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歐戰」與中國的現代性

并列篇名

The World War I and China's Modernity

DOI

10.6431/TWJHSS.200803.0075

作者

丘為君(Eugene W. Chiu)

关键词

現代性 ; 文化激進主義 ; 文化保守主義 ; 啟蒙 ; 轉型期中國 ; 東方雜誌 ; 新青年雜誌 ; 歐戰 ; Modernity ; Cultural Radicalism ; Cultural Conservatism ; Enlightenment ; Transitional Era of China ; Dongfang Zazhi Eastern Miscellany Magazine ; Xinqingnian Zazhi New Youth Magazine ; World War I

期刊名称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

卷期/出版年月

46卷1期(2008 / 03 / 01)

页次

75 - 12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現代性(modernity)在定義上產生了諸多歧異,其中最重要的歧異之一,莫過於普遍主義(universal modernity)與多元主義(multiple modernity)的爭論。在近代中國的「轉型時期」(1895-1925)中,思想界對於現代性的爭論,其主流意見常有以激進主義的形式,來宣揚普遍主義現代性的傾向。相對於此,多元主義現代性的論點,則多半被當成保守主義(或甚至是反動主義)。本文無意全面性地反省這一現象。而是擬藉著二十世紀初年的「歐戰」(1914-1918)對中國的影響,重新檢討民初中國思想界以《東方雜誌》和《新青年雜誌》為代表的對現代性的兩橛觀點,以及此一對立論述在思想史上的主要意義。

