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評介李金銓主編《文人論政:民國知識份子與報刊》

并列篇名

Rather Die for Speech Than Live in Silence: A Critical Review on C. C. Lee ed., Literati cum Political Commentators: Intellectuals and the Press in Republican China

DOI

10.6431/TWJHSS.201006.0211

作者

溫楨文(Zhen-Wen Wen)

关键词

文人論政 ; 報刊 ; 自由主義 ; 新聞 ; 民主 ; 獨裁 ; intellectuals and politics ; journalism ; liberalism ; democracy ; totalitarianism

期刊名称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

卷期/出版年月

48卷2期(2010 / 06 / 01)

页次

211 - 23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近代中國「文人論政」的風氣,從一八七四年王韜在香港開辦《循環日報》,而嚮往「主筆之事,位至卿相」,現其端緒以來,至一九四八年儲安平在《觀察》,痛陳國民政府治下的中國為「一場爛污」,旋即因此遭當局查禁為止,如斯傳統至少維持了七十五年的光景。這是一場有識之士接力重塑(儒家)與追尋(西方)自由主義的馬拉松賽程,而這個意向,在歷經民初以降蓬勃的報刊發展而益發明顯。《文人論政》一書的出版,對於這個尚待墾拓的研究場域,有著提綱挈領的深切貢獻。本文將以時間與主題為序,分列討論之。

英文摘要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i cum political commentators presumably ranged from Wang Tao's Universal Circulating Herald in Hong Kong in 1874, till Chu Anping's relentless criticisms towards the ruling Kuomington (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in Guancha (The Observer) semimonthly which had been banned in 1948. While Wang desires for a newspaper editor's responsibility could be corresponded to a minister in power, Chu shares the same vision and mission that therefore poignantly criticizes China under Kuomington as an awful mess. This invented tradition with newly imported journalism from the west lasts out at least for seventy five years. This is also a marathon relayed by Chinese intellectuals inherited from Confucianism to seek for Liberalism, which is manifested evidentially by the prosperous press market since the early years of Republic of China. The publication of this collection contributes to the emerging scholarly field distinctively. The present essay would review it thoroughly and chronically in terms of major themes and time period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章清(2007)。民初「思想界」解析—報刊媒介與讀書人的生活形態。近代史研究,3,1-25。
    連結:
  2. 梁士純(1935)。《新聞學概觀》。北京:燕京大學新聞學系。
  3. Wong, Young-tsu(1993).The Fate of Liberalism in Revolutionary China: Chu Anping and His Circle, 1946-1950.Modern China,19(4),457-490.
  4. 山西文史資料編輯部(1996)。香港的報紙與雜誌。文史月刊,6,178-189。
  5. 王奇生(2007)。新文化是如何「運動」起來的—以《新青年》為視點。近代史研究,1,21-40。
  6. 王穎吉(2006)。從〈輿論之研究〉看徐寶璜對我國現代輿論學的開創性貢獻。畢節學院學報,5,53-56。
  7. 何明編(2008)。國民黨四十三位戰犯的最後結局。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8. 吳魯芹(1970)。哭吾師陳通伯先生。傳記文學,16(6),14-19。
  9. 李金銓(2008)。文人論政:民國知識份子與報刊。台北:政大出版社。
  10. 李金銓編(2008)。文人論政:知識份子與報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1. 李憲瑜(2002)。「公眾論壇」與「自己的園地」《新青年》雜誌「通信」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3,32-44。
  12. 汪榮祖(1993)。自由主義在戰後中國的起落—儲安平及「觀察」的撰稿群。傳記文學,64(3),24-27。
  13. 季羨林編(2003)。胡適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4. 徐寶璜(1989)。新聞學綱要。上海:上海書店。
  15. 張太原(2006)。《獨立評論》與二十世紀三○年代的政治思潮。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6. 張育仁(2002)。自由的歷險:中國自由主義新聞思想史。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17. 陳紀瀅(1970)。陳通伯先生一生的貢獻—附倫敦「泰晤士報」悼詞。傳記文學,16(6),41-47。
  18. 陳儀深(1989)。《獨立評論》的民主思想。台北:聯經。
  19. 章清(2002)。「學術社會」的建構與知識份子的「權勢網絡」—《獨立評論》群體及其角色與身分。歷史研究,4,33-54。
  20. 馮峰(2007)。「國難」之際的思想界—一九三○年代中國政治出路的思想論爭。西安:三秦出版社。
  21. 鄭貞銘(2001)。百年報人(一)—報業開路先鋒。台北:遠流。
  22. 鄧紹根(2008)。密蘇里新聞學院首任院長威廉訪問北大史實考。國際新聞界,10,81-86。
  23. 燕大文史資料編委會編(1990)。燕大文史資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4. 燕大文史資料編委會編(1993)。燕大文史資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5. 儲望華(1989)。父親,你在哪裡?。傳記文學,55(2),59-66。
  26. 謝泳(2005)。儲安平與《觀察》。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