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軍事治理下的地方社會:以金門華僑網絡為中心之考察(1949-1970s)

并列篇名

Local Society under Military Governance: A Study of the Chinese Diaspora Networks of Quemoy, 1949-1970s

DOI

10.6152/jaa.2009.12.0002

作者

江柏煒(Bo-Wei Chiang)

关键词

華僑網絡 ; 戰地金門 ; 戰爭史 ; 社會變遷 ; Chinese diaspora networks ; battlefield Quemoy ; war history ; social change

期刊名称

考古人類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71期(2009 / 12 / 01)

页次

7 - 4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1949年以降,金門這個十九世紀中葉以來之開放的、流動的僑鄉,成為一個相對封閉的戰地及禁區,直到1992年11月7日解除戰地政務。一般認爲,這樣的封閉狀態切斷了僑鄉與僑居地的關係。 然而,從官方史料及口述訪談中發現,軍事治理期間以東南亞為主的海外華僑仍以一些特殊的方式保持與僑鄉的連繫,甚至「福建反共救國軍」在1950年代初期建立一種特殊的僑匯管道來維持地方經濟,且挹注游擊隊的開銷。此外,這個時期國民政府爭取華僑“四海來歸”是統治合法性的象徵之一,他們接受軍方的邀請組織勞軍團訪問戰地。透過信個唯一的返鄉渠道,海外華僑及其僑社組織得以對軍事治理下的種種壓迫,提出一些異議的聲音,也推動「華僑之家」大廈的興建。本文透過官方檔案、軍方報紙、僑信及口述歷史的分析,探討1949-1970年代之間金門的華僑網絡,並重新理解國家(軍事政權)與地方社會(金門)的關係。

