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文教與社會力:敬字亭與客家社會意象的建構

并列篇名

Culture and Society: Jing-Zi Ting (敬字亭) and the Constructions of Social Image of Hakka

DOI

10.6431/TWJHSS.200506.0077

作者

傅寶玉(Bao-Yu Fu)

关键词

敬字亭 ; 惜字崇文 ; 文化符號 ; 集體記憶 ; 公眾場域 ; 社會建構 ; culture schema ; collective memory ; public sphere ; social construction cherish written characters ; jing-zi ting

期刊名称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

卷期/出版年月

43卷2期(2005 / 06 / 01)

页次

77 - 11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在客家社會中我們時常聽到類似客家人重視教育以及晴耕雨讀等特質的言說,這種意象的強調也反映在敬字亭與客家社會特殊的文化脈絡中。當代客家論述中,有關敬字亭的記憶似乎被聯繫到特定的普遍化脈絡中,形成客家社會特有的文化表徵,並相對地有意忽略其他族群同樣存有的記憶。本文透過彰顯客家社群意象之一的敬字亭及其相關信仰文化爲例,分別由惜字現象所涉及的國家控制、文字教化與社會統合等角度,探討敬字亭所代表的文化基模(culture schema)的底層意涵,並從集體記憶與空間場域兩個面向切入,解析當代客家意識的建構。根據本文研究發現,敬字亭作爲一種集體記憶與文化符號,從傳統到當代似乎呈現以下之趨向:(一)「惜字崇文」的象徵意義被保留,並轉介爲對知識教育的講求。(二)地方社會交織互構與自我超克的記憶落實爲社區振興與在地情感的凝聚。(三)同時有關文教與社會力的記憶被聯繫到客家文化特有脈絡中,並進一步透過惜字祭典與相關展演論述的不斷操作,在當代客家族群文化重振運動的現實情境下,「敬字亭」作爲高揭文教與社會力的指標,成爲體現當代客家社會意象,實踐客家族群主體性的建構媒介。本文研究旨趣在嘗試透過敬字亭此一傳統符號與客家社會的關係爲例,理解當代客家社會建構的某些線索。

英文摘要

In Hakka society we always get the impression that the Hakka people are inclined to emphasis the aspect of their education in order to differentiate themselves from others. But in what context is this discourse put forward.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formation of the culture schema of Hakka society by focusing on the jing-zi ting(敬字亭) and related cultural phenomenon. The paper will also take the so-called collective memory approach to explain the continuity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culture schema of Hakka society in the modem construction of Hakka ethnicit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jing-zi ting(敬字亭)as a cultural symbol, there seems to exist the following intellectual trend from ancient to modem times in the Hakka society: 1、the memory of cultural tradition is represented and transformed into the modem announcement of knowledge, 2、the memory of social interactive integration has been practiced to develop the community sentiment and ethnic cohesion. At the same time, by the continual operations of the culture schema, jing-zi ting(敬字亭) as a signature of knowledge and community has become a medium by which the Hakka society may present their social representation and achieve their ethnic subjectivity.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 of modem Hakka social constructions through the case study of the involvement between jing-zi ting(敬字亭) and Hakka societ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Connerton, Paul(1989).How Societies Remember.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Crane, Susan A.(1997).Writing the Individual Back into Collective Memory.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102(5)
  3. David Middleton,Derek Edwards(1990).Collective Remembering.London:Sage Publication.
  4. Halbwachs, Maurice(1992).On Collective Memor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5. Jackson,Smith(1984).Exploring Social Geography.
  6. Orter, Sherry B.(1990).Culture through Time: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es.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7. Schwartz, B.(1982).The Social Context of Commemoration: A Study in Collective Memory.Social Forces,61
  8. Wachtel, N.(1997).Memory and History: Introduction.History and Anthropology,12(2)
  9. William Skinner(1977).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0. 王明珂(1996)。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3)
  11. 王鴻泰(1998)。流動與互動-由明清間城市生活的特性探測公眾場域的開展。台大歷史所。
  12. 台灣慣習研究會(1984)。《台灣慣習記事》中譯本卷一上。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3. 江暉、陳燕谷(1998)。文化與公共性(Cultures and Publicity)。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4. 池永歆(2004)。「台灣客家社會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台灣歷史學會。
  15. 吳煬和(2003)。六堆地區客家敬字亭研究:以美濃、杉林、六龜、旗山為例
  16. 杜贊奇Prasenjit Duara、王福明(1996)。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江蘇人民出版社。
  17. 林文龍(1991)。客家移民與龍潭地區的開發。史聯雜誌,18
  18. 林文龍(1999)。台灣的書院與科舉。台北:常民文化。
  19. 林文龍(1984)。記台灣的敬惜字紙民俗。台灣風物,34(2)
  20. 林夢輝(1998)。清代台灣學校教育與儒學教化研究。成功大學中文所。
  21. 邱捷(2004)。國家、地方、民眾的互動與社會變遷。北京:商務印書館。
  22. 施堅雅、葉光庭(2000)。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北京:中華書局。
  23. 施添福(1996)。台灣史論文精選上。台北:玉山社。
  24. 春雨(2000)。文風登華-敬惜字紙聖蹟亭之思古情懷。台灣博物,65
  25. 柯塞Lewis A Coser(1993)。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當代,91
  26. 科大衛(2001)。香港歷史、文化與社會
  27. 夏春祥、盧建榮(2001)。文化與權力:台灣新文化史。台北:麥田出版社。
  28. 徐麗霞(1998)。制字先師與惜字亭。中國語文,495
  29. 梁其姿(1994)。清代的惜字會。新史學,5(2)
  30. 盛清沂(1994)。台灣史。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31. 莊金德(1973)。清代台灣教育史料彙編。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32. 許英才(1993)。孔子公揹在胛脊胼後-台灣惜字民俗及其文化義涵。歷史月刊,71
  33. 陳世賢(2004)。過化存神:聖蹟亭的故事。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34. 陳板(1993)。新個龍潭人-第二屆台灣區客家民俗文化大展特刊。龍潭鄉公所。
  35. 曾秋美(1997)。惜字敬聖的遺風留跡-桃園縣的惜字亭。桃園縣立文化中心。
  36. 黃子堯(2003)。文化、權力與族群菁英-台灣客家運動史的研究與論述。行政院客委會。
  37. 廖雪芳(1995)。搶救龍潭聖蹟亭。漢聲雜誌,78
  38. 蔡志祥(2001)。「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
  39. 蔡慧怡(2002)。台灣惜字風俗之研究-以南部六堆客家村為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
  40. 謝劍(1994)。客家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被引用次数
  1. 黃文樹(2017)。高屏客家地區敬字文化―以敬字亭為中心之實徵研究。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6,25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