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The Dissemination and Reception of Sinophone Literature as a Disciplinary Discourse
中国现代文学 ; 22 期 (2012 / 12 / 20) , P59 - 73
繁体中文 DOI: 10.29980/MCL.201212.0004
华语语系文学 ; 华语语系作为学科 ; 王德威 ; 史书美 ; Sinophone literature ; Sinophone articulations as discipline ; David Der-wei Wang ; Shu-mei Shih
- 王德威,〈华语语系的人文视野与新加坡经验:十个关键字〉 http://www.cclc.hss.ntu.edu.sg/events/TanLarkSye/Pages/DavidWang.aspx
- 衣若芬,〈新华文学有个家〉,引自「红豆书简」部落格,2012 年2 月,http://ilofen.blogspot.sg/2012/ 02/blog-post_26.html
- 萧依钊编,《21 世纪世界华文文学的展望》,雪兰莪八打灵市,星洲日报,2003 年
- 庄华兴,〈华语语系、离散、马华:学术话语的新战线〉,《独立新闻在线》,2010 年12 月18 日,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16212.html
- 衣若芬,〈韩素音情热亚洲〉,引自「红豆书简」部落格,2012 年11 月,http://ilofen.blogspot.sg/2012/11/blog-post.html
- 陈柏宇(2022)。「华语语系研究」框架之於台湾文学的再商榷:从向阳台语诗集《土地的歌》出发。台湾学志,21,65-100。
- 高嘉谦(2016)。华语语系文学与文化的多面向观察。台湾东南亚学刊,11(1),1-6。
- 许维贤(2013)。华语语系社群在新加坡─以梁智强和陈子谦的电影为例。中国现代文学,23,83-110。
- 熊婷惠(2015)。华语(语系)电影?:以邱金海之《伴我行》思考华语语系边界。中山人文学报,39,87-112。
- 詹闵旭(2013)。华语语系研究的种族化转向:谈史书美、蔡建鑫、贝纳德合编的Sinophone Studies: A Critical Reader。台湾文学研究,4,263-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