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儀式遺產、社會想像與地方認同:以屏東萬金聖誕季為例

并列篇名

Ritual Heritage, Social Imaginary, and Place-Identity: Christmas in a Village in Taiwan

DOI

10.6152/jaa.2017.12.0001

作者

陳怡君(I-Chun Chen)

关键词

文化資產 ; 節慶儀式 ; 社會想像 ; 地方認同 ; 屏東萬金 ;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 Catholic ritual ; social imaginary ; place-identity ; Bankim

期刊名称

考古人類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87期(2017 / 12 / 01)

页次

1 - 3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以2011年以來的屏東萬金聖誕季為例,探討節慶儀式作為形塑地方社會的重要機制,如何受到儀式遺產商品化的衝擊。地方居民尋求共識與解決之道的嘗試突顯出地方自主性的行動與發展不僅反映萬金人對於什麼是「萬金」的多重地方認同以及與外來力量之間的「距離感」之社會想像,更是一種新的「地方感」正在形塑的重要過程。一種不同於過去以宗教信仰界定人群範疇的社群建構與社會想像正在成形,「萬金」一直都在過程中。

英文摘要

Rituals become importan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s people pursue community-building projects and develop the cultural industry in Taiwan. This paper examines what happens to Catholic festivals and rituals, both important mechanisms shaping the Bankim community, in the face of the cultural tourism being promoted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during the Christmas season.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 "Bankim Christmas Season" forms a public sphere in which local villagers project their differentiated social imaginaries and place identities in the ritual performances and material cultures. Moreover, their creative reactions toward commodified Christmas show not only local autonomy to resist official policies dealing with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but also that a new sense of place is developing.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林開世(2016)。什麼是「人類學的田野工作」?知識情境與倫理立場的反省。考古人類學刊,84,77-110。
    連結:
  2. 陳怡君(2013)。慶典、聖像與地方形成:以屏東萬金的天主教社群為例。考古人類學刊,78,79-106。
    連結:
  3. 鄭瑋寧(2010)。文化形式的商品化、「心」的工作和經濟治理:以魯凱人的香椿產銷為例。台灣社會學,19,107-146。
    連結:
  4. Jackliaoola
2006 〈中國時報A2全台飆節慶專題-1破題篇〉, http://jackliaoola.blogspot.tw/2006/03/blog-post_30.html,2016 年 1 月 21 日上線。
  5. Amith, Jonathan(2005).Place Making and Place Breaking: Migr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Cycle of Community in Colonial Mexico.American Ethnologist,32(1),159-179.
  6. Cresswell, Tim、王志弘譯、徐苔玲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市:群學。
  7. Gupta, Akhil(1992).The Song of the Nonaligned World: Transnational Identities and the Reinscription of Space in Late Capitalism.Cultural Anthropology,7(1),63-79.
  8. Gupta, Akhil,Ferguson, James(1992).Beyond 'Culture': Space,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Cultural Anthropology,7(1),6-23.
  9. Miller, Daniel(ed.)(1993).Unwrapping Christmas.Oxford:Clarendon Press.
  10. Miller, Daniel(ed.)(1993).Unwrapping Christmas.Oxford:Clarendon Press.
  11. Raffles, Hugh(1999).'Local Theory': Nature and the Making of an Amazonian Place.Cultural Anthropology,14(3),323-360.
  12. Shepherd, John(1996).From Barbarians to Sinners: Collective Conversion Among Plains Aborigines in Qing Taiwan, 1859-1895.Christianity in China: From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Stanford, Calif.:
  13. Taylor, Charles、李尚遠譯(2008)。現代性中的社會想像。臺北市:商周出版。
  14. 王一芝(2013)。節慶,讓台灣成為嘉年華島。遠見雜誌節慶專刊,特刊,16-23。
  15. 王志弘(2011)。導言:文化治理、地域發展與空間政治。文化治理與空間政治,臺北市:
  16. 王燕(2011)。試論四種類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與保護方式。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東亞地方社會,香港:
  17. 朴尚美(2011)。韓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文化旅遊。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東亞地方社會,香港:
  18. 吳密察(2011)。臺灣文化行政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東亞地方社會,香港:
  19. 呂欣怡(2014)。地方文化的再創造:從社區總體營造到社區文化產業。重讀臺灣─人類學的視野:百年人類學回顧與前瞻,新竹:
  20. 胡家瑜(2011)。非物質文化遺產與臺灣原住民儀式:對於遺產政治和文化傳承的一些反思。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東亞地方社會,香港:
  21. 陳怡君(2011)。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22. 曾振名編、童元昭編(1999)。噶瑪蘭西拉雅古文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23. 黃應貴(2016)。導論: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及社會想像。21 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臺北:
  24. 黃瓊慧(2001)。臺灣地名辭書卷四:屏東縣。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5. 楊弘任(2007)。社區如何動起來?黑珍珠之鄉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臺北:左岸。
  26. 廖迪生(2011)。「傳統」與「遺產」: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意義的創造。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東亞地方社會,香港:
  27. 廖迪生(2011)。「非物質文化遺產」:新的概念、新的期望。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東亞地方社會,香港:
  28. 蔡志祥、馬木池(2011)。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承傳與保育:以長洲島的太平清醮為例。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東亞地方社會,香港:
  29. 戴炎輝(1979)。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
被引用次数
  1. 陳曉春(2020)。從慶典形成、儀式實踐到信眾觀念反思:媽祖遇見瑪利亞的宗教對話。輔仁宗教研究,41,5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