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古典文獻學原理芻議

并列篇名

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Paleography Theory

DOI

10.6203/BQ.2005.12.39.3.02

作者

趙益(Yi Zhao)

关键词

古典文獻學 ; 文獻學理論

期刊名称

書目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39卷3期(2005 / 12 / 16)

页次

11 - 2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旨在討論古典文獻學作為一門學問,當注意其中所蘊含的學術意識。故從古典文獻學的研究對象、原理等方面,說明其意義及其局限,並舉偽書、類書、同書異名等例說明原理的認識與運用中的一些問題。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圖書資訊學
参考文献
  1. (2001)。歷代筆記叢刊:四部正譌,少室山房筆叢。上海書店出版社。
  2. (1982)。同書易名通檢。江蘇人民出版社。
  3. (2001)。簡帛佚籍興學術史:對古書的反思。江西教育出版社。
  4. 明祁承□(1999)。澹生堂藏書目·藏書訓略。燕山出版社。
  5. 清吳壽暘。別下齋叢書:拜經樓藏書題跋記。中華書局。
  6. 余嘉錫(1985)。古書通例。上海古籍出版社。
  7. 余嘉錫(1963)。目錄學發微。中華書局。
  8. 吳冠文(2004)。關於今本大唐新語的真偽問題。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
  9. 吳冠文(2005)。再談今本《大唐新語》的真偽問題。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4
  10. 杜維運(1978)。屆萬里先生七十榮秩論文集。臺灣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1. 周彥文(2004)。書目季刊:由兩岸文獻學的現狀論文獻學的定位問題,38(1)
  12. 拉德克利夫-布明、夏建中譯(2002)。社會人類學方法。華夏出版社。
  13. 胡道靜(2005)。中國古代典籍十講。復旦大學出版社。
  14. 胡道靜(2004)。中國古代典籍十講。復旦大學出版社。
  15. 胡樸安(1985)。古書讀校法。江蘇古籍出版社。
  16. 張舜徽(1963)。校□學名義及對域論:廣校□略。中華書局。
  17. 張舜徽(1991)。愛晚廬隨筆·藝宛叢話。湖南教育出版社。
  18. 張舜徽(1963)。廣校□略。中華書局。
  19. 程千帆、徐有富(1988)。校□廣義·目錄編。齋魯書社。
  20. 粱啟超(1998)。中屆歷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
  21. 裘錫圭(1992)。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蘇古籍出版社。
  22. 潘婷婷(2005)。今本《大唐新語》非偽書辯。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
被引用次数
  1. 陳東輝(2008)。古文獻學研究若干領域的回顧與展望。漢學研究通訊,27(3),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