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李隆獻(2013)。從敘事學角度論《春秋》三《傳》中魯隱公的特殊形象。東華漢學,18,98+107+119-120。
連結:
-
《漢典》:〈報應的解釋〉,https://www.zdic.net/hans/%E5%A0%B1%E6%87%89(2019 年 12 月 25 日瀏覽)。
-
(西漢)司馬遷,(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195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
(東漢)班固,(唐)顏師古(注)(1962).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
(東漢)許慎(1963).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
-
(清)吳見思,(清)李景星(2008).史記論文史記評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十三經注疏》委員會(整理)(2000).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十三經注疏》委員會(整理)(2000).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十三經注疏》委員會(整理)(2000).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校點)(1978).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王四達(2012)。「天命有德」:中國古代對政治合法性的探索及其歷史歸宿。哲學研究,2012(1),45。
-
王和(1984)。論《左傳》預言。史學月刊,6,13。
-
李偉泰(2010)。論司馬遷之「報應」思想─《史記》議論互補之一例。商洛司馬遷與《史記》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商洛:
-
沈玉成,劉寧(1992).春秋左傳學史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
林啟屏(2007).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侯旭東(2015)。逐鹿或天命:漢人眼中的秦亡漢興。中國社會科學,2015(4),180。
-
范文瀾(2002).范文瀾全集第 2 卷正史考略諸子略義.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
張大可(編),丁德科(編)(2015).史記論著集成第 11 卷史記文獻與編纂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
張瑞穗(2018).左傳思想探微.臺北:學海出版社.
-
陳來(1996).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陳鴻超(2013)。長春,吉林大學。
-
馮永軒(1993).史記楚世家會注考證校補.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
楊伯峻(編)(1990).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
-
蔣偉男(2019)。合肥,安徽大學。
-
韓兆琦(2000).史記題評.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羅新慧(2012)。周代天命觀念的發展與嬗變。歷史研究,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