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文化/創意產業、創意階級/城市論著的批判性檢視

并列篇名

A Critical Review on the Studies of Cultural/Creative Industries and Creative Class/Cities in Taiwan

DOI

10.6431/TWJHSS.201003.0131

作者

王佳煌(Chia-Huang Wang)

关键词

文化創意產業 ; 文化產業 ; 文化工業 ; 創意產業 ; 創意城市 ; 創意階級 ;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 Cultural Industries ; the Culture Industry ; Creative Industries ; Creative Cities ; Creative Class

期刊名称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

卷期/出版年月

48卷1期(2010 / 03 / 01)

页次

131 - 19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檢視國內研究文化創意產業、創意城市、創意階級的論著,歸納其類型,刻劃其研究軌跡,提出批判性的研究問題,並參考國外的代表性論著,指出台灣相關研究的特質與有待思考之處。透過文獻檢閱,本文指出台灣的相關研究以理論進口加工、行銷與政策分析、實務討論為主,理論深度與批判性思考比較欠缺。文化創意產業的部門分類、就業人數與產值的統計分析,在方法論上有待商榷之處甚多,也缺乏全盤統整分析的架構。

英文摘要

This research note conducts a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studies of cultural/creative industries and creative class/cities by many Taiwanese scholars, typifying the writings and delineating the trajectories. Then, the paper examines the performance and styles of international investigations to highlight the problems emerging from the works of many Taiwanese scholars. It seems that deep theoretical reflections and methodological refinement have been absent in many Taiwanese studies on the topics. The final part of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paper and tries to discuss the structural mechanism that has caused the problem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Huang, Patricia(2005).Where Art,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Meet.Museology Quarterly,19(4),7-22.
    連結:
  2. 孔憲法、閻永祺、吳牧學(2008)。臺灣文化產業關聯效果之分析。都市與計劃,35(3),177-204。
    連結:
  3. 王怡惠(2009)。從推動體系及法制架構思考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之整合:以南韓推動組織與法制架構為例。科技法律透析,21(7),17-38。
    連結:
  4. 王俐容(2006)。全球化下的都市文化政策與發展:以高雄市「海洋城市」的建構為例。國家與社會,1,125-166。
    連結:
  5. 王俐容(2005)。文化政策中的經濟論述:從菁英文化到文化經濟?。文化研究,1,169-195。
    連結:
  6. 古宜靈(2007)。文化產業發展的學習型市鎮現象。都市與計劃,34(2),75-94。
    連結:
  7. 古宜靈、廖淑容(2004)。文化產業政策發展的趨勢與問題。都市與計劃,31(2),91-111。
    連結:
  8. 李如菁(2007)。溝通的「物」與「物」的溝通:談博物館文化商品的本質、角色與可能性。科技博物,11(42),53-69。
    連結:
  9. 林政逸、辛晚教(2007)。創新、能力與文化產業群聚的演化:臺北市音樂產業個案研究。地理學報,50,23-45。
    連結:
  10. 林榮泰、王銘顯(2008)。臺灣設計產業發展現況與願景之探討。藝術學報,82,49-70。
    連結:
  11. 林榮泰、王銘顯、洪德仁、孫銘賢、孫俊彥(2006)。社區文化之創意產品設計模式:以北投溫泉精品計畫為例。藝術學報,79,93-108。
    連結:
  12. 林曉薇(2008)。文化景觀保存與城鄉發展之研究:以英國世界文化遺產巴那文工業地景為例。都市與計劃,35(3),205-225。
