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 科技部传播资料调查库。青少年上网时间、父母介入网路使用频率、校园霸凌经验和网路霸凌经验的关系。检索日期:2016年8月13日,网址来源:http://www.crctaiwan.nctu.edu.tw/ResultsShow_detail.asp?RS_ID=42
- Huang, Y. Y.,Chou, C.(2010).An analysis of multiple factors of cyberbullying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s,26,1581-1590.
- McLoughlin, C.,Meyricke, R.,Burgess, J.(2009).Bullies in Cyberspace: How Rural and Regional Australian Youth Perceive the Problem of Cyberbullying and Its Impact.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or Innovation in Rural Education Improving Equity in Rural Education,Australia:
- Willard, N.(2007).Cyberbullying and Cyberthreats: Responding to Challenge of OnlineSocial Aggression, Threats, and Distress.Champaign Illinois:Research Press.
- 儿童福利联盟(2016)。2016年台湾儿少网路霸凌经验调查报告。检索日期:2016年8月13日,网址来源:http://www.children.org.tw/news/advocacy_detail/1538。
- 郭依洁,范炽文,纪惠英(2021)。国中生网路霸凌行为及其相关因素之研究。学校行政,134,252-273。
- 黄国彰(2018)。网路霸凌的辅导策略。谘商与辅导,396,6-10。
- 黄国彰,张馨方(2020)。青少年网路霸凌之特性、行为与解决策略。谘商与辅导,417,33-36+55。
- 廖乃贤,智意诚,陈志强,徐振翔,纪昱宏,邱敬烜,朱伟慈(2019)。大学生社群网路使用行为与网路霸凌认知相关性研究。危机管理学刊,16(1),47-58。
- 林楷雯,李怡君(2020)。隐形伤口-网路霸凌与自杀之相关探究。谘商与辅导,41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