英文摘要

After 1949, Quemoy became a battlefront between the KMT and the CCP, as well as the frontline in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Cold War blocs. Under military administration, the power of traditional lineages was suppressed and their connections with their fellow countrymen living abroad were severed. For forty-three long years, until 1992, Quemoy was transformed from an open hometown of the Chinese diaspora into a closed battlefield and forbidden zone. Members of the Quemoy diaspora were often closely engaged with their hometown during the war years of the 1940s; they were deeply concerned about the security of their family members and their property. In the early 1950s, they tried to keep informed about the situation in Quemoy through any medium possible, and also tried to build new channels for remittances. Because formal visits by Overseas Chinese were an important symbol of legitimacy for the KMT, Quemoy emigrants were invited by the military authorities to visit their hometown. This became the only channel by which participants in the Chinese diaspora could return to their native place. This paper uses official archives, military newspapers and oral history to analyze how military authorities formulated policies for the Chinese diaspora in battlefield Quemoy, and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amily and clan members in the Chinese diaspora and in their ancestral homeland during the period 1949-1970s. This analysis enables a discussion of the distinctive continuities and discontinuities of local histor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江柏煒(2007)。誰的戰爭歷史?:金門戰史館的國族歷史vs.民間社會的集體記憶。民俗曲藝,156,85-155。
    連結:
  2. 新加坡金門會館 1936〈金門公路敬告海外各埠鄉僑書〉。《顯影》15 (4) :
  3. 1950c〈本島歸僑擁護政府,決為反共抗俄艱苦奮鬥〉。《正氣中華報》3月19日 : 第一版。
  4. 1963〈旅金監委及僑領等一行,昨慰問游擊戰士,金門籍僑領均分別訪問親友〉。《正氣中華報》11月24日 : 第一版。
  5. (1990)。亞洲金門同鄉通訊錄。新加坡:金門會館。
  6. 新加坡浯江公會 1997〈華僑之家籌建宣傳文件〉。未出版。
  7. 1950d〈菲律賓華僑考察團,昨日專機蒞金慰勞〉。《正氣中華報》9月3日 : 第一版。
  8. 李金鎗 2009〈薛主席主持胡璉紀念館動土典禮〉。《金門日報》10月9日 : 第一版。
  9. 劉添傳藏 1958-74《唐山文書》手稿。未出版。
  10. 1959〈旅菲婦女僑胞捐衣,救濟金馬戰地災民〉。《正氣中華報》3月15日 : 第二版。
  11. 1981〈興建華僑之家,昨行破土典禮〉。《金門日報》10月20日 : 第一版。
  12. 1950e〈婚喪喜慶毋望克難,履行節約不得舖張〉。《正氣中華報》11月27日 : 第四版。
  13. 1954〈返金僑胞,捐資興學〉。《正氣中華報》3月14日 : 第一版。
  14. 1953〈本島僑胞出入國境,當局核准簡化手續〉。《正氣中華報》11月11日 : 第一版。
  15. 1960〈金門旅新加坡僑胞,匯款六萬餘元〉。《正氣中華報》11月24日 : 第二版。
  16. 新加坡浯江公會 1980〈金門縣委員會公函〉。未出版。
  17. 1950b〈菲島僑胞慰勞團,在台訪胡司令官〉。《正氣中華報》1月30日 : 第一版。
  18. 1950a〈金門商會昨開座談,商討僑匯溝通問題〉。《正氣中華報》1月30日 : 第四版。
  19. 新加坡浯江公會 1979〈呈蔣經國總統請求協助金門華僑之家興建公函〉。新加坡 : 新加坡浯江公會。未出版。
  20. 瓊林戰鬥村地下指揮所所藏文書 不著年代〈金湖大隊瓊林中隊任務編組狀況表〉。未出版。
  21. Foucault, Michel、劉北成譯、楊遠嬰譯(199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桂冠。
  22. Ho、 Ping-ti(1962).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3. Szonyi, Michael(2008).Cold War Island: Quemoy on the Front Lin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4. 川島真(2008)。金門的軍事基地化與僑鄉因素的變遷:1949年前後的連續與斷絕。2008年金門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金門:
  25. 王柏林(1990)。金門島山後鄉王家三代記:神戶に定著した—華僑家族の記錄。社會學雜誌,7,31-38。
  26. 寺田隆信(2009)。明代鄉紳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
  27. 江柏煒(2005)。僑鄉史料中的金門(1920s-1940s):珠山《顯影》之考察。人文與社會研究集刊,17(1),159-216。
  28. 江柏煒(2010)。星洲浯民:新加坡金門人的宗鄉會館。金門:金門縣文化局。
  29. 江柏煒(2004)。閩粵僑鄉的空間營造。金門:金門國家公園。
  30. 吳華(1975)。新加坡華族會館史。新加坡:南洋學會。
  31. 李怡來(1971)。金門華僑志。金門:金門文獻委員會。
  32. 李錫隆編(2006)。馬來西亞浯江華僑訪談錄。金門:金門縣政府。
  33. 金門縣政府(1992)。金門縣志。金門:金門縣政府。
  34. 施偉青、徐泓(2007)。閩南區域發展史。福州:福建人民。
  35. 柯木林編(2007)。石叻史記。新加坡:青年書局。
  36. 胡璉(1976)。金門憶舊。台北:黎明。
  37. 張仲禮、李榮昌譯(1991)。中國紳士―關於其在19世紀中國社會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
  38. 許如中(1959)。新金門志。金門:金門縣政府。
  39. 華僑志編纂委員會(1964)。華僑志。華僑志編纂委員會。
  40. 楊忠禮(2003)。楊忠禮回憶錄。吉隆坡:YTL機構。
  41. 潘翎(1998)。海外華人百科全書。香港:三聯。
  42. 鄭振滿(2009)。鄉族與國家:多元視野中的閩台傳統社會。北京:三聯。
被引用次数
  1. 蔡國華,陳其澎(2021)。閩南聚落間短暫休憩行為與空間關係研究。商業設計學報,25,122-135。
  2. 陳姿宏、張梨慧、杜佩蘭(2015)。地方依附對觀光發展認知影響之探討—金門出生者與非金門出生者。戶外遊憩研究,28(4),103-139。
  3. 紀博棟(2021)。後疫情時代金門經濟發展之策略選擇。中國地方自治,74(2),4-27。
  4. 江柏煒(2013)。人口遷徙、性別結構及其社會文化變遷:從僑鄉到戰地的金門。人口學刊,46,47-86。
  5. 劉名峰(2021)。在「中華民國-台灣」之符號交融下的金門認同:於「第四空間」下所再現之金門地區博物館的「社會責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20,135-183。
  6. 徐大易(2012)。書評:Szonyi, Michael《Cold War Island: Quemoy on the Front Line》。考古人類學刊,77,141-150。
  7. 楊心寧,陳應惠,杜佩蘭,呂曉媛(2019)。知覺風險對理財行為的影響-金門出生者與非金門出生者。運動休閒餐旅研究,14(2),15-41。
  8. (2015).Governance and the Politics of Exchange in Militarized Jinmen, 1949-1992.臺灣人類學刊,13(2),1-20.
  9. (2015)。評介Michael Szonyi, Cold War Island: Quemoy on the Front Line。臺灣文獻,66(1),227-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