    連結:
  13. 林麗雲、王靖婷(2006)。迷途而知返?紐西蘭的公共廣電與文化創意產業。中華傳播學刊,10,155-192。
    連結:
  14. 金家禾(2007)。創意產業於臺北都會中心區群聚發展之研究。都市與計劃,34(4),343-361。
    連結:
  15. 洪泉湖(2003)。全球化與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公民訓育學報,14,37-53。
    連結:
  16. 紀俊臣(2007)。都會區產業與都會發展之關係:以臺中都會區為例。經科學報,1(2),3-34。
    連結:
  17. 徐聯恩、樊學良、林建江(2007)。產業群聚之創新:韓國坡州出版城與Heyri藝術村的成功經驗。產業管理評論,1(2),29-38。
    連結:
  18. 陳秋子(2005)。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背後的地方問題。博物館學季刊,19(4),59-71。
    連結:
  19. 陳華志(2005)。藝文空間發展與都市再生:從臺北市空間再利用觀察。博物館學季刊,19(4),85-97+99。
    連結:
  20. 陳燕玲(2008)。文化資本在廣告代理業的創意實踐:廣告業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理論思維。中國廣告學刊,13,100-114。
    連結:
  21. 傅茹璋(2002)。新經濟時代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研究:以鶯歌陶瓷文化產業為例。規劃學報,29,39-57。
    連結:
  22. 曾信傑(2005)。文化行銷:博物館在都市再生中扮演之角色。博物館學季刊,19(4),33-47。
    連結:
  23. 黃國敏、周宗德(2006)。苗栗縣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及其行銷策略之研究。中華行政學報,3,7-23。
    連結:
  24. 楊佳真、莊旻達(2007)。試論非營利組織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結合與思辯:兼論西門紅樓的案例分析。師大政治論叢,7(8),201-238。
    連結:
  25. 廖淑容、周志龍、古宜靈(2000)。文化產業生根與地方發展。都市與計劃,27(3),117-139。
    連結:
  26. 劉維公主持、張瑛如紀錄整理、李佩純紀錄整理(2005)。「文化與經濟」對談講座。東吳社會學報,19,139-171。
    連結:
  27. 蔡旺洲(2005)。全球化趨勢下的臺灣博物館展望:整合型地方文化行銷策略。博物館學季刊,19(4),49-57。
    連結:
  28. 鄭美華(2008)。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政策與政府治理模式的轉型:政府與文化關係的再思考。公共行政學報,27,111-159。
    連結:
  29. 鄧宏如(2008)。節慶活動永續發展策略: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停辦的省思。長榮運動休閒學刊,2,141-151。
    連結:
  30. 賴明珠(2006)。原型與變異:試論戰前大溪木器產業的源起與開展。民俗曲藝,152,9-84。
    連結:
  31. 鍾政偉、賀力行、謝宜伶、陳桓敦(2007)。地方居民態度對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影響之研究:以苑裡鎮山腳社區為例。鄉村旅遊研究,1(1),59-88。
    連結:
  32. 顏亮一、許肇源、林金城(2008)。文化產業與空間重構:塑造鶯歌陶瓷文化城。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1,41-70。
    連結:
  33. Horkheimer, Max & Theodore Adorno (1944).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New York: Social Studies Association.
  34. Adorno, Theodore W.(1991).The Cultural Industry: 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London:Routledge.
  35. Adorno, Theodore W.,Leppert, Richard(Selected. note)(2002).Essays on Music.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6. Amin, Ash(ed.),Thrift, Nigel(ed.)(2004).The Blackwell Cultural Economy Reader.Malden, MA: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37. Baudrillard, Jean,Poster, Mark(Edited. selected)(2001).Selected Writings.Cambridge:Polity.
