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解嚴後臺灣佛教「在家教團」的崛起與頓挫:研究史回顧與檢討

并列篇名

The Rise and Sudden Stoppage of "Group of Home Buddhism" in Taiwan since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with the Review of the Study

DOI

10.6431/TWJHSS.201003.0191

作者

江燦騰(Tsan-Teng Chiang)

关键词

臺灣佛教 ; 在家教團 ; 現代禪 ; 維鬘 ; 內在性頓挫 ; 李元松 ; 印順 ; 宗教緊張 ; 外在性拒斥 ; Group of Home Buddhism ; Taiwan's Buddhism ; Modern Zen ; Weiman ; internal stoppage ; Yin Shun

期刊名称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

卷期/出版年月

48卷1期(2010 / 03 / 01)

页次

191 - 23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當代學者雖然已有不少人從事研究和出版臺灣佛教史的相關著作,但彼等一直未能就解嚴後所謂佛教「在家教團」的歷史現象,做有系統的深入探討。特別關於當代臺灣兩個著名的「在家教團」:「佛教現代禪菩薩僧團」和「佛教維鬘傳道協會」,為何會出現快速崛起後又逐漸面臨轉型的困難呢?有必要探討。 再者,由於解嚴後臺灣佛教的兩大「在家教團」組織,在法律上是完全合法的,並彼等在社會傳播時,雖出現有關於佛教思想詮釋的爭論或佛教倫理如何調整的問題,但其呈現的卻是具有豐富宗教文化內涵、深度思想意義和普遍受歡迎的歷史現象。 所以,它們究竟是被「外在性」的社會因素所拒斥或淘汰?或是被教團本身的「內在性」因素所導致的「頓挫」所致? 所以本文研究的切入點,是以「在家教團」為分析概念,就解嚴前後的佛教環境、「在家教團」的崛起、教團創始人的宗教背景和主張、教團成員的認同和影響,以及彼等可能遭遇的「外在性拒斥」或「內在性頓挫」(限於篇幅,本文主要是討論「內在性頓挫」原因)之過程和因素等,作一系統的相關研究史回顧和檢討。

英文摘要

The applicant, having been doing research and publishing works on the history of Buddhism in Taiwan over the last fifteen years, is yet to systematically explore the historical phenomenon of the ”Group of Home Buddhism” in depth since the lifting of marshal law. Especially inasmuch as the two famous groups, Mahayana bodhisattva sangha of Modern Zen and The Weiman Preach Association, are concerned, why did they rapidly rise and then increasingly face transformative difficulties? This is highly researchable. Besides, since the lifting of marshal law, the two groups were totally lawful. While they were communicating socially, they were presenting a historical phenomenon with rich religious, cultural internality, profound thinking meaning, and wide popularity, despite their controversies over how to interpret the Buddhist thoughts or how to adjust the Buddhist ethics. Therefore, they were ruled out by the sudden stoppage of their groups' own internal factor instead of external social factors. Hence, the project is to be conducted by first treating the ”Group of Home Buddhism” as an analytical concept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odernization and secularization of Taiwan's Buddhism nearly over the last century. Then, it aims to systematically as well as deeply analyze the two groups in terms of the Buddhist environm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lifting of marshal law, the religious backgrounds and doctrines of their founders, the identification and effects of their group members, and the process and factors of the ”internal stoppag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李元松(2000)。從印順人間佛教探討新雨社與現代禪的宗教發展。佛學研究中心學報,5,275-312。
    連結:
  2. 丸井圭治郎(1919)。《台灣宗教調查報告書卷一》。臺北:臺灣總督府。
  3. 丁庭宇編、馬康莊編(1986)。台灣社會變遷的經驗—一個新興工業社會。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4. 王見川(1996)。臺灣的齋教與鸞堂。臺北:南天書局。
  5. 江燦騰(1989)。人間淨土的追尋。臺北:稻鄉出版社。
  6. 江燦騰(1994)。戰後臺灣齋教發展的困境。臺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首屆臺灣教齋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7. 江燦騰(1996)。臺灣佛教百年史之研究。臺北:南天書局。
  8. 江燦騰(2002)。當代臺灣佛教。臺北:南天書局。
  9. 江燦騰(2009)。臺灣佛教史。臺北:五南出版公司。
  10. 江燦騰、陳正茂(2008)。飆舞:林懷民和羅曼菲的舞蹈世界。新臺灣史讀本,臺北:
  11. 何建明(2004)。以當代臺灣為例看近代中國佛教與基督宗教的對話:現代禪與中華信義神學院的對話初探。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
  12. 李元松(2000)。禪的傳習。臺北:現代禪出版社。
  13. 李元松(1996)。昔日曾為梅花醉不歸—經驗主義的現代禪心版。臺北:現代禪出版社。
  14. 李元松(1993)。我有明珠一顆。臺北:現代禪出版社。
  15. 李元松(2002)。解嚴後臺灣新興佛教現象及其特質—以人間佛教為中心的一個考察。新興宗教現象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16. 邢東風(2006)。禪宗與「禪學熱」。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17. 林建德(2003)。諸說中第一:力挺佛陀在人間。臺南:中華百科全書。
  18. 姚麗香(1996)。日據時期台灣佛教與齋教關係之探討。台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19. 陳美華(2008)。臺灣佛教二十年來的展現。跨界—流動與堅持的臺灣社會,臺北:
  20. 陳儀深(1992)。建立「台灣佛教」的論述。「佛教與台灣社會」論文,臺南市:
  21. 楊國樞編、葉啟政編(1991)。台灣的社會問題。臺北:巨流。
  22. 楊惠南(1991)。當代佛教思想展望。臺北:東大。
  23. 楊惠南、李元松(2000)。解嚴後臺灣佛教新興教派之研究—楊惠南教授訪問現代禪創立者李元松老師。禪的傳習,臺北:
  24. 溫金柯(1994)。生命方向之省思:檢視臺灣佛教。臺北:現代禪出版社。
  25. 溫金柯(2001)。繼承與批判印順人間佛教思想。臺北:現代禪出版社。
  26. 溫金柯(2004)。李老師紀念文集。臺北: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27. 鄭志明(1998)。當代新興佛教—禪教篇。嘉義:南華管理學院。
  28. 鄭志明(1996)。臺灣禪修型「新興佛教」初探。臺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29. 羅佳文(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30. 羅國銘(2007)。重新定義人的莊嚴—穿越靈性的地平線。臺南:生命美覺出版社。
  31. 羅國銘(2006)。臺灣當代在家佛教中的維鬘傳道協會—一個區域性佛教新興教團的探討。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32. 釋印順(1993)。「我有一顆明珠」讀後。獅子吼,11/12,4。
  33. 釋昭慧編、江燦騰編(2002)。世紀新聲:當代臺灣佛教的出世與入世之爭。臺北:法界初版。
  34. 釋禪林(2006)。心淨與國土淨的辯證—印順與人間佛教思想大辯論。臺北:南天書局。
  35. 闞正宗訪問、侯坤宏訪問、卓遵弘訪問(2009)。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傳道法師訪談錄。臺北:國史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