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林瑋嬪(2016)。導言 網路˙人類學:網路、社群與想像。考古人類學刊,85,1-15。
連結:
-
黃宣衛(2007)。心靈、學習與文化傳承—認知人類學最近發展的一些觀察。思與言,45(4),179-200。
連結:
-
楊弘任(2012)。行動中的川流發電:小水力綠能技術創新的行動者網絡分析。台灣社會學,23,51-99。
連結:
-
楊深坑 2000 〈自我生成Autopoiesis〉,《教育大辭書》,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詞書資訊網」,http://terms.naer.edu.tw,2017 年3 月4 日上線。
-
Gifford, Adam, Jr.(2013).Sociality, Trust, Kinship and Cultural Evolution.The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47,218-227.
-
Hawkes, Kristen(2014).Primate Sociality to Human Cooperation: Why Us Not Them?.Human Nature,25,28-48.
-
Long, Nicholas J.(ed.),Moore, Henrietta L.(ed.)(2013).Sociality: New Directions.New York:Berghahn Books.
-
Ridley, Matt、洪蘭譯(2004)。天性與教養:先天基因與後天環境的交互作用。台北:商周出版。
-
Tomasello, Michael,Melis, Alicia P.,Tennie, Claudio,Wyman, Emily,Herrmann, Esther(2012).Two Key Steps in the Evolution of Human Cooperation: The Interdependence Hypothesis.Current Anthropology,53(6),673-690.
-
林建光編、李育霖編(2013)。賽伯格與後人類主義。台中:中興大學人社中心。
-
黃宣衛(1998)。「語言是文化的本質嗎?」—從認知人類學的發展談起。考古人類學刊,53,81-104。
-
黃應貴(2012)。「文明」之路,第三卷:新自由主義秩序下的地方社會。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
黃應貴編(2014)。21 世紀的家:臺灣的家何去何從?。台北:群學出版社。
-
黃應貴編(2015)。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台北:群學出版社。
-
鄭桂英(201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