英文摘要

In world-wide academic circle, the idea of modernity has caused many debates.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debates is that between ”universal modernity” and ”multiple modernity”.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era” (1895-1925), mainstream Chinese intellectuals tended to support the idea of ”universal modernity” in a form of radicalism. In contrast, protagonists of ”multiple modernity” were often regarded as ”conservatives” or even ”reactionaries”. This paper has no intention to discuss in its entirety these two major concepts of modernity on theoretical level. Instead, it mainly explores and interprets the meaning through two groups, those related to Eastern Miscellany Magazine (Dongfang Zazhi) and New Youth Magazine (Xinqingnian Zazhi), during the WWI perio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wo major concepts of modernit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丘為君(2005)。戰爭與啓蒙:「歐戰」對中國的啓示。國立正大歷史學報,23
    連結:
  2. (1916)。大戰損害之最近統計。東方雜誌,17(5)
  3. (1916)。歐戰死亡人數之統計。東方雜誌,13(3)
  4. (1988)。新青年。上海:上海書店。
  5. 中德膠澳租界條約
  6. (1917)。歐戰中之新兵器。東方雜誌,14(3)
  7. 東方雜誌。上海:商務印書館。
  8. Chow, Tse-tsung(1967).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9. Elman, Benjamin(2006).his A Cultural History of Modern Science in China.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10. Kolakowski, Leszek(1978).Main Currents of Marxi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1. Lin、 Yu-sheng(1979).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Radical Antitradtionalism in the May Fourth Era.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2. Schrecker, John E.(1971).Imperialism and Nationalism: Germany in Shantung.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3. Schwartz, Benjamin(1964).In Search of Wealth and Power: Yen Fu and the West.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4. 子安宣邦、趙京華編/譯(2004)。東亞論:日本現代思想批判。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5. 戈公振(1976)。中國報學史。台北:學生書局。
  16. 王元化、許紀霖、田建業編(2003)。杜亞泉文存。上海:教育出版社。
  17. 王先明(2000)。近代新學-中國傳統學術文化的嬗變與重構。北京:商務。
  18. 王家儉(1984)。由漢宋調和到中體西用-試論晚清儒家思想的演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2
  19. 王爾敏、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編輯委員會編(1986)。近代思潮: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台北:台灣商務。
  20. 平佚(1918)。中西文明之評判。東方雜誌,15(6)
  21. 任建樹(1989)。陳獨秀傳。上海:人民出版社。
  22. 李國祁(1990)。民國史論集。台北:南天。
  23. 李澤厚(1987)。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
  24. 杜亞泉(1915)。社會協力主義。東方雜誌,12(1)
  25. 杜亞泉(1913)。現代文明之弱點。東方雜誌,9(11)
  26. 杜亞泉(1917)。戰後東西文明之調和。東方雜誌,14(4)
  27. 杜亞泉、許紀霖、田建業編(2003)。杜亞泉文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8. 周惠民(1995)。德國對華政策研究。台北:自費。
  29. 金觀濤、劉青峰(2001)。多元現代性及其困惑。二十一世紀,66
  30. 胡適(1992)。四十自述。台北:遠東圖書。
  31. 唐德剛(1981)。胡適口述自傳。台北:傳記文學。
  32. 高勞(1914)。大戰爭續記。東方雜誌,11(3)
  33. 張文生(1915)。戰後之歐羅巴。東方雜誌,12(7)
  34. 張朋園、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編輯委員會編輯(1986)。近代思潮: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台北:台灣商務。
  35. 梁啟超(1968)。新民說。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36. 許紀霖、田建業編(2003)。杜亞泉文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37. 許紀霖、田建業編(2003)。杜亞泉文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38. 許紀霖、田建業編(2003)。杜亞泉文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39. 許紀霖、田建業編(2003)。杜亞泉文存。上海:教育出版社。
  40. 許紀霖、田建業編(2003)。杜亞泉文存。上海:教育出版社。
  41. 郭正昭、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編輯委員會編輯(1986)。近代思潮: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台北:台灣商務。
  42. 郭廷以編著(1979)。中華民國史事日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43. 陳獨秀(1916)。我之愛國主義。新青年,2(2)
  44. 陳獨秀(1918)。偶像破壞論。新青年,5(2)
  45. 陳獨秀(1987)。獨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
  46. 陳獨秀(1915)。敬告青年。青年雜誌,1(1)
  47. 陳獨秀(1987)。獨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
  48. 陳獨秀(1915)。抵抗力。新青年,1(3)
  49. 陳獨秀(1987)。獨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
  50. 陳獨秀(1987)。獨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
  51. 陳獨秀(1916)。一九一六年。新青年,1(5)
  52. 陳獨秀(1987)。獨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
  53. 陳獨秀(1987)。獨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
  54. 陳獨秀(1987)。獨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
  55. 陳獨秀(1916)。吾人嚴後之覺悟。青年雜誌,1(6)
  56. 陳獨秀(1915)。東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異。青年雜誌,1(4)
  57. 陳獨秀(1915)。法蘭西人興近世文明。青年雜誌,1(1)
  58. 陳獨秀(1915)。通信。青年雜誌,1(1)
  59. 陳獨秀(1989)。陳獨秀傳。上海:人民出版社。
  60. 陳獨秀(1987)。獨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
  61. 陳獨秀(1987)。獨秀文存。上海:人民出版社。
  62. 陳獨秀(1918)。質問《東方雜誌》記者-《東方雜誌》與復辟問題。新青年,5(3)
  63. 章太炎(1985)。章太炎全集:太炎文錄初編。上海:人民出版社。
  64. 傖父(1916)。再論新舊思想之衝突。東方雜誌,13(4)
  65. 傖父(1916)。靜的文明與動的文明。東方雜誌,13(10)
  66. 傖父(1918)。迷亂之現代人心。東方雜誌,15(4)
  67. 曾虛白(1966)。中國新聞史。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68. 童致楨(1920)。世界各國負債記要。東方雜誌,17(6)
  69. 黃金麟(1996)。歷史的儀式戲劇-「歐戰」在中國。新史學,7(3)
  70. 傳啟學(1957)。中國外交史。台北:商務。
  71. 福澤諭吉(1885)。脫亞論。時事新報(1885/03/16)。
  72. 劉小楓(2001)。多元的抑或政治的現代性。二十一世紀,66
  73. 劉夢溪主編(1996)。中國現代學術經典嚴復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74. 盧雲昆編選(1996)。社會劇變歟規範重建-嚴復文選。上海:遠東出版社。
  75. 錢智修(1918)。功利主義與學術。東方雜誌,15(6)
  76. 薛化元(1991)。晚清「中體西用」思想論(1861-1900)。臺北:稻香。
  77. 羅志田(1992)。「二十一條」時期的反日運動與辛亥五四期間的社會思潮。新史學,3(3)
  78. 嚴復(1895)。原強。天津直報(1895/03/04-09)。
  79. 嚴復(1895)。論世變之亟。天津直報(1895/02/04-05)。
被引用次数
  1. 陳佑慎(2022)。「原子時代」之夢:戰後中華民國的國防科學計畫及困境(1946-1949)。國史館館刊,73,127-129+131。
  2. 楊芳燕(2019)。東西之間:杜亞泉的文明論與倫理視域。政大中文學報,32,229-280。
  3. (2015)。二十世紀初越南知識人的「歐戰」論述─以中國浙江《兵事雜誌》與越南《南風雜誌》(漢文版)為考察中心。文與哲,27,417-456。
  4. (2018)。從傳統史官到現代文學觀的轉化─民國時期關於古代作家的「評傳」和「事蹟考」寫作。東亞觀念史集刊,15,169-219。
  5. (2020)。天道、公道、人道:數碼人文視野下中國近代「道」的概念轉型與變遷研究。新亞學報,37,427-508。
  6. (2021)。漢學,當何如?──越南《南風雜誌》漢文版「漢學」相關論述之研究。文與哲,39,25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