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Usage Behavior of Social Network Sites: An Empirical Study of Facebook
黄圣峯(Sheng-Feng Huang) ; 邹仁淳(Monica Ren-Chuen Tzou) ; 林娟娟(Judy Chuan-Chuan Lin)
Electronic Commerce Studies ; 12 卷 2 期 (2014 / 06 / 30) , P201 - 234
繁体中文
理性行为理论 ; 动机 ; 隐私政策 ; 主观规范 ; 意图 ;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 motivation ; privacy policy ; subjective norm ; intention
- 王嵩音(2007)。网路使用之态度,动机与影响。资讯社会研究,12,57-85。
连结: - (2002).The Internet in everyday life.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 Acquisti, A.,Gross, R.(2006).Imagined communities: awareness,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privacy on the Facebook.proceedings of privacy enhancing technologies workshop,Cambridge, England:
- Ajzen, I.(1991).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50(2),179-211.
- Ajzen, I.(1988).Attitudes, personality, and behavior.Chicago, IL:The dorsey press.
- 樊台圣、李一静、王炯杰(2015)。行动社群使用意愿之影响因素探讨。Electronic Commerce Studies,13(4),403-430。
- 黄德祥、洪福源(2015)。大学生上课使用智慧型手机行为及其对学生影响之探究。教育研究与发展期刊,11(4),109-126。
- 李月华(2015)。社交、适地、行动行销对离线购买意愿影响之研究。Electronic Commerce Studies,13(1),87-111。
- 刘育成(2018)。隐私不再?-以身体与讯息作为隐私概念双重性的社会实作理论观点探究。资讯社会研究,35,87-123。
- 萧铭雄、李孟娟(2016)。国中生对社群网站 Facebook 使用动机与隐私设置之关联性研究。Electronic Commerce Studies,14(4),499-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