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不繫之舟:吳鎮及其“漁父圖卷”題詞
|
并列篇名
|
The Untied Boat: Wu Zhen and the Colophon of Fishman Painting (Yu-Fu Tu)
|
DOI
|
10.6431/TWJHSS.200709.0117
|
作者
|
衣若芬(Lo-Fen I)
|
关键词
|
吳鎮 ; 漁父 ; 漁父圖 ; 隱逸 ; 詩意圖 ; Wu Zhen ; Fisherman ; Painting of fisherman ; Yu-Fu Tu ; Hermit Paintings on poetry
|
期刊名称
|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45卷3期(2007 / 09 / 01)
|
页次
|
117
-
186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元代四大畫家之一的吳鎮(1280-1354),以其墨竹畫與漁隱題村的山水畫作稱著於世。本文以現藏於美國Freer Gallery of Art和上海博物館的兩幅傳為吳鎮的長卷「漁父圖」為例,探討以下幾個問題。
一、晚明以來建構的「貧士吳鎮」形象,與1981年新發現的《義門吳氏譜》中,記載吳鎮出身於航海世家之差異。
二、吳鎮寄情於畫裡江湖的舴艋舟,以「漁父」作為自我投射的對象,其生命情境選擇的文化典範依據。
三、梳理《楚辭》、《莊子》以降,作為「智慧長者」的漁父如何經由詩詞的詠讚,轉化為文人嚮往的理想生活形態?尋得吳鎮繪製「漁父圖春」時所欲承續的典範人物-唐代的張志和。
四、張志和浮泛扁舟,創作漁父詞,並且「隨句賦象」、「寫景夾詞」,自畫漁父圖詞。此即吳鎮「漁父圖卷」一詞搭配一圖的繪製形態所本。
五、比較託名溫庭筠所編《金奩集》中,題為張志和所作之漁父詞,與Freer本和上博本傳吳鎮「漁父圖卷」題詞,分析其歷史脈絡及其仿古意涵。
|
英文摘要
|
Wu Zhen (1280-1354) is famous in ink bamboo painting and landscape painting of hermit-fisherman in Yuan Dynasty. This essay analysis Wu Zhen's two fisherman paintings which is in Freer Gallery of Art in American and the Shanghai Museum, discusses following several questions.
1. Status of Wu Zhen: the ”poor gentleman” or the ”descendant of shipping family”.
2. Self image of Wu Zhen as a fisherman in his paintings.
3. The hermit-fisherman culture in traditional China.
4. The literary origin of the colophons on fisherman paintings.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
参考文献
|
-
任莉莉(1988)。柳宗元文集版本考。故宮學術季刊,5(4),77-100。
連結:
-
張光賓(2001)。元四大家年表(上)(中)(下)。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11,161-244。
連結:
-
張光賓(2001)。元四大家年表(上)(中)(下)。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11,161-244。
連結:
-
張光賓(2000)。元四大家年表(上)(中)(下)。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9,101-178。
連結:
-
張光賓(2000)。元四大家年表(上)(中)(下)。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9,101-178。
連結:
-
張光賓(2000)。元四大家年表(上)(中)(下)。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9,101-178。
連結:
-
張光賓(2001)。元四大家年表(上)(中)(下)。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11,161-244。
連結:
-
元吳鎮。元吳鎮漁父圖卷。香港:香港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
元吳鎮撰(1985)。梅花道人遺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
元吳鎮撰、清錢棻輯(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元夏文彥(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元趙孟頫(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朱郭若虛(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宋佚名(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宋吳曾(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宋阮閱(1979)。《四部叢刊正編》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宋周密(1928)。雲煙過眼錄。上海:神州國光社。
-
宋胡仔(1978)。苕溪漁隱叢話。臺北:長安出版社。
-
宋張師正(1996)。括異志。北京:中華書局。
-
宋陳振孫(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宋黃庭堅(1976)。《四部叢刊初編》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宋劉克莊(1976)。《四部叢刊初編》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宋劉道醇(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明王世貞(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明何良俊(1997)。四友齋叢說。北京:中華書局。
-
明李日華(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明李日華(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臺南:莊嚴出版社。
-
明汪緩撰(1984)。楚辭集解。京都:同朋舍。
-
明郁逢慶編(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明孫作(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明屠隆、黃賓虹、鄧實編(1997)。美術叢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
明楊士奇(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明董其昌(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南唐沈汾(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南朝宋劉義慶著、南朝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1984)。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
-
唐朱景玄(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唐李延壽撰、楊家駱主編(1976)。新校本南史。臺北:鼎文書局。
-
唐李德裕(1979)。《四部叢刊正編》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唐徐堅著(2001)。2001年影印日本宮內廳宋元藏版。北京:線裝書局。
-
唐張彥遠(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唐皎然(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唐溫庭筠(1997)。金奩集。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
-
唐裴孝源(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唐韓偓(1976)。《四部叢刊初編》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唐顏真卿(1985)。《叢書集成初編》本。北京:中華書局。
-
秦呂不韋撰、漢高誘註(1989)。呂氏春秋。上海:上海書店。
-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1984)。文選。臺北:華正書局。
-
清方薰(1972)。《畫論叢刊》本。臺北:鼎文書局。
-
清吳升(1997)。《續修四庫全書》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清彭定求編(1992)。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
-
清劉寶楠(1998)。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
-
清嚴可均編(1958)。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
-
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1981)。史記。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
-
Cahill, James,Wu Chen(1958).University of Michigan.