  38. Blythe, Mark(2001).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Digital Producti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reative Industr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 & Design Education,20(2),144-150.
  39. Boyle, Mark(2006).Culture in the Rise of Tiger Economies: Scottish Expatriates in Dublin and the "Creative Class" Thesi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30(2),403-426.
  40. Champion, Katherine(2008).The Business of Creative Cities.Journal of Urban Regeneration and Renewal,2(2),111-123.
  41. Chatterton, Paul(2007).Will the Real Creative City Please Stand Up?.City,4(3),390-397.
  42. Cherrier, Hélène,Murray, Jeff B.(2004).The Sociology of Consumption: The Hidden Face of Marketing.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20(5-6),509-525.
  43. Ditchev, Ivaylo(2007).Hegemony of the Global-Popular? Or Cultural Studies as Accomplice?.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8(3),454-457.
  44. Donegan, Mary,Drucker, Joshua,Goldstein, Harvey,Lowe, Nichola,Malizia, Emil(2008).Which Indicators Explain Metropolitan Economic Performance Best? Traditional or Creative Clas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74(2),180-195.
  45. Florida, Richard(2002).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New York:Basic Books.
  46. Galloway, Susan,Stewart Dunlop(2007).A Critique of Definitions of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n Public Polic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13(1),17-31.
  47. Gibson, Chris,Kong, Lily(2005).Cultural Economy: A Critical Review.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9(5),541-561.
  48. Gibson, Chris,Natascha Klocker(2004).Academic Publishing as "Creative" Industry, and Recent Discourse of "Creative Economies": Some Critical Reflections.Area,36(4),423-434.
  49. Habermas, Jürgan(1972).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London:Heinemann Education Books.
  50. Higgs, Peter,Cunningham, Stuart(2008).Creative Industries Mapping: Where Have We Come from and Where Are We Going?.Creative Industries Journal,1(1),7-30.
  51. Hirsch, Paul M.(2000).Cultural Industries Revisited.Organization Science,11(3),356-361.
  52. Hospers, Gert-Jan,Roy van Dalm(2005).How to Create a Creative City? The Viewpoints of Richard Florida and Jane Jacobs.Foresight,7(4),8-12.
  53. Hyussen, Andreas(1975).Introduction to Adorno.New German Critique,6,3-11.
