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讀葉慶炳《中國文學史.游仙窟》

并列篇名

A Study on Ye Qingbing's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You Xian Ku

DOI

10.6203/BQ.202209_56(2).0008

作者

張家榮(Chang, Chia-jung)

关键词

葉慶炳 ; 中國文學史 ; 游仙窟 ; 張鷟

期刊名称

書目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56卷2期(2022 / 09 / 16)

页次

133 - 14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游仙窟》為第一人稱的艷情故事,從開頭的淒美氛圍營造,以及兩性由淺至深的言語挑逗,乃至於駢散兼備的詩歌串場,全憑作者才氣撰成!不同他史,葉慶炳先生《中國文學史》則從體製判別,將其置於傳奇、變文間探討。儘管歸類有特見,但因受限篇幅而討論缺略,基於此,本文利用古今文獻析疑並增補先生所論,期能讓此部影響遠及海外的作品和作者,有更圓融的評價面向。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圖書資訊學
参考文献
  1.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 (宋)歐陽修(1994).新校本新唐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
  8. (南宋)洪邁,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校點)(1998).容齋續筆.上海:上海師範大學古籍上海古籍出版社.
  9. (後晉)劉昫(1993).新校本舊唐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
  10. (唐)李羣玉(1989).李羣玉詩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1. (唐)莫休符(1985).桂林風土記.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2. (唐)劉肅,許德楠(點校)(1984).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
  13. (唐)韓愈(1985).順宗實錄.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4. (清)徐松,趙守儼(點校)(1984).登科記考.北京:中華書局.
  15. 王珂(2006)。張鷟小考。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1(7),52-54。
  16. 吳宗國(2010).唐代科舉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7. 孫麗麗(2009)。論唐代選人守選制度。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2009(6),89-93。
  18. 馬雪芹(2001)。張鷟生平經歷及生卒年考釋。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4(3),62-64。
  19. 張文成,李時人(校注)(2010).游仙窟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20. 陳寅恪(2002).元白詩箋證稿.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21. 葉慶炳(1987).中國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2. 葛兆光(1982)。《舊唐書》與《新唐書》優劣之比較。文史知識,1982(10),23-29。
  23. 劉海峰(1990)。唐代的教育與選舉制度。文獻,1990(1),97-109。
  24. 〔日〕鹽谷溫著;孫俍工譯:《中國文學概論講話》(上海:開明書店,1929 年 6 月),頁39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