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史前臺灣的兩縊型網墜與投網技術

并列篇名

Grooved Stone Sinker and Cast Net of Prehistorical Taiwan

DOI

10.6152/jaa.2007.06.0006

作者

陳有貝(Yu-Pei Chen)

关键词

兩縊型網墜 ; 投網技術 ; 南島語族 ; grooved stone sinker ; cast net ; Austronesian

期刊名称

考古人類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67期(2007 / 06 / 01)

页次

117 - 15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兩縊型網墜是臺灣考古遺址常見的遺物之一,這類器物的主要特徵是在長形或橢圓形的石子兩端各具有一圈刻槽。根據研究了解,它的功能是綁縛於投網的下緣,使得投網在拋擲後可以順利張開,並迅速下沉至水底以捕撈魚類。這種捕魚技術通常被運用在溪河、湖泊與淺海處,優點是可以由個人自由的操作,並且比常見的個人魚釣方法有較佳的捕獲效率。 兩縊型網墜主要出現在臺灣新石器時代,而且分布區域極廣。但若檢視臺灣周邊地域的考古資料,卻發現極少有類似的器物出土,所以可以把兩縊型網墜與投網技術,看成是史前臺灣一種普遍且具特色的捕魚方式。 太平洋島嶼地區今日也可見投網的使用,但根據資料所示,此可能屬晚近所傳入,在史前時代的遺址中,幾乎不見兩縊型網墜或其他資料可證明投網技術的存在。所以,關於臺灣史前居民和太平洋南島語族有否直接的移民與接觸等問題是需要再深思的。 過去的相關議題如巴圖與樹皮布打棒研究,多是以臺灣出土的考古資料比擬於今日南島語族的民族誌材料,雖然有力的說明了其相關性,但尚須解釋其中的年代落差現象,這也是此類考古學類比研究需重視的問題。