  54. John Hartley(ed.)(2005).Creative Industries.Malden, MA:Blackwell Publishing.
  55. Landry, Charles(2000).The Creative City: 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London:Earthscan Publications.
  56. McCann, Eugene J.(2007).Inequality and Politics in the Creative CityRegion: Questions of Livability and State Strate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31(1),188-196.
  57. Mills, C. Wright(1959).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8. Modell, Sven(2004).Performance Measurement Myths in the Public Sector: A Research Note.Financial Accountability & Management,20(1),39-55.
  59. Moor, Liz,Littler, Jo(2008).Fourth Worlds and Neo-Fordism: American Apparel and the Cultural Economy of Consumer Anxiety.Cultural Studies,22(5),700-723.
  60. Ougaard, Morten(2008).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Creative Class": A Theoretical Comment.Science & Society,72(3),349-357.
  61. Potts, Jason,Cunningham, Stuart,Hartley, John,Ormerod, Paul(2008).Social Network Markets: A New Definition of the Creative Industries.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32(3),167-185.
  62. Pratt, Andy(2008).Creative Cities: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the Creative Class.Geografiska Annaler: Series B, Human Geography,90(2),107-117.
  63. Ritzer, George(ed.),Smart, Barry(ed.)(2003).Handbook of Social Theory.London:Sage Publications Inc..
  64. Scott, Allen J.(2000).The Cultural Economy of Cities: Essays on the Geography of Image-Producing Industries.London:Sage Publications.
  65. Scott, Allen J.(2004).Cultural-Products Industries and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spects for Growth and Market Contestation in Global Context.Urban Affairs Review,39(4),461-490.
  66. Thorsby, David(2008).Modelling the Cultural Indust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14(3),217-232.
  67. Waldman, Diane(1977).Critical Theory and Film: Adorno and "the Culture Industry" Revisited.New German Critique,12,39-60.
  68. 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2005)。台灣布袋戲與傳統文化創意產業研討會論文集,宜蘭縣:
  69. 王俐容(2003)。從文化工業到創意產業:Making Sense or Making Money?。文化視窗,50,39-45。
  70. 王冠棋(2007)。臺北之家誰的家?臺灣電影全球在地化的軌跡。地理研究,46,81-103。
  71. 王桂沰、陳千貴(2006)。大甲藺草編織產業調查與輔導策略建議之研究。朝陽設計學報,7,47-64。
  72. 王祖龍、莊瑋民(2006)。整合行銷傳播於節慶活動之應用:以2004年宜蘭童玩節為例。產業管理評論,6(2),48-61。
  73. 王素彎(2007)。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與統計資料檢討。主計月刊,623,36-43。
