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漢魏六朝「七」體研究綜述
|
并列篇名
|
A Research Review of the Qi-genre Literature in the Han, Wei and Six Dynasties
|
DOI
|
10.6203/BQ.2014.6.48.1.01
|
作者
|
陳成文(Cheng-Wen Chen)
|
关键词
|
漢魏六朝 ; 七體 ; 文類 ; 演變 ; 七發 ; 七激
|
期刊名称
|
書目季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48卷1期(2014 / 06 / 16)
|
页次
|
1
-
16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文綜述漢魏六朝「七」體研究之概況。學界探討漢魏六朝「七」體,或從單一篇章切入,或考察其源流承變。探討單一篇章者,多集中於枚乘〈七發〉,抉發其源流傳承、主旨內涵以及其影響後世「七」體之軌轍;而東漢傅毅〈七激〉「招隱」題材的新變,則被視為「七」體創新的重大進展。至於漢魏六朝「七」體之源流承變,或歸納其主客問答、六過一是等文類特徵,或辨析「七」體與〈七諫〉、〈七哀〉、設論之文類差異,或掌握「七」體文本與文學場域的互動關係,藉由歷時與共時的考察,抉發「七」體之內涵特色。此外,陸續撰作的碩士論文,多能深入探討漢魏六朝「七」體的命題源起、文體特徵、題材內容、創作主旨與話語表達模式,以總結漢魏六朝「七」體的特點及價值。凡此,均展現豐碩的研究成果,為後續的研究奠定紮實的基礎。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圖書資訊學
|
参考文献
|
-
郭章裕(2009)。兩漢七體文類及其文化意涵。東吳中文學報,17
連結:
-
鄭毓瑜(2006)。連類、諷誦與嗜欲體驗的傳譯─從〈七發〉的療疾效能談起。清華學報,36(2)
連結:
-
摯虞編纂《文章流別集》
-
王允亮(2010)。招隱與遁世─「七」體和「設論」交映下的東漢文人心態。河南社會科學,18(4)
-
王連儒(2000)。枚乘〈七發〉與「七辭」文體的運用。中國典籍與文化,2000(4)
-
王增文(1994)。枚乘〈七發〉主旨新論。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4)
-
王德華(2010)。唐前七體諷諫功能發微。學術月刊,42(2 月號)
-
王濤(2009)。論〈七發〉的主旨與寫作時間。西安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
-
王寶紅(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北師範大學。
-
田媛(2008)。從藩國文學角度看枚乘〈七發〉。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4)
-
何沛雄(1990)。漢魏六朝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余江(2001)。〈七發〉─音樂賦的濫觴。青海社會科學,2001(3)
-
宋志民(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湖南師範大學。
-
宋志民(2002)。論七體的形成和演進。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6(5)
-
束莉(2006)。枚乘〈七發〉主題再探。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6(3)
-
李乃龍(2008)。「七」體的模式與理論底色─兼論「七」體內容的矛盾性與藝術的統一性。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4(4)
-
李士彪(2000)。七體:文體演變的縮影。福建論壇(文史哲版),2000(5)
-
李兆祿(2004)。漢魏六朝「七」體文創作演變。棗莊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1(1)
-
李宏偉、管宗昌(2011)。再談〈七發〉及唐前「七體」賦作的主旨。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7(4)
-
李昉編(1973)。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谷口洋(2005)。從〈七發〉到〈天子游獵賦〉─脫離上古文學傳統,確立漢賦表現世界。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2(5)
-
阮忠(1991)。建立漢賦散化體制的枚乘賦風。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2)
-
易小平(2009)。〈七發〉構思及其主旨探源。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S1)
-
林銘偉(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
-
邱仕冠(199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侯蕊(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鄭州大學。
-
孫津華(2005)。從《文選》「七」看七體題材內容之演變。中國韻文學刊,2005(4)
-
孫津華(2008)。從文獻著錄看「七體」的演變。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2)
-
孫科鏤(2010)。「七」體創作的二百年沉寂與傅毅的寫作模式。求是學刊,37(6)
-
孫科鏤(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黑龍江大學文學院。
-
孫晶(2002)。稱謂調遣見匠心─漢代七體賦管窺。社會科學戰線,2002(3)
-
徐明(1997)。論枚乘〈七發〉的命意、師承及對後世的影響。天府新論,1997(3)
-
曹大中(1989)。論〈七發〉非為戒膏粱之子而發。求索,1989(6)
-
梁曉東(2012)。枚乘〈七發〉中的「心理疏導法」探析。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2(4)
-
畢庶春(1982)。試論〈七發〉與荀卿賦及縱橫家的關係。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2(1)
-
畢萬忱(1990)。試論枚乘的〈七發〉。文史哲,1990(5)
-
許世瑛(1953)。枚乘〈七發〉與其摹擬者。大陸雜誌,6(8)
-
郭建勛(2007)。「七」體的形成發展及其文體特徵。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4(5)
-
曾祥寶、劉曉林(2007)。〈七發〉:古代心理療法的典範。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8(5)
-
游志誠(1996)。昭明文選學術論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
馮小祿、張歡(2012)。漢代七體賦的欲望世界與遊戲心態。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4(2)
-
黃金明(2009)。試論枚乘〈七發〉的文化淵源。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3)
-
熊良智(2002)。「七體」文三說。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9)
-
趙逵夫(1999)。〈七發〉與枚乘生平新探。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36(1)
-
趙逵夫(1992)。〈七發〉體的濫觴與漢賦的淵源。西北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1992(2)
-
歐陽詢編(1960)。藝文類聚。臺北:新興書局。
-
蔣曉光(2012)。交聘之禮與〈七發〉的章法及承傳。中國韻文學刊,26(1)
-
蔡英俊(2009)。言說治療:枚乘〈七發〉與一場思想勸誘的遊戲。遊觀:作為身體技藝的中古文學與宗教,臺北:
-
鄭爾賢(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山東大學。
-
簡宗梧(1995)。枚乘〈七發〉與漢代貴遊文學之發皇─論〈七發〉為貴遊文學之說帖。兩漢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
魏徵(1979)。隋書。臺北:鼎文書局。
-
魏鴻雁(2010)。漢代方士小說與散體大賦的形成─以枚乘〈七發〉為中心考察。前沿,20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