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兩周文字所見增體別義現象

并列篇名

The Compound Character and Special Meaning of the Written Scripts in Zhou Dynasty

DOI

10.6203/BQ.2009.12.43.3.06

作者

陳立(Lee Chen)

关键词

古文字 ; 字義 ; 周代

期刊名称

書目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43卷3期(2009 / 12 / 16)

页次

73 - 8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從傳世文獻的記載中,可以發現古人透過改變字的聲調而區別字義、詞性,或以「一字異讀」的方式,表現詞義與詞性的不同;出土的文獻裡,可見到在既有的形體結構上增添一個義符,轉變既有的詞性,改易原有的字義,或強調增體後的字義與原有的字義有所差異。這種增添義符的方式,不僅讓文字字義的區別更加清楚,相對地也造出許多的新字,解決文字使用的不便,並使得文字朝向形聲的途徑發展。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圖書資訊學
参考文献
  1. 商周青銅器銘文選
  2. 說文解字注
  3. 周呂不韋撰、漢高誘註(1974)。呂氏春秋。臺北:藝文印書館。
  4. 周李耳撰、晉王弼注(1992)。老子。臺北:中華書局。
  5. 漢高誘注(1974)。淮南子。臺北:藝文印書館。
  6.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2002)。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7. 漢劉向集錄(1990)。戰國策。臺北:里仁書局。
  8.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1993)。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9.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2001)。股周金文集成釋文。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10. 吳振武(198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長春,吉林大學。
  11. 周祖謨(1966)。問學集。北京:中華書局。
  12.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1986)。信陽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13. 唐蘭(1995)。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14. 荊門市博物館(1998)。郭店楚墓竹籣。北京:文物出版社。
  15. 馬承源(1990)。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北京:文物出版社。
  16. 張光裕、袁國華(1999)。郭店楚簡研究。臺北:藝文印書館。
  17. 張亞初(2001)。殷周念文集成引得。北京:中華書局。
  18.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1991)。包山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19. 湖北省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89)。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20. 楊伯峻(1991)。春秋左傳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21.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2001)。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22. 劉彬徽、彭浩、胡雅麗、劉組信(1991)。包山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23. 滕壬生(1995)。楚系簡帛文字編。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24. 羅福頣(1994)。古璽彙編。北京:文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