  74. 王素彎(2006)。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經濟前瞻,107,45-52。
  75. 王健全(2006)。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的競爭力分析。經濟前瞻,107,53-60。
  76. 王雯君、張維安(2004)。客家文化與產業創意:2004年客家桐花祭之分析。中大社會文化學報,18,121-146。
  77. 古宜靈(2005)。文化政策與文化產業的反省。立德學報,3(1),109-122。
  78. 台灣經濟研究院(2003)。文化創意產業產值調查與推估研究報告文化創意產業產值調查與推估研究報告,台北市:文建會。
  79. 朱元鴻(2000)。因繁榮而即將作廢的類概念。台灣產業研究,3,11-45。
  80. 朱信泰、李傳房(2005)。探討文化創意產業的文化物品形態特質現況發展與未來趨勢。設計研究,5,148-157。
  81. 何明星(2001)。再造美麗新內灣:振興地方文化產業的省思。新竹文獻,7,64-73。
  82. 何黎明、黃世輝、蘇文瑜、洪登欽(2004)。地方文化產業行銷之探討:以屏東黑鮪魚文化觀光季為例。樹德科技大學學報,6(2),47-64。
  83. 何黎明、黎小容、洪登欽(2003)。高雄港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探討。高雄師大學報,15(2),523-542。
  84. 吳宗昇、郭淑玲(2001)。民俗文化與消費社會:對臺灣民俗商品化的一些考察。清雲學報,21(1),253-260。
  85. 吳政勳(2005)。善用民間資金,活化文化展演設施。臺灣經濟研究月刊,28(9),14-19。
  86. 吳連賞(2008)。高雄市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策略之研究。高雄市:高雄市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87. 李佩芬、胡學彥(2003)。地方產業活化對居住環境影響之初探:以臺南縣白河鎮蓮花產業為例。中國房地產研究,1,74-88。
  88. 李青松、康智勝(2007)。影響遊客對鶯歌國際陶瓷嘉年華會的未來重遊意願之分析。輔仁民生學誌,13(1),57-74。
  89. 李篤華、洪景彬、趙玲琪(2005)。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對經濟影響之可計算一般均衡分析:以臺灣為例。國際文化研究:真理大學通識教育學報,1(2),137-164。
  90. 李錫東(2009)。文化產業的行銷與管理。台北市:宇河文化。
  91. 沈清松(2002)。歷史性、文化空間與文化產業。哲學雜誌,92,26-36。
  92. 辛晚教編、古宜靈編、廖淑容編(2005)。文化生活圈與文化產業。台北市:詹氏書局。
  93. 周雅菁、曾啟雄(2005)。臺灣文化創意產業政策之研究。設計研究,5,132-140。
  94. 周雅雯(2006)。苗栗縣2005年客家桐花祭活動意見調查及分析。苗栗文獻,21,65-88。
  95. 林正枝(2005)。薩爾斯堡的音樂之聲:文化產業的成功例子。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5(5),63-79。
  96. 林仲如(2005)。恐龍來了:成功的澳洲文化創意產業。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15(4),74-77。
  97. 林妙雀、李建裕、江宜芳、江怡薇(2006)。社會資本對知識流通與文化創意商圈價值創造影響之研究:以鶯歌陶瓷為例。產業論壇,8(3),119-147。
  98. 林佳蓁(2006)。客家文化創意產業之回應性評估研究:以苗栗大湖草莓園區為例。苗栗文獻,21(35),26-50。
  99. 林炎旦(2009)。文化創意產業策略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100. 邵大箴(2005)。文化產業與博物館。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刊,15,134-137。
  101. 邱誌勇、劉柏君、廖淑雯(2004)。自滿的狂歡與虛幻及其之後:論臺灣文化產業。當代,82(200),116-123。
  102. 俞龍通(2009)。文化創意‧客家魅力。台北市:師大書苑。
  103. 俞龍通(2008)。點石成金:三十個文化創意產業X檔案。台北市:師大書苑。
  104. 俞龍通(2007)。地方文化館營運管理的省思與對策:以吳濁流藝文館為例。聯大學報,4(2),111-124。
  105. 洪泉湖(2009)。花東地區原住民族文化產業的發展。孫學研究,6,145-171。
  106. 洪泉湖編、劉煥雲編(2009)。多元文化、文化產業與觀光。台北市:揚智。
  107. 洪登欽、何黎明、黃世輝(2003)。高雄市鹽埕區及鹽埕港區文化觀光與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學報,5(2),1-25。
  108. 洪進雄(2007)。在國土規劃政策下之原住民產業發展現況及發展策略—4—。農業世界,287,77-79。
