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世說新語》佚文考

DOI

10.6203/BQ.2011.3.44.4.04

作者

黃東陽

关键词

世說新語 ; 佚文 ; 輯佚 ; 六朝小說 ; 志人小說

期刊名称

書目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44卷4期(2011 / 03 / 16)

页次

47 - 8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論文主要針對類書古注引《世說》卻未能於今本中檢得的情形予以考察,辨分被學者視作〈世說佚文〉的發生原因、性質及出處。就《世說新語》的流傳以觀,劉孝標廣徵群書注《世說》,除與康王所著並傳於世外,亦名為《世說》,入唐後更有正文、注文合鈔的版本傳世,迄宋代晏殊據劉注本重新刪定其後刻出,為今日所見《世說》之祖本。此本經與唐寫殘本《世說》比對,知宋人對正文大致不予更動,惟劉注刪節最鉅,得知今本《世說》之正文皆存且為可信,劉注則刪削至多。至於唐宋類書所引《世說》除正文外亦含括劉注,應予以分辨。就類書引《世說》的體例來說,有引錄正文、直引劉注、兼引正文注文的差異,然皆稱引自《世說》。綜合上述,所謂佚文本當多出自劉注。復依佚文與劉注所引文獻的文體而言,即有志人、志怪、史書三種:一、志人小說:劉注多引志人之作以證《世說》,所謂佚文已多見於《語林》、《郭子》卻未見今本《世說》正文者,可歸於劉注,至於與齊梁志人之作如《俗說》相重者,在考量此類作品多欲與《世說》分別,令少有記錄重覆,必劃入注文;二、志怪小說:《世說》即使少數記錄已涉靈怪,卻仍能標立個人的才性,與志怪書僅言怪異不同,故與志怪重覆的佚文,本屬劉孝標引文;三、史書:其行文、體製與志人小說相近,取材也和《世說》相重,本為劉注所引。至於類書誤引的情形亦見,即將郭頒《世語》誤寫成《世說》,非佚文。是知所謂「佚文」大凡可歸於劉孝標注,然尚有十數則未得直接證據判別佚文之真訛,鑑於劉注刪節過甚,六朝文獻也亡佚大半,殆可視作六朝文獻資料,不宜貿然視作《世說》文本予以引援。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圖書資訊學
参考文献
  1. 〔清〕王先謙撰:《世說新語‧世說新語攷證》(清光緒十七年(1891)思賢講舍刊本)。
  2. 劉盼遂:〈唐寫本世說新書跋尾〉,《清華學報》第2 卷第2 期,1925 年,頁589
  3. 宋李昉編(1997)。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
  4. 宋李昉編(1961)。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
  5. 宋汪藻(1994)。宋本世說新語‧世說敘錄。臺北:藝文印書館。
  6. 南朝宋劉敬叔、范寧校點(1996)。異苑。北京:中華書局。
  7. 南朝宋劉義慶、梁劉孝標注(1994)。宋本世說新語。臺北:藝文印書館。
  8. 南朝宋劉義慶、梁劉孝標注(1994)。唐寫本世說新書。臺北:藝文印書館。
  9. 唐白居易編(2003)。白氏六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10. 唐虞世南編(2003)。北堂書鈔。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11. 唐歐陽詢(2003)。藝文類聚。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12. 晉陳壽、裴松之注(1998)。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
  13. 清紀昀(1997)。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
  14. 清湯球輯(1998)。九家舊晉書輯本。臺北:鼎文書局。
  15. 漢劉向撰、清姚振宗輯錄、鄧駿捷校補(2008)。七略佚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6. 王利器(1990)。王利器論學雜著。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
  17. 古田敬一(1954)。世說新語佚文。廣島:廣島大學文學部中國文學研究室。
  18. 余嘉錫(1983)。余嘉錫論學雜著。北京:中華書局。
  19. 余嘉錫(2009)。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
  20. 李劍國(1987)。唐前志怪小說輯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1. 黃東陽(2009)。六朝志人小說考論。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22. 楊勇(2006)。世說新語劉孝標注釋例。楊勇學術論文集,北京:
  23. 魯迅輯。魯迅輯錄古籍叢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