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知識、技術與科學家精神

并列篇名

Knowledge, Technology and Scientist Spirit

DOI

10.6431/TWJHSS.200403.0121

作者

黃瀚諄(Han-Chun Huang)

关键词

知識 ; 技術 ; 科學 ; 科學家 ; 後現代主義 ; Knowledge ; Technology ; Science ; Scientist ; Post-modernism

期刊名称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

卷期/出版年月

42卷1期(2004 / 03 / 01)

页次

121 - 15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科學本質的變對人類影響軌跡,猶如吳筱玫(2001)所說的,人們從一開始拒絕變革,再來接受變革,但以不破壞既有基礎為原則,郅最後全面否定現行的機制,一切重來,這其間往返豈是一個『亂』字可以形容。社會學不應該是個太過於批判性的學問。而是去觀察人類社會進行脈動,並且試圖在亂中尋找出牽動變遷之那根弦的面貌。本文期盼以變遷的角度再加以釐科學之本質;再者,透過以上的思考,以求更為敏銳地察覺科學如何牽動著社會變動。 本文試圖從兩個角度來探索科學-縱向面與橫向面。首先由縱向面而模向面進行考察,經過一番琢磨後推敲出其相對性關係,再篩選出其間的交橫面進行探討,並且參考近代後現代主義學者們對於科學進展狀況的見解,最後引導出人類面對科學時,應有認知與限制。

英文摘要

The track that emerges mankind influenced by the transformations of scientific essence is likeWu (2001) takes the view that people refuse to accept the transformations, accept the transformations but don’t destroy the initial principles, deny the current institution and refresh it finally. The only word to describe this is “chaos”. Sociology should not be a critical science. It has not only to observe the movement of society but also attempt to observe what triggers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s. The paper aims to clarify scientific essence in terms of transformations. Furthermore, it would investigate how science triggers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s.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science from two viewpoints-vertical and horizontal. First, we inspect it from vertical to horizontal, and figure out the interaction. Second, we look closely at the interaction, and refer to what post-modernist think about in terms of the evolution of science. Finally, we will represent the cognition and limit that mankind has to understand when we face scienc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Baudrillard, Jean、林志明(1997)。物體系。台北市:時報文化。
  2. Ben-David, J.(1971).The Scientist's Role in Society.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3. Feynman, Richard P.、吳程遠(1998)。這個不科學的年代!費曼談科學精神的價值(The Meaning of It All: Thought of a Critizen-Scientis)。台北市:天下遠見。
  4. Habermas, Jurgen、曾麗玲(1997)。現代與後現代之爭(Modernity Versus Post-Modernity)。台北縣:立緒文化。
  5. Lyotard, Jean-François、島子(1979)。後現代狀況-關於知識的報告(La Condition Postmoderne Rapport sur le Savoir)。實驗藝術叢書編輯委員會。
  6. Mendelsohn, E.(1964).The Management of Scientists.Boston, Mass.:Beacon Press.
  7. Merton, Robert K.、黃涵榆(1997)。科學之規範結構(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a Democratic Order)。台北縣:立緒文化。
  8. Mulkay, Michael、蔡振中(1979)。科學與知識社會學(Science and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台北市:巨流。
  9. Stark, W.(1958).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10. 人文與社會科學(2001)。專訪李遠哲院長-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之間。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3(3)
  11. 何懷碩(2002)。科技發展與人文重建論文集。台北市:法鼓人文社會學院。
  12. 吳筱玫(2001)。網路傳播:一個科技為完成的論點。傳播研究簡訊,28
  13. 李海峰(1998)。科學:一把雙刃劍。台北:長春出版社。
  14. 周桂田(2001)。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台北:巨流。
  15. 湯志傑、魯貴顯(2001)。生態溝通:現代社會能應付生態危害嗎?。台北市:桂冠。
  16. 黃光國(2002)。科技發展與人文重建論文集。台北市:法鼓人文社會學院。
  17. 黃厚銘(2001)。Heidegger的哲學思想與資訊科技。資訊社會研究
  18. 葉啟政(2002)。科技發展與人文重建論文集。台北市:法鼓人文社會學院。
  19. 劉魁(1998)。後現代科學觀。台北市:揚智文化。
  20. 蔡禾(2002)。科技發展與人文重建論文集。台北市:法鼓人文社會學院。
  21. 蔡錚雲(2001)。從現象學到後現代。台北市:五南。
  22. 顧忠華(2001)。風險、社會與倫理,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台北: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