  109. 洪進雄(2007)。在國土規劃政策下之原住民產業發展現況及發展策略—3—。農業世界,286,94-97。
  110. 洪進雄(2007)。在國土規劃政策下之原住民產業發展現況及發展策略—1—。農業世界,284,92-97。
  111. 洪進雄(2007)。在國土規劃政策下之原住民產業發展現況及發展策略—2—。農業世界,285,82-85。
  112. 洪進雄(2007)。在國土規劃政策下之原住民產業發展現況及發展策略—5—。農業世界,288,94-99。
  113. 范以欣、馮煜(2005)。國內文化創意產業推行之現況:以埔里為例。工業設計,33(1),46-53。
  114. 范成浩、洪天回、林榮泰(2005)。區域文化特色應用於產品設計初探:臺灣廟宇文化應用於手機設計之個案。藝術學報:設計類,76,157-175。
  115. 范育成(2006)。從文化觀點探討新竹縣文化產業之內涵。身體文化學報,3,71-90。
  116. 計文德(2008)。賦權與共管間的掙扎:「馬告國家公園」在文化產業中成敗問題初探。臺灣源流,45,102-115。
  117. 夏學理(2008)。文化創意產業概論。台北市:五南。
  118. 夏學理編(2008)。文化創意產業概論。台北市:五南。
  119. 夏學理編(2004)。文化創意產業:向前看、向前看齊。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120. 夏學理編、蕭炳欽編(2003)。文化創意產業:我們曾經這樣走過。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121. 桂雅文(2004)。創意產業發展與博物館:英國的博物館。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30(6),90-97。
  122.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02)。文化創意產業概況分析調查。台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123.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04)。文化創意產業實務全書。台北市:商周。
  124. 馬元容(2005)。從臺北縣文化節慶活動的轉變到地方文化產業的發展。北縣文化,86,85-97。
  125. 馬傑偉(2007)。初探798藝術區的符號經濟。二十一世紀,102,103-107。
  126. 馬群傑、陳金貴(2007)。臺南市地方文化產業發展課題分析研究:與臺北市、臺中市及高雄市的比較。研考雙月刊,31(6),107-118。
  127. 高傳棋(2000)。臺灣傳統文化產業的再造:以石碇鄉和深坑鄉為例(上)。北縣文化,66,37-51。
  128. 高傳棋(2000)。臺灣傳統文化產業的再造:以石碇鄉和深坑鄉為例(下)。北縣文化,67,52-72。
  129. 崔末順(2009)。產業化與商品化:全球化下韓國的文化策略。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3,189-210。
  130. 張世賢、汪家源(2006)。公私合作提供可持續觀光服務之研究:2005年臺北縣鶯歌陶瓷嘉年華個案探討。公共事務評論,7(1),99-115。
  131. 張美豔(2007)。當代藝術教育中的批判取向:以文化工業為探討脈絡。國際藝術教育學刊,5(2),209-245。
  132. 張基義(2008)。創意城市與都市空間美學。臺灣教育,650,8-17。
  133. 張淑君、曾才珊(2006)。文化產業進駐臺灣五大創意園區調查之研究。農業世界,278,88-92。
  134. 張淑君、曾才珊(2005)。美濃鎮地方文物館與文化產業經濟活動之研究。農業世界,265,106-112。
  135. 張淑君、劉純君、戴介三(2006)。農村文化創意產業之探討:以宜蘭白米木屐村為例。農業世界,270,84-89。
  136. 張淑君、龐佑欣(2004)。南投縣鹿谷鄉茶產業發展之探討:以文化創意產業為例。農林學報,53(3),211-218。
  137. 張錦俊(2007)。由英國經驗看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園區規劃與都市活化。科技發展政策報導,9 月號,24-34。
  138. 張露心(2007)。文化品牌之建立及文化創意產業行銷模式之初探:以幾米繪本為例。設計與環境學報,8,21-30。
  139. 張露文、蔡儀華(2006)。創意生活產業之創意表現與行銷實務的探討。萬能商學學報,11,141-154。
  140. 梁炳琨(2003)。全球化的地方制度與地方銷售:文化經濟觀點。中臺學報(人文社會卷),14,49-64。
  141. 莊玟琦、邱上嘉(2005)。從文化創意產業談臺灣創意空間之現況與發展。設計研究,5,167-177。
  142. 莊翰華、藍逸之、吳郁萍(2004)。文化創意產業取向的都市政策省思。彰化師大文學院學報,3,187-214。
  143. 許元國(2005)。鶯歌陶瓷嘉年華會遊客屬性與觀光動機之研究。臺灣民俗藝術彙刊,2,23-44。
  144. 許文志(2009)。地方產業創新策略。台北市:五南。
  145. 許世雨(2007)。臺灣第三部門推動地方文化產業現況之分析。亞洲研究,55,170-190。
