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聚落:一個考古學與人類學研究的匯合點

并列篇名

Settlement: A Meeting Ground of 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tudies

DOI

10.6152/jaa.202006_(92).0001

作者

黃應貴(Ying-kuei Huang)

关键词

東埔社(Taketonpu) ; Saqacengalj ; 內本鹿(Laipunuk) ; 聚落 ; 族群性 ; 知識與視野 ; Tung-pu (Taketonpu) ; Saqacengalj ; Nei-pen-lu(Laipunuk) ; settlement ; ethnicity ; knowledge and vision

期刊名称

考古人類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92期(2020 / 06 / 01)

页次

1 - 2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先由東埔社一百多年來的長期發展過程,來說明前資本主義時期東埔社聚落是由家的空間轉換而來,故家之存在先於聚落,人群的分類是地方性的而無現代的族群觀念。到了「文明化」、現代化過程,聚落的存在先於家,使當地人適應發展的過程呈現集體性的傾向,並逐漸有了現代的「布農族」族群觀念。但這世紀以來的新自由主義化過程,個人的存在超越了群體的存在,使得「族群性」取代了族群的觀念。由此來看陳瑪玲有關Saqacengalj 舊社遺址的研究是有意義的:她一方面要證明它們是屬於排灣族的聚落或文化群體,但另一方面她卻不斷質疑:「北排灣真的是排灣族文化上最原始、最傳統的聚落,而南排灣及東排灣真的都是由北排灣所移出的嗎?高士群真的是排灣族嗎?真的是階層社會嗎?」這類具有挑戰既有人類學民族學知識的看法,因作者目前還無法進一步處理,而失去一個有可能從考古學研究來改變我們對於南排灣或早期南台灣聚落與人群的刻板印象。若我們將南台灣放回早期歷史的脈絡中,就可以知道這地區是台灣西部人民移民到台灣東部的走道,也是東西部人晚期移民到南台灣的地區。故其呈現人民移動非常頻繁、人群與文化混和的複雜地區。是以,陳瑪玲研究所呈現的矛盾方向,實涉及相關學界在觀念上的限制所導致的困難:第一,去歷史脈絡化的研究方式所導致的問題。第二,使用不合時代的觀念所造成的謬誤。第三,現代性知識的限制。若能面對這些觀念上的限制問題,我們就可以發現內本鹿個案所具有的新意義:這個原以平權社會為主的布農人所組成的聚落,除了發展出類似排灣族那種擁有土地之貴族地主階級的頭目,還有負責貿易和調停糾紛的通事,下有鐵匠、一般的蕃丁等等。此外,內本鹿社更是從高雄六龜到台東紅葉的內本鹿越嶺古道的最高中心點及區域經濟的中心,與周遭不同人群多所接觸,並融合他們的文化形式,特別是「排灣族」,創造出新的文化。更驚人的是,這些儼然創造了新的階序與整個地區新的政治社會秩序。故它成了我們可能瞭解台灣南島民族如何由平權社會演變到階層社會問題的一個契機。而這個案有可能讓我們提出不同於M. Sahlins的外來君王(stranger-king)的解釋。但這可能性則有待於考古學與人類學的結合不可。而這又涉及了三個共同要面對的問題:第一,認識論的反省。第二,本體論的反省。第三,史識與創新。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necessity of an integrated and collaborative study of settlement archaeology and a possibility of theoretical breakthrough on the issue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anthropology. The insights derived from the author's long-term research on the Tung-pu Bunun people provide an alternative perspective to examine Maa-ling Chen's archaeological studies at Saqacengalj, a ruined settlement site of southern Paiwan. Her objective of identifying the social structure with the configuration of settlement pattern was compromised by the deviation between archaeological evidences and ethnographic accounts. This is partly due to the untimely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the neglect of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contexts. The author's long-term research and some other researches done in recent years (works by Wen-te Chen, Kai-shyh Lin, etc.) show that the socio-historical processes and geographic location play major roles on the articul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ttlement and household and population grouping / ethnogenesis. Nei-pen-lu, a ruined settlement site of Bunun people in southern Taiwan, was unique in the way local people were able to adapt and adopt socio-cultural mechanisms innovatively from their neighbours. As a result, Nei-pen-lu was transforming from an egalitarian to a stratified society. This unique case challenges current theories on the course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 integrated study of archaeology and anthropology is required to answer the quest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Bateson, Gregory(2000).Steps to an Ecology of Mind.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 Chen, Maa-ling(2019).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Space and Migration in Paiwan, Taiwan.Cambridge Archaeological Journal,29(3),393-406.
  3. Chen, Maa-ling(2011).Interpreting Social Differentiation by Examining the House and Settlement Patterns and the Flow of Resources: A Case Study of Pai-wan Slate House Settlements in Chen, Maa-ling Southern Taiwan.Asian Perspectives,50(1 and 2),107-131.
