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現代史學派”與中國現代史學的“社會科學化”

并列篇名

The Modern History School and Social Science of History in Modern China

DOI

10.6431/TWJHSS.200606.0025

作者

曹天忠(Tian-Zhong Cao);楊思機(Si-Ji Yang)

关键词

現代史學派 ; 史學社會科學化 ; 朱謙之 ; 傳斯年 ; 考證考古派 ; 唯物史觀派 ; the modem history school ; social science ; Zhu Qianzhi ; Fu Sinian ; the textual research and archaeology school ; the textual criticism school

期刊名称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

卷期/出版年月

44卷2期(2006 / 06 / 01)

页次

25 - 8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近代以降,中國史學一直追求與社會科學結盟。朱謙之為首的「現代史學派」即為重要一脈。文章在論述了該派史學社會科學化在課程改革、理論研究、實踐操作及其與主流的考證考古派、唯物史觀派關係上的各種表現的同時,注意揭示其產生的具體語境、特點和得失,以為今天史學的跨學科提供經驗教訓。

英文摘要

From the modem onwards, the Chinese history always made great efforts to ally with social science, the modern history school that Zhu Qianzhi took the head inside was a significant group of attempters. The article dissertates a series of their representations how history intercross social science, including curriculum innovation, theory study, oper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modern school, the textual research and archaeology school and the textual criticism school that had become mainstream.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pays attention to open out the idiographic backdrop how the school came into being, its characteristic, success and failure, and so on. The facts and influences displayed could be used as reference for cross-disciplinary in history study toda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1936)。食貨半月刊,3(8)
  2. (1937)。史學專刊,2(1)
  3. (1934)。圖書季刊,1(2)
  4. (1936)。民俗,1
  5. (1935)。食貨半月刊,3(2)
  6. (1930)。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概覽。廣州:
  7. (1933)。現代史學
  8. (1937)。社會科學論叢季刊,3(1)
  9. (1945)。紀念朱逖先先生專號。文史雜誌,5(11、12)
  10. (1933)。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會議錄。廣州:
  11. 傅斯年致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1942年5月19日)。傅斯年檔案。
  12. (1931)。國立中山大學日報。
  13. (1935)。群言,12(2)
  14. (1935)。食貨半月刊,1(5)
  15. (1926)。北京大學國學門月刊,1(2)
  16. (1949)。中國社會經濟史集刊,8(1)
  17. (1933)。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課程總目。廣州:
  18. (1933)。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概覽。廣州:
  19. (1944)。東方雜誌,40(16)
  20. 中山大學人類學系(1991)。梁釗韜與人類學。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21. 王亞南(1996)。《民國叢書》第五編(16)。上海:上海書局出版社。
  22. 王禮錫(1990)。《民國叢書》第二編(80)。上海:上海書局出版社。
  23. 北京圖書館《文獻》叢刊編輯部、吉林省圖書館學會會刊編輯部(1986)。《中國當代社會科學家》8輯。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24. 白壽彜(1986)。《中國史學史》1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5. 朱希祖(1979)。《朱希祖先生文集》(六)。臺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
  26. 朱偰(1979)。《朱希祖先生文集》(六)。臺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
  27. 朱謙之(1990)。文化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28. 李根蟠(2002)。唯物史觀與中國經濟史學的形成。河北學刊,22(3),122。
  29. 李嵐(1999)。朱謙之的現代史學觀。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社會科學版),2,57-64。
  30. 阮興(2005)。《食貨》與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經濟社會史研究。廣州中山大學。
  31. 周予同(1983)。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2. 周文玖(2005)。朱謙之的史學理論及其史學史研究-以在中山大學的教研活動為中心。齊魯學刊,1,50-55。
  33. 周谷城(1947)。中國史學之進化。香港:生活書店。
  34. 侯雲灝(1999)。20世紀前期中國史學流派略論。史學史研究,2,32-33。
  35. 凌宇(1988)。沈從文傳。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36. 孫本文(1946)。中國戰時學術。上海:正中書局。
  37. 桑兵(2001)。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研究社。
  38. 桑兵(2004)。二十世紀前半期的中國史學會。歷史研究,5,128-130。
  39. 馬清和(1990)。雷沛鴻文集(下)。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
  40. 國立中山大學校友會(1976)。鄒魯全集。臺北:三民書局。
  41. 張書學(2000)。中國現代史學主潮論綱。山東大學學報(哲社版),6,39-41。
  42. 張國義(2004)。朱謙之學術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43. 張國義(2004)。朱謙之先生學術年譜。世界宗教研究,3,141-146。
  44. 梁啟超(1998)。梁啟超史學論著四種。長沙:嶽麓書社。
  45. 許冠三(2003)。新史學九十年。長沙:嶽麓書社。
  46. 陳峰(2002)。正統視野之外的新史學:關於20世紀30年代『史學研究會』的學術史考察。濟南山東大學。
  47. 陳嘯江(1936)。西漢社會經濟研究。上海:新生命書局。
  48. 陳嘯江(1936)。三國經濟史。廣州:國立中山大學文科研究所。
  49. 陶希聖(1979)。潮流與點滴。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50. 彭澤益(1992)。《民國叢書》第四編(79)。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51. 黃仕忠(1998)。老中大的故事。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
  52. 黃夏年(2002)。《朱謙之文集》卷1、2、5、6、7。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53. 黃夏年(1999)。朱謙之著述目錄。世界宗教研究,2,100-106。
  54. 黃義祥(1999)。中山大學史稿:1924-1949。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55. 歐陽哲生(2003)。《傅斯年全集》卷3。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56. 羅志田(2001)。《20世紀的中國:學術與社會‧史學卷》下冊。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57. 顧潮(1993)。顧頡剛年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8. 顧頡剛(1982)。《古史辨》冊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潘光哲(2013)。《思與言》的史學實踐。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51(4),3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