  146. 許峰旗、楊裕富(2006)。文化創意產業之工藝政策評析:以臺灣經典窯燒陶瓷推廣計畫為例。設計研究,6,99-109。
  147. 連瓊芬(2005)。文化創意產業品牌形象之設計與應用研究:以苗栗窯業為例。苗栗文獻,20(34),84-104。
  148. 郭曜棻(2007)。全球化與地方文化產業之壟斷邏輯。台北市:師大書苑。
  149. 陳子涵、張淑君、涂金榮、劉純君(2005)。臺灣文化產業之地方化與全球化初探:以嘉義縣鄒族為例。嘉義縣文獻,32,76-92。
  150. 陳建宏(2005)。繞境與地方社會:以大溪普濟堂關帝誕辰慶典為例。民俗曲藝,147,261-332。
  151. 陳建宏(2006)。寺廟與地方菁英:以大溪普濟堂的興起為例(1902-1908)。兩岸發展史研究,1,209-255。
  152. 陳添壽、蔡泰山(2007)。文化創意與產業發展。台北市:蘭臺。
  153. 陳淑嬌(2008)。從問卷調查一窺原住民族文化產業推展中心效益。臺灣經濟研究月刊,31(5),92-101。
  154. 陳耀竹、張桂綸(2005)。臺灣電影產業發展策略之研究。傳播管理學刊,6(1),81-98。
  155. 麥健智(2006)。文化創意產業及其在澳門的發展。行政,74,1139-1159+1267-1292+1413。
  156. 曾一士(2009)。族群發展與文化產業。台北市:國父紀念館。
  157. 馮久玲(2002)。文化是好生意。台北市:城邦文化。
  158. 黃光男(2003)。臺灣博物館與文化產業。主計月刊,572,40-46。
  159. 黃登昱、范以欣(2005)。探討傳統產業轉型為文化創意產業之執行模式:以傳統紙產業為例。工業設計,33(1),17-22。
  160. 黃琬玲、王信文(2007)。建構電影文化創意產業之成功行銷模式:以美國賣座票房電影為例。萬能商學學報,12,51+53-68。
  161. 黃煌雄、黃勤鎮(2004)。原住民地方文化產業總體檢。台北市:遠流。
  162. 黃蕙娟(2008)。博物館大型節慶活動策略性行銷之分析:以2005年鶯歌陶瓷博物館嘉年華為例。育達學院學報,16,137-162。
  163. 黃聲威(2006)。漁業文化創意產業之探討(上)。漁業推廣,233,14-25。
  164. 黃聲威(2006)。漁業文化創意產業之探討(下)。漁業推廣,234,20-27。
  165. 楊允言、黃玉翎(2000)。原住民文化與觀光初探:以馬立雲、加納納部落為例。大漢學報,14,105-111。
  166. 楊彩玲、何明泉、李傳房(2006)。文化創意產業創新事業之策略研究。設計研究,6,119-127。
  167. 楊敏芝(2002)。文化產業理論思潮與時代發展脈絡:菁英文化與大眾文化的臨界點。文化視窗,38,38-45。
  168. 楊敏芝(2000)。文化產業理論思潮初探與發展省思。環境與藝術學刊,1,29-49。
  169. 楊敏芝(2009)。創意空間: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五南。
  170. 楊雅惠(2006)。臺灣文化統計的經濟思維。經濟前瞻,108,70-75。
  171. 葉智魁(2002)。發展的迷思與危機:文化產業與契機。哲學雜誌,38,4-25。
  172. 廖淑容、古宜靈、周志龍(2000)。文化政策與文化產業之發展:西歐城市經驗的省思。理論與政策,14(2),165-197。
  173. 廖韻奇(2006)。新興的文化創意產業:兒童故事館的經營與發展。美育,154,40-49。
  174. 趙雅麗(2005)。什麼是意義經濟?當代社會中意義本質與意義產值的交鋒與辯證。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特刊,17-31。
  175. 劉大和(2005)。地方與文化創意產業理論探討。臺北文化產業人力資源半年刊:文化HR,3,27-31。
  176. 劉大和(2005)。強化文化創意產業政策的思考。臺北文化產業人力資源半年刊:文化HR,2,27-30。
  177. 劉大和(2004)。文化創意產業之界定之探討。臺北文化產業人力資源半年刊:文化HR,1,12-16。
  178. 劉大和、黃富娟(2004)。賦舊城予新生命:宜蘭舊城歷史建築空間營運管理之概念性探討。臺灣經濟研究月刊,27(6),108-117。
  179. 劉立偉(2007)。工商及服務業普查資料在都市發展與文化創意產業分析之應用。主計月刊,615,45-52。
  180. 劉金山(2007)。地方文化產業永續性之探討:以三義木雕產業為例國民教育。國民教育,48(1),84-90。
  181. 劉阿榮、張金田(2008)。歷史圖像與文化產業:以慈湖兩蔣文化園區為例。孫學研究,5,155-177。
  182. 劉維公(2003)。臺北市文化產業發展現況與振興政策調查研究。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183. 劉維公(2003)。台北市文化經濟之初探。東吳社會學報,15,79-99。
  184. 劉維公(2003)。什麼是文化創意產業?文化產業的時代意義。典藏今藝術,128,42-45。
  185. 歐世文、周邵寰(2004)。臺南縣濱海鄉鎮文化產業與民宿系統建構之可行性初探:以濱海三鄉鎮為例。南瀛文獻,3,181-188。
  186. 滕人傑(2004)。國內文化創意產業生態初探:以新興之音樂與表演藝術、視覺 藝術及工藝產業為例。臺灣經濟研究月刊,27(6),90-100。
