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New Challenges for Taiwan Literary Studies in the New Age
台湾文学研究 ; 2 期 (2012 / 06 / 01) , P17 - +19+29
繁体中文 DOI: 10.6463/TLS.201206.0017
- Ching, Leo(2000).Globalizing the Regional, Regionalizing the Global: Mass Culture and Asianism in the Age of Late Capital.Public Culture,12(1),233-257.
- Ickstadt, Heinz(2002).American Studies in an Age of Globalization.American Quarterly,54(4),543-562.
- Lee, Tok-shiu(Ed.),So, Alvin Y(Ed.)(1999).Asia's Environmental Movements: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Armonk:M. E. Sharpe.
- Tee, Kim Tong(1997).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 Yoshimoto, Mitsuhiro(2003).Hollywood, Americanism and the Iperial Screen: Geopolitics of Image and Discourse after the end of the Cold War.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4(3),451-459.
- 陈筱筠(2020)。台湾文学与香港因素:以1980年代台湾探亲小说为例。台湾文学研究集刊,23,47-72。
- 黄钰婷(2021)。陆生书写中的台湾想像与重构—以蔡博艺《我在台湾,我正青春》与张怡微《因为梦见你离开》为例。台湾文学研究学报,32,93-118。
- 詹闵旭、徐国明(2015)。当多种华语语系文学相遇台湾与华语语系世界的纠葛。中外文学,44(1),25-62。
- 庄怡文(2015)。以「殖民地汉文」与「华语语系文学」概念重论日治时期台湾古典文学相关问题(1895-1945)。中外文学,44(1),10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