  4. Chen, Maa-ling(2010).Interpreting the Social Meaning of Different Shapes of House Structures by Examining the Flow of Resources: A Case Study of Saqacengalj at the Southern Tip of Taiwan.Archaeometry,52(6),1057-1078.
  5. Chen, Maa-ling(2008).Settlement Patterns at Saqacengalj, a Slate House Settlement in Southern Taiwan.Asian Perspectives,47(2),210-241.
  6. Elias, Norbert(2000).The Civilizing Process: Sociogenetic and Psychogenetic Investigations.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7. Foucault, Michel(2008).The Birth of Biopolitics: Lectures at the College de France, 1978-1979.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8. Foucault, Michel(1979).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New York:Vintage Books.
  9. Ingold, Tim(2007).Lines: A Brief History.London:Routledge.
  10. Kohn, Eduardo(2013).How Forests Think: Toward an Anthropology Beyond the Huma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1. Sahlins, Marshall(1981).The Stranger-King.Journal of Pacific History,16,107-132.
  12. Sahlins, Marshall(1963).Poor Man, Rich Man, Big-man, Chief: Political Types in Melanesia and Polynesia.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5(3),285-303.
  13. Wallerstein, Immanuel(1991).Braudel on Capitalism, or Everything Upside Down.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63,354-361.
  14. 台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編)(1999).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5. 台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編)(1999).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6. 李亦園(1956)。來義鄉排灣族中箕模人的探究。中研院民族所集刊,1,55-83。
  17. 李敏慧(1997)。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18. 林家君(2008)。國立台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
  19. 林開世(2018)。當代「族群現象」的在地運作與矛盾:恆春半島滿洲地區的考察。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族群性,新北市:
  20. 林開世(2016)。從頭人家系到斯卡羅族:重新出土的族群?。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經驗與理論的反思,台北:
  21. 林開世(2016)。2012 年屏東滿州八保祭典紀實:歷史與權力面向的探討。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24,115-170。
  22. 張金生(2012)。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
  23. 張燕秋(1979)。「台灣土著的傳統社會組織與現代社會生活:布農排灣兩族的比較研究」計畫結案報告中排灣族的部分「台灣土著的傳統社會組織與現代社會生活:布農排灣兩族的比較研究」計畫結案報告中排灣族的部分,未出版
  24. 陳文德(1999)。起源、老人和歷史:以一個卑南族聚落對發祥地的爭議為例。時間、歷史與記憶,台北:
  25. 陳文德(2018)。從卡大地布(卑南族)部落到「斯卡羅(族)」?當代台灣原住民族群認同的省思。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族群性,新北市:
  26. 陳玉美(1995)。夫妻、家屋與聚落:蘭嶼雅美族的空間觀念。空間、力與社會,台北:
  27. 陳怡君(2018)。「人不做,要做番?」從 2016 年屏東縣熟註記談起:屏東萬金的例子。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族群性,新北市:
  28. 陳怡君(2016)。恆春半島的老祖祭典與人群意象:滿州里德山頂的例子。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24,81-114。
  29. 陳瑪玲(2013)。台灣屏東高士排灣舊社遺址的研究與思考。南方文物,2013(3),94-101。
  30. 陳瑪玲(2005)。Saqacengalj 聚落模式與形貌:一個舊社的考古學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63,50-91。
  31. 黃應貴(1984)。台灣土著的兩種社會類型及其意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7,1-30。
  32. 黃應貴(2018)。導論: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下的族群性。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族群性,新北市:
  33. 黃應貴(2019)。導論二:新自由主義國家下的政治、權力與新知識的浮現。政治的消融與萌生:新自由主義國家的治理效應,新北市:
  34. 黃應貴(2012).「文明」之路,第一卷,「文明化」下布農文化傳統之形塑(1895-1945).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35. 黃應貴(2012).「文明」之路,第三卷,新自由主義秩序下的地方社會(1999 迄今).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36. 黃應貴(2012).「文明」之路,第二卷,「現代化」下文化傳統的再創造(1945-1999).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37. 黃應貴(2001).台東縣史布農族篇.台東:台東縣政府.
  38. 黃應貴(2001)。失落的內本鹿:一個邊疆社會中跨越族群界線的區域中心。東台灣研究,6,139-172。
  39. 楊淑媛(2005)。台灣高地的政治體系初探:以布農人為例的研究。台灣人類學刊,3(1),185-219。
  40. 蔡善神(2004)。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被引用次数
  1. 陳瑪玲(2020)。從考古學的視角談「考古學與人類學研究的匯聚」:回應〈聚落:一個考古學與人類學研究的匯合點〉一文。考古人類學刊,92,25-30。
  2. (2022)。釐清臺灣史前建築與聚落研究之進路。考古人類學刊,96,9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