  187. 蔡泰山(2008)。媽祖文化遺產對媽祖文化產業發展之重要啟示。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18(3),60-65。
  188. 鄭信德(2007)。美國文化藝術發展策略之探討:兼論臺灣地方藝文發展潛力與挑戰。臺灣經濟金融月刊,43(4),66-83。
  189. 鄭美華(2008)。兩岸文化治理之比較分析: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政策觀點。通識研究集刊,13,101-130。
  190. 蕭文信(2007)。高雄縣美濃手工藝文化應用於新產品設計的創意發展與探討:以美濃油紙傘為例。藝術欣賞,3(6),82-93。
  191. 蕭永奇(2004)。金門第三波:以族譜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金門宗族文化,1,5-10。
  192. 蕭紋聘、楊裕富、潘大謙(2006)。公共藝術的實踐經驗:以臺灣文學館「凝結記憶」作品為例。設計研究,6,164-171。
  193. 賴孟玲、黃世輝、李傳房(2005)。臺灣創意生活產業推動與操作研究。設計研究,5,158-166。
  194. 賴明政、陳麗美(2005)。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瓶頸與挑戰。臺灣經濟研究月刊,28(7),61-64。
  195. 賴建都、連瓊芬(2005)。文化創意產業品牌形象之設計與應用研究:以苗栗窯業為例。廣告學研究,24,57-88。
  196. 霍鵬程(2006)。文化創意產業之認知探討。藝術欣賞,2(10),42-47。
  197. 薛瑩(2004)。出版與文化創意產業探索—2—。出版界,73,59-63。
  198. 薛瑩(2004)。出版與文化創意產業探索—1—。出版界,72,50-51。
  199. 謝佳宇(2005)。從經濟破產到文化征服的韓國奇蹟:韓國經驗給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的啟示。貿易雜誌,173,12-17。
  200. 鍾文貴(2000)。運動行銷組合:以2000年宜蘭國際童玩節為例。復興崗體育,6,100-104。
  201. 鍾欣倩(2007)。全球化下的地方文化產業之研究:以法國葡萄酒為例。嘉大史地,2,1-21。
  202. 關志鋼(2002)。WTO與中國文化產業發展:以深圳經濟特區為例。亞洲研究,45,27-49。
  203. 關復勇(2004)。高雄地區文化產業行銷與流行消費。高雄文化研究,7月號,21-28。
  204. 關裕弘(2006)。主要國家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概況。經濟前瞻,107,61-68。
  205. 藺德、邱上嘉(2005)。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的回顧與展望。設計研究,5,141-147。
  206. 蘇明如(2004)。解構文化產業:島嶼文化創意產業生態行旅研究。高雄市:春暉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蔡蕙如,林玉鵬(2021)。後疫情時代下「脆危的」影視勞動-臺灣影視文化產業紓困政策再思考。新聞學研究,148,1-46。
  2. 陳玉嬌(2022)。創意產業對創業行為之空間外溢效果分析。都市與計劃,49(4),463-497。
  3. 簡慧鍾,吳連賞(2017)。再論台南五條港「老屋欣力」魅力屬性評價。東方學報,37,1-15。
  4. 廖勇超(2015)。薪傳、文創、現代化:談《陣頭》中的電音三太子奇觀。臺灣文學研究集刊,18,83-102。
  5. 邱淑宜(2014)。臺北市迪化街 URS 之藝術和創意轉型:誰的文化?誰的城市?。藝術教育研究,28,65-95。
  6. 邱淑宜(2016)。城市的創意修補及文創工作者的困境-以臺北市為例。都市與計劃,43(1),1-29。
  7. 邱淑宜、林文一(2014)。建構創意城市臺北市在政策論述上的迷思與限制。地理學報,72,57-84。
  8. 王志弘(2013)。彈性的藝術─商業矛盾:書封設計的創意勞動與專案團隊。設計學研究,16(2),95-116。
  9. 王志弘(2014)。文化治理的內蘊衝突與政治折衝。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52(4),65-109。
  10. 王志弘(2019)。臺灣都市與區域發展之文化策略批判研究回顧,1990s-2010s。文化研究,29,13-62。
  11. 葉晉嘉、何柏正(2014)。應用情境相依資料包絡分析法(Context-Dependent DEA)評估縣市文創產業發展。建築與規劃學報,15(1),21-42。
  12. 殷寶寧(2016)。創意街區、飲食文化與都市再生:臺北市大稻埕迪化街美食地景與文創轉向。文資學報,10,29-66。
  13. 趙子元,陳坤宏,洪于婷,林漢良,林思玲,古淑薰(2019)。尖峰都市在地理空間發展上的體現:台灣22縣市個案與理論意義。中國地理學會會刊,64,1-32。
  14. (2021)。解析文化創意產業的媒體神話-Van Gorp框架化分析取徑。傳播與社會學刊,58,9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