英文摘要

The double grooved stone net sinker is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seen archaeological remains from Taiwan sites, mainly neolithic. The sinker was tied to the edges of a cast net. Cast net fishing is usually applied at riversides, lagoons and the seashore. Cast-net fishing is considered as a unique fishing method, and was in widespread use within the Taiwan region. However, the line-hook method was a common fishing technique in the Taiwan peripheral area. Although cast-net fishing has also been found on the Pacific archipelagoes, it is believed this method was not introduced to these islands until much later. Besides, there were almost no double grooved stone net sinkers discovered from prehistoric sites. The research on the ”Patu” and the ”bark beater”, which is cited to support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iwan's prehistory and the Austronesian's peoples, compares archaeological data with the ethnographic data of today's Austronesians. Note however, that the time gap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ese kind of comparison studi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Anell, B.(1955).Contribution to the History of Fishing in the Southern Seas.Studia Ethnographica Upsaliensia,9,272.
  2. Bellwood, Peter(1978).Man's Conquest of the Pacific.Auckland:William Collins.
  3. Bellwood, Peter,Dizon, Eusebio(2005).The Batanes Archaeological Project and the "Out of Taiwan" Hypothesis for Austronesian Dispersal.Journal of Austronesian Studies,1(1),1-33.
  4. Buck, Peter H.,Bernice P.(1957).Bishop Museum Special Publication 45.Honolulu:Bishop Museum Press.
  5. Clark, J. G. D.(1948).The Development of Fishing in Frehistoric Europe.Antiquaries Journal,8,45-85.
  6. Groves, William C.(1933).Fishing Rites at Tabar.Oceania,4,432-457.
  7. Hornell, J(1950).Fishing in Many Water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 Kirch, P.V.(1985).Feathered Gods and Fishhooks: An Introduction Hawaiian Archaeology and Prehistory.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9. Li, Kuang ti(2002).Prehistoric Marine Fishing Adaptation in Southern Taiwan.Journal of East Asia Archaeology,3(1-2),47-74.
  10. Li, Kuang-chou(1981).Binghamton University.
  11. Martin, Lynn J.(1997).Traditions We Share: Celebrating the 1997 Folk Arts Apprenticeship Gathering.Honolulu:Honolulu Academy of Art.
  12. Rasalan, Santos B.(1952).Fishing Gear Commony Used in Philippine Fishing: Philippine Fisheries.Manila:M. Colcol and Company.
  13. Stone, Scott C. S.(2006).Yesterday in Hawaii: A Voyage Through Time.Waipahu:Island Heritage.
  14. 下條信行(1984)。彌生、古墳時代の九州型石錘について。九州文化史研究所紀要,29,71-104。
  15. 片岡千賀之(1991)。南洋日本人漁業。東京:同文館。
  16. 甘肅居延考古隊(1978)。居延漢代遺址的發掘和新出土的簡冊文物。文物,1,1-25。
  17. 甲元真之(2001)。中國新石器時代の生業と文化。福岡:中國。
  18. 石垣市教育委員會(1987)。崎枝赤崎貝塚:石垣市文化財調查報告書10。石垣市:
  19. 西村朝日太郎(1979)。海洋民族學論考:民族學研究。東京:岩田。
  20. 西村朝日太郎(1980)。2003海洋民族學論考:民間傳承。東京:岩田。
  21. 西村朝日太郎(1964)。2003海洋民族學論考:世紀。東京:岩田。
  22. 何傳坤、劉克竑(2004)。大馬璘遺址考古發掘報告大馬璘遺址考古發掘報告,財團法人埔里基督教醫院委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3. 蕃族調查報告書-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
  24. 李光周(1970)。再看鵝鑾鼻-臺灣南端的史前遺址。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35/36,48-61。
  25. 李光周、劉益昌、張宗培(1983)。鵝鑾鼻公園考古調查報告。
  26. 李匡悌(1994)。探討臺灣南端史前聚落的海洋適應:以龜山史前遺址為例。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7. 李匡悌(1989)。鵝鑾鼻公園地區史前漁撈活動研究。屏東: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28. 武仙竹(2006)。中國古代網具考。農業考古,4,211-216。
  29. 邱敏勇(198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30. 南京博物院(1965)。江蘇邳縣劉林新石器時代遺址第二次發掘。考古學報,2,9-47。
  31. 洪國雄(1996)。走過潮間帶。馬公: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32. 秋道智彌(1995)。海洋民族學海のナチュラリストたち。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33. 凌純聲(1963)。樹皮布印文陶與造紙術印刷術發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34. 凌純聲(1956)。中國臺灣與東亞的巴圖石匕兵器及其在太平洋與美洲的分布。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7,1-22。
  35. 凌曼立(1963)。樹皮布印文陶與造紙術印刷術發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36. 宮本延人(1939)。人類學先史學講座10。東京:雄山閣。
  37. 栗建安(2007)。2006年臺灣考古工作會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38.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1960)。杭州水田畈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2,93-106。
  39. 國分直一(1950)。臺灣考古學研究簡史。臺灣文化,6(1),9-15。
  40. 張光直(1987)。中國東南海岸考古與南島語族起源問題。南方民族考古,1,1-14。
  41. 盛本勳(1988)。琉球列島の貝製漁網錘。季刊考古學,25,71-78。
  42. 移川子之藏(1934)。パツ(Patu)を繞る太平洋文化交涉年代と臺灣發見の類似石器。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史學科研究年報,1,431-449。
  43. 許木柱、廖守臣、吳明義(2001)。臺灣原住民史-阿美族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44. 連照美(1979)。臺灣的有槽打棒。大陸雜誌,58(4)(4),1-15。
  45. 連照美、宋文薰(1986)。卑南遺址發掘資料整理報告第三卷-遺址堆積層次及文化層出土遺物之分析研究卑南遺址發掘資料整理報告第三卷-遺址堆積層次及文化層出土遺物之分析研究,教育部委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系。
  46. 陳仲玉(1994)。曲冰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田野工作報告之二。
  47. 陳有貝(2005)。南科國小北側坐駕排水滯洪池工程文化遺址搶救計畫報告書。
  48. 陳有貝(2008)。南科特定區公滯11滯洪池工程史前文化遺址搶救計畫期末報告。
  49. 陳有貝、森威史譯(2004)。生業の視點で捉えた臺灣と先島諸島との先史文化關係。南島考古,23,31-42。
  50. 鹿野忠雄(1946)。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上、下)。東京:矢島。
  51. 渡邊誠(1983)。繩文時代的知識。東京:東京美術。
  52. 黃士強(1997)。圓山遺址。臺北: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
  53. 黃士強、曾振名、陳維新、朱正宜、陳有貝、顏學誠(1987)。蘇澳火力發電計畫環境美質、文化及社會經濟調查。臺灣電力公司委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54. 種石悠(2007)。東北地方における原史、古代の土錘について。物質文化,83,21-44。
  55. 臧振華(2001)。從"Polynesian origins: Insights from the Y chromosome"一文談南島民族的起源和擴散問題。Language and Linguistics,2(1),253-260。
  56. 劉益昌(2000)。又見大馬璘:1996年大馬璘遺址出土資料整理。南投:展顏文化。
  57. 鄧聰(2003)。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史前與古典文明。南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58. 鄧聰(2003)。東南考古研究。廈門大學人文學院考古人類學研究中心。
  59. 顏秀玲(1996)。赤崁和吉貝漁撈活動的空間組織。澎湖: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60. 藪內芳彥(1978)。漁撈文化人類學の基本的文獻資料とその補說的研究。東京:風間。
  61. 堺市博物館(1987)。漁具の考古學-さかなをとる。大阪:?市博物館。
被引用次数
  1. 蔡衡、黃文樹、屈慧麗(2010)。從惠來遺址出土遺物和古土壤形態探討台中盆地史前環境。考古人類學刊,72,35-66。
  2. 陳珮瑜(2020)。生業資源的利用與小規模社會的發展:比較觀點下的海洋假說與宴飲消費。考古人類學刊,93,49-85。
  3. 陳有貝(2014)。琉球列島與台灣史前關係的再研究:從古代地理意識之角度。考古人類學刊,81,3-28。
  4. 盧柔君(2014)。琉球先島群島下田原期與台灣東海岸花蓮溪口新石器時代遺址之文化內涵探討:新資料及技術選擇觀點的嘗試。考古人類學刊,81,2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