-
Lee Han, Sungmii(1983).Princeton University.
-
Lee, Sherman E.,Wai-kam Ho(1968).Chinese Art under the Mongols: The Yuan Dynasty.Cleveland:Cleveland Museum of Art.
-
Lew, William(1976).Ohio University.
-
Stanley-Baker、 Joan(1995).Old Masters Repainted: Wu Zhen (1280-1354), Prime Objects and Accretions.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
八幡關太郎(1942)。支那畫人研究。東京:明治書房。
-
大和文華館編集(1998)。元時代の繪畫―モンゴル世界帝國の一世紀。奈良:大和文華館。
-
中田勇次郎、傅申編集(1982)。歐米收藏中國法書名蹟集。東京:中央公論社。
-
王次澄(2001)。宋元逸民詩論叢。臺北:大安出版社。
-
王春庭、中國唐代文學學會、西北大學中文系、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主編(1998)。漁隱:隱逸文學的一個象徵性符號。唐代文學研究,7,21-34。
-
王雪吟(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
-
王熙元(1995)。從歷史淵源論元散曲中的漁樵鷗鷺。中國學術年刊,16,139-157。
-
世界美術編集部編(2000)。世界美術大全集。東京:小?館。
-
石守謙、葛婉章主編(2001)。大汗的世紀:蒙元時代的多元文化與藝衛。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
朱伯雄、曹成章主編(1997)。中國書畫名家精品大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
何惠鑑(1983)。元代文人畫序說。新亞學術集刊,4,243-257。
-
余輝(2000)。畫史解疑。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
吳文治(1979)。文學論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吳熊和(1989)。唐宋詞通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
吳曣(2000)。中國文人的漁父情結。中國韻文學刊,1,12-17。
-
呂宗力、樂保群著(2001)。中國民間諸神。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
呂海春(2001)。博士論文(博士論文)。上海,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
-
李淑美(1986)。江南的漁隱傳統與漁隱圖的關係。故宮文物月刊,4(3),32-37。
-
李淑美(1985)。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
-
李德壎(1996)。吳鎮《漁父》考源辨異。齊魯藝苑,1,14,16+20。
-
李德壎(1990)。吳鎮詩詞題跋輯注。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
-
村上哲見(1967)。漁父詞考。集刊東洋學,18,39-50。
-
周尚兵(2000)。唐詩人張志和事遊考。鄭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4),51-54。
-
林玫儀(1993)。詞學考詮。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林美吟(1987)。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
-
河井筌廬、原田尾山、日下部道壽、藤原楚水監修(1988)。支那南畫大成。東京:湘南堂書店。
-
近藤秀實、何慶先編著(1997)。圖繪寶鑑校勘與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
長虹(1969)。漫話唐代著名道士張志和的漁父詞。中國道教,1,26-30。
-
故宮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編(2002)。晉唐宋元書畫國寶特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
施蟄存(1981)。張志和及其漁父詞。詞學,2,161-167。
-
唐圭璋編纂、王仲聞參訂、孔凡禮補輯(1999)。全宋詞。北京:中華書局。
-
宮崎法子(2003)。花鳥·山水畫を讀み解く―中國繪畫の意味。東京:角川書店。
-
徐邦達(1997)。重訂清故宮舊藏書畫錄。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
徐建融(1999)。元代書畫藻鑑與藝術市場。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
桂栖鵬(2001)。元代進士研究。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
-
柴葵珍(1992)。張志和《漁父》三辨。江淮論壇,5,98-101。
-
神田喜一郎(1967)。日本填詞史話。東京:二玄社。
-
高居翰、宋偉航初譯(1994)。隔江山色:元代繪畫(1279-1368)。臺北:石頭出版有限公司。
-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1976)。元四大家: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
張光賓(1979)。元朝書畫史研究論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
張京華、崔曙鳳(2004)。由莊屈《漁父》篇論中國古代詩詞中的「漁父」意象。零陵師院學報,25(1),8-11。
-
清水茂(1989)。中國詩文論藪。東京:創文社。
-
莊申(1972)。元季四畫家詩校輯。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
陳偉侗主編(2000)。嘉禾春秋,4
-
陳擎光(1983)。元代畫家吳鎮。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
逯欽立輯校(1998)。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
-
趙山林(2002)。漁父形象與古代文人心態。河北學刊,22(5),98-103。
-
蔡榮婷(2002)。唐宋時期禪宗漁父詞的流衍。佛教研究的傳承與創新學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
鄭秉珊(1982)。吳鎮。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
蕭啟慶(2000)。元代蒙古色目進士背景的分析。漢學研究,18(1),101-128。
-
蕭啟慶(1987)。至正十一年進士題名記校補。食貨月刊,16(7),69-84。
-
饒宗頤(1993)。畫寧-國畫史論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
被引用次数
|
-
岑天翔(2021)。郭祥正研究新論-以佚文〈醉吟先生傳〉的利用為中心。中國文學研究,51,117-154。
-
侯雅文(2021)。「隱逸印象」與中國古代地方文士社群領袖的形成-以江浙地方文士社群領袖朱彝尊為例。政大中文學報,35,157-190。
-
佘筠珺(2014)。邊緣到中心的流動─論朱敦儒詞中「身分認同」的自傳書寫。成大中文學報,45,139-176。
-
鍾曉峰(2022)。煙艇詩想:陸游漁隱詩書寫探析。臺大中文學報,77,1-50。
-
(2014)。元代漁父圖中隱士與圖像的脈絡。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50,87-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