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鹽鐵論》書名及文本近是程度考辨

DOI

10.6203/BQ.2012.9.46.2.04

作者

馮樹勳

关键词

鹽鐵論 ; 桓寬 ; 書名考 ; 近是

期刊名称

書目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46卷2期(2012 / 09 / 16)

页次

39 - 6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鹽鐵論》一書,由漢宣帝時人桓寬,以昭帝六年(公元前81年)鹽、鐵的議文為基礎,編輯成書。不過於其書名的意涵,自明代金蟠以來,學者即有諸般異說。是以,本文將考察書名與篇名的交錯互映現象,說明桓寬取名《鹽鐵論》的緣由及其中包含的別識心裁。此外就詮釋角度論之,凡非由原作者對文本的整理,皆必須考訂其近是程度。本文將從文本有無改易、敘事觀點有否受到扭曲兩個向度,衡量正反立場的成說,以探究《鹽鐵論》文本的近是程度。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圖書資訊學
参考文献
  1. 歐宗祐:〈鹽鐵論之由來及性質〉,《國立第一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週刊》第1集第7期(1927年12月),頁186。
  2.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清〕唐慶增選注:〈導言〉,《節本鹽鐵論》(長沙:商務印書館,1938年5月),頁6-7。
  4. (1997)。十三經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 (1987)。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 清永瑢(1987)。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 清程樹德(1990)。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8. 清蘇輿(1992)。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
  9. 漢司馬遷(1960)。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10. 漢司馬遷(195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11. 漢司馬遷(195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12. 漢司馬遷(195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13. 漢司馬遷(195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14. 漢班固(1962)。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15. 漢班固(1962)。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16. 漢班固(1962)。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17. 漢班固(1962)。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18. 漢班固(1962)。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19. 漢班固(1962)。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20. 漢班固(1962)。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21. Copi, Irving M.,Carl, Cohen(2002).Introduction to logic.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 Hall.
  22. 王利器(1992)。鹽鐵論校注(定本)。北京:中華書局。
  23. 王利器(1992)。鹽鐵論校注(定本)。北京:中華書局。
  24. 王利器(1992)。鹽鐵論校注(定本)。北京:中華書局。
  25. 王利器(1992)。鹽鐵論校注(定本)。北京:中華書局。
  26. 王利器(1992)。鹽鐵論校注(定本)。北京:中華書局。
  27. 王利器(1992)。鹽鐵論校注(定本)。北京:中華書局。
  28. 王利器(1992)。鹽鐵論校注(定本)。北京:中華書局。
  29. 王利器(1992)。鹽鐵論校注(定本)。北京:中華書局。
  30. 王利器(1992)。鹽鐵論校注(定本)。北京:中華書局。
  31. 西嶋定生、黃耀能譯(1983)。白話秦漢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32. 李怡嚴、賴建誠(2001)。《鹽鐵論》的臆造考釋。當代,151,86。
  33. 周建渝編(2009)。重讀經典:中國傳統小說與戲曲的多重透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34. 林平和(1984)。鹽鐵論之命名與校注書目。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院刊,2,28-29。
  35. 徐復觀(1979)。兩漢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6. 崔德瑞編、魯惟一編、楊品泉譯(1992)。劍橋中國秦漢史(公元前221─公元220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7. 郭沫若(1956)。序《鹽鐵論》讀本。新建設,4,2。
  38. 陶天翼(1996)。Yen t'ieh lun (鹽鐵論 Discourses on Salt and Iron) as a Historical Source。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7(4),743-777。
  39. 楊之水(1993)。脂麻通鑒‧鹽鐵論。暸望,23,25-58。
  40. 賴建誠(1998)。綠野仙蹤與中國。臺北:三民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