Cancer and Challenges to the Dominant Epidemiological Paradigm.Science, Technology and Human Values,31(5),499-536.
- 陈瑞麟(2013)。建构RCA事件调查的因果推理─结构因果与模型逆推法的取向。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46,81-130。
- 范玫芳(2017)。谁的风险?谁的管制与检测标准?兰屿核废料争议之研究。传播研究与实践,7(1),107-139。
- 邱文聪(2012)。如何克服公卫诉讼中因果推论的难题:法律系统面对风险社会的一个挑战。科技、医疗与社会,14,227-264。
- 苏上雅(2019)。伤害之後,法律如何动起来:台湾油症公害的法律与社会研究(1979-1990)。科技医疗与社会,29,119-181。
- 吴怡伶、王实之(2012)。常民参与对医疗知识与卫生政策的贡献:职业病认定与补偿之争议的历史分析。台湾社会研究季刊,89,127-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