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戴季陶的《日本論》:思想史視野的觀察
|
并列篇名
|
Dai Ji Tao and His Theory on Japan
|
DOI
|
10.6431/TWJHSS.200503.0071
|
作者
|
侯智元(Jack Hou)
|
关键词
|
戴季陶 ; 日本論 ; 我的日本觀 ; 中國現代思想史 ; 國族認同 ; Dai Ji Tao ; Theory on Japan ; My View on Japan ;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 national identity
|
期刊名称
|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43卷1期(2005 / 03 / 01)
|
页次
|
71
-
98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文嘗試從思想史的視野探討觀察戴季陶(戴傳賢,1891-1949)的《日本論》(1928年首度出版)一書的意義。本文論證指出,戴季陶的《日本論》,是他以先前在1919年撰述的〈我的日本觀〉為基礎,更進一步表達他觀察日本的心得。可是,戴季陶的《日本論》更也展現著透過分析日本,從而反省中國問題之所在,並透露對於中國未來前景的期望。因此,戴季陶的《日本論》其實也是在建構對於理想中國的一種「認同」(identity)。
|
英文摘要
|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 main concern of Dai Ji Tao's Theory on Japan which was published in 1928. This book was built upon an earlier work of his ”My View on Japan” which was published in 1919. He further elevated his original work by further discussing the problems China faces, and how Japan can serve as a model to address China's pressing issues, and thereby showing his hope for China's future. Thus, Dai's Theory on Japan is also a work that professes the creation of a Chinese identity.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
参考文献
|
-
沈松僑(2002)。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發展:兼論民族主義的兩個問題。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3,49-119。
連結:
-
黃福慶(1980)。論中國人的日本觀:以戴季陶的「日本論」為中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9,61-78。
連結:
-
Christiane I. Reinhold(2001).Studying the Enemy: Japan Hands in Republican China and Their Quest for National Identity: 1925-1945.New York:Routledge.
-
Douglas R. Reynolds(1993).China, 1898-1912: The Xinzheng Revolution and Japan.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Herman Mast III,William G. Saywell(1974).Revolution Out of Tradition: The Political Ideology of Tai Chi-t'ao.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34(1),73-98.
-
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系、中國近現代政治思想史教研室(1983)。戴季陶主義資料選編。北京:
-
王奇生(2003)。黨員、黨權與黨爭:1924-1949年中國國民黨的組織形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
呂芳上(1989)。革命之再起-中國國民黨改組前對新思潮的回應。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李在光(1987)。戴傳賢(季陶)的政治思想。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
-
李洪河(2002)。五四時期戴季陶的日本觀。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
-
杜劍鋒(1990)。三民主義意識型態的肇建者:戴季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
-
岳豔(2002)。陳獨秀對戴季陶主義的批判。思茅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
-
武安隆、熊達雲(1989)。中國人の日本研究史。東京:六興出版。
-
俞慰剛(2002)。中日關係多維透視:古廄忠夫教授還曆紀念論文集。香港: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
-
范小方(1992)。國民黨理論家戴季陶。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徐冰(1994)。戴季陶的日本觀。日本問題研究,3
-
望月敏弘(1999)。歷史の中の中國政治:近代と現代。東京:勁草書房。
-
許介麟(1987)。近代日本論。台北:故鄉出版社。
-
陳天錫(1977)。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43輯。台北:文海出版社。
-
陳天錫(1968)。戴季陶先生的生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
陳立台(1980)。戴季陶早年的革命言論與活動(1910-1915)。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
-
陳逸民(1972)。認識友邦:戴傳賢著《日本論》簡介。今日中國,17,152-165。
-
森永優子(1976)。史観,第93冊。早稻田大學史學會。
-
嵯峨隆(2003)。戴季陶の對日觀と中國革命。東京:東方書店。
-
趙英蘭(1998)。論五四前戴季陶的對日外交觀。史學集刊,3
-
戴季陶(1967)。戴季陶先生文存續編。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
戴季陶(1959)。戴季陶先生文存。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
戴季陶(1968)。戴季陶先生文存再續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
戴季陶(1952)。孫文主義之哲學的基礎。台北:帕米爾書店。
-
戴季陶(1987)。日本論。台北:故鄉出版社。
-
戴季陶(1990)。戴季陶集。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