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身體感論中國古代君子之「威」

并列篇名

From the Bodily Feelings on the "Wei" of the Ancient Chinese Gentleman

DOI

10.6152/jaa.2011.06.0004

作者

丁亮(Liang Ting)

关键词

身體 ; 身體感 ; 威 ; 威儀 ; 禮 ; body ; bodily feelings ; wei ; outward demeanor ; ritual

期刊名称

考古人類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74期(2011 / 06 / 01)

页次

89 - 11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威」在中國古代社會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君子之威可令臣民順則,建立倫理,鞏固家國,故《詩經》謂「敬慎威儀,維民之則」,《論語》亦謂「君子不重則不威」。本文則憑藉身體感的概念,嘗試分三個層次釐清君子之「威」的相關內涵:第一,「威」乃由斧鉞刑罰威嚇之威轉化成「威而不猛」的君子之威,其本質屬身體感受,而能在日常生活中發揮「畏而愛之」的政治影響;第二,這種身體感乃以衣冠服飾配合身體高難度的精準動作塑成,所謂「威儀三千」,其要求正是禮制與儀容上的繁複規定;第三,在「禮者,體也」的論述下闡明周人藉初民的身體經驗提煉成禮制之體,「威」感正是禮制之體相互感通的結果,具有人倫鑒識的功能。因此,透過「威」感的分析,我們看到古代文化中符號與身體互動的具體成果。

英文摘要

Wei (威) in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e wei of gentleman can make subjects obey, establish ethical standards, and steady the country. Therefore, the Book of Songs said ”With reverent (wei) care of his outward demeanor, One will become the pattern of the people”; the Analects also said ” A gentleman not being steadfast is not able to command respect (wei).” This essay tries to clarify three aspects of the wei of gentleman using the concept of bodily feelings. Firstly, wei owes to the sway and potential for inflicting punishment which is converted into the prestige of gentleman which he should be “imposing without being fierce.” Its nature is a physical reception, and in everyday life, it could have the political ramification of causing others to ”stand in awe and yet feel love”. Secondly, bodily feelings were molded out of dress costumes and difficult, precise bodily movements, the so-called ”three thousand rules of demeanor” which contained complex rules of rituals and appearance. Thirdly, the idea that ”rules of propriety can be compared to the human body” states that in the Zhou Dynasty the bodily experience of earlier people was transformed into a ritualized corporality. The bodily feeling of wei is the result of perception of and by this ritualized corporality, and has the function of identifying qualified people. Therefore, through analysis of bodily feelings of wei, we can see the concrete results of the interaction of cultural symbols and the physical body in ancient China.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1985)。正統道藏。臺北市:新文豐。
  2. 清王聘珍(1989)。大戴禮記解詁。北京:中華書局。
  3. 清阮元(1993)。揅經室集。北京:中華書局。
  4. 清孫希旦(1973)。禮記集解。臺北市:蘭臺書局。
  5. 清郝懿行、清王念孫、清錢繹、清王先謙(1989)。爾雅、廣雅、方言、釋名清疏四種合刊。上海市:上海古籍。
  6. Kasulis, Thomas P.,Ames, Roger T.,Dissanayake, Wimal(1992).Self as Body in Asian Theory and Practice.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7. 尸佼、汪繼培輯(1991)。尸子。北京:中華書局。
  8. 孔安國傳、孔穎達疏、阮元校勘(1989)。尚書正義。臺北市:大化書局。
  9. 毛亨傳、鄭玄箋、孔穎達疏、阮元校勘(1989)。毛詩正義。臺北市:大化書局。
  10. 王弼(1999)。老子四種。臺北市:大安出版社。
  11. 王弼注、孔穎達疏、阮元校勘(1989)。周易正義。臺北市:大化書局。
  12. 王弼、樓宇烈校釋(1992)。王弼集校釋。臺北市:華正。
  13. 左丘明傳、杜預注、孔穎達疏、阮元校勘(1989)。春秋左傳正義。臺北市:大化書局。
  14. 左丘明、韋昭注、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校點(1998)。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5. 甘懷真(2004)。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6. 何晏注、邢昺疏、阮元校勘(1989)。論語注疏。臺北市:大化書局。
  17. 杜正勝(1995)。從眉壽到長生—中國古代生命觀念的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6(2),383-487。
  18. 周法高(1974)。金文詁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19. 周與沉(2005)。身體:思想與修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 季旭昇(2004)。說文新證。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21. 姜太公、唐書文(2006)。六韜三略譯注。上海:上海古籍。
  22. 徐中舒(1990)。甲骨文字典。四川:四川辭書出版社。
  23. 徐中舒(1988)。漢語古文字字形表。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24. 晏嬰(2008)。晏子春秋。合肥市:黃山書社。
  25. 荀子、王先謙(1988)。荀子集解。臺北市:藝文。
  26. 商鞅、張覺校注(2006)。商君書校注。長沙市:岳麓書社。
  27. 張純一(1988)。墨子集解。四川:成都古籍。
  28. 許慎、段玉裁注(1970)。說文解字注。臺北市:蘭臺書局。
  29. 彭美玲(1997)。古代禮俗左右之辨研究—以三禮為中心。臺北市:臺大文學院。
  30. 程樹德(2008)。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31. 楊伯峻編(1990)。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
  32. 楊澄甫(1970)。太極拳使用法。臺北市:中華武術。
  33. 楊儒賓(1993)。支離與踐形—論先秦思想裏的兩種身體觀。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市:
  34. 楊儒賓(1996)。儒家身體觀。臺北市:中央?究院中國文哲?究所籌備處。
  35. 楊樹達(2007)。積微居小學述林全編。上海:上海古籍。
  36. 葉國良(1997)。古代禮制與風俗。臺北市:臺灣書店。
  37. 葉國良、李隆獻、彭美玲(2004)。漢族成年禮及其相關問題研究。臺北市:大安出版社。
  38. 趙岐注、孫奭疏、阮元校勘(1989)。孟子注疏。臺北市:大化書局。
  39. 劉安編、何寧(1998)。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40. 鄭玄注、賈公彥疏、阮元校勘(1989)。禮記正義。臺北市:大化書局。
  41. 鄭玄注、賈公彥疏、阮元校勘(1989)。周禮注疏。臺北市:大化書局。
  42. 鄭玄注、賈公彥疏、阮元校勘(1989)。儀禮注疏。臺北市:大化書局。
  43. 魯士春(1998)。先秦容禮研究。臺北市:天工書局。
  44. 黎翔鳳(2004)。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45. 戴龐海(2006)。先秦冠禮研究。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
  46. 韓非、陳奇猷校注(2000)。韓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
被引用次数
  1. 陳靜容(2020)。《論語》中以「身」體德的詮釋與觀察。中正漢學研究,35,45-70。
  2. 丁亮(2020)。孔子「正名」思想新詮。臺大中文學報,69,4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