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The Adjustments and Needs of the Families of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
台湾社会工作学刊 ; 5 期 (2006 / 01 / 01) , P46 - 74
繁体中文 DOI: 10.29814/TSW.200601.0002
爱滋感染者 ; 爱滋感染者家属 ; 同性恋 ; 歧视 ; 社区照顾 ; people infected with HIV/AIDS ; the HIV/AIDS family ; homosexual ; discrimination ; community care
- Bonuck, K. A.(1993).AIDS and Families: Cultural, Psychosocial and Functional Impacts.Social Work in Health Care,18(2),75-89.
- Bor, R.,Miller, R.,Goldman, E.(1993).HIV/AIDS and the Family: A Review of Research in the First Decade.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15,187-204.
- Bowes, J. G.,Dickson, J. F.(1991).Support Group for Those Affected by AIDS in the Family.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39-45.
- Dietz, S.D.,Hicks, M.J.P.(1992).Take These Broken Wings and Learn to Fly-The Support Book for Patients, Family, and Friends Living with AIDS.Arizona:Harbinger.
- Katz, A.(1997).Mon, I Have Something to Tell you - Disclosing HIV Infection.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5(1),139-143.
- 蔡春美(2014)。台湾女性爱滋病毒感染者生活经验初探质性研究。台湾社会工作学刊,14,1-56。
- 黎士鸣、林晏萩(2012)。陪伴找到希望:HIV+个案之人际取向谘商模式。辅导季刊,48(1),40-46。
- 刘育伟、黄千嘉、许华孚、孔健中(2014)。从底层阶级到危险他者的「游民」。犯罪学期刊,17(1),1-37。
- 施胜烽(2018)。社会工作者对同志大学生诊断梅毒感染的职责、处遇与反思。社会发展研究学刊,22,30-60。
- 张净淇,施胜烽(2018)。照顾一位男同志初诊断梅毒感染所面临身心冲击之护理经验。志为护理-慈济护理杂志,17(1),10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