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北宋理學「天人之道」溯源:以唐中葉「氣、天、易」為線索

并列篇名

To Trace the Origin of "The Way of Man and Heaven" of North Song Neo-Confucianism: Taking "Qi, the Heaven, and the Book of Changes" in Middle Period of Tang Dynasty as the Clues

DOI

10.6431/TWJHSS.201012.0157

作者

劉芝慶(Jhih-Ching Liu)

关键词

氣 ; 天 ; 易 ; 道教 ; 禪宗 ; 理學 ; Qi ; heaven ; the Book of Changes ; Taoism ; the Zen sect of Buddhism ; Neo-Confucianism

期刊名称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

卷期/出版年月

48卷4期(2010 / 12 / 01)

页次

157 - 21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在氣化宇宙的思維裡,唐人開始思考人與天的關係,其間或有不同,但這些思考皆奠基於天人整體的預設立場。那麼,在天人宇宙中,人究竟該如何做?唐人對此各有說法。特別是中葉以後,道教煉丹以氣、《易》為關鍵,取法象天,將身體視為一小宇宙,與外在大宇宙呼應,其工夫特殊之處,亦在於斯。佛教禪宗則是直證本心,認知世界之虛妄幻影,同樣亦不脫離天人整體的觀點。循此而下,氣論是理學家世界觀的基礎、心性是他們的修養依據,易、太極圖則是示諸後學的入道法門。如此種種,固然可上溯先秦儒學,但也是因為理學家使用了唐中葉以後的思考模式與思想資源,然後遙望先秦儒學,建構己說所致。本文的研究,就是要以氣、易、天的角度,探溯北宋理學淵源,並企圖說明這種變化發展。

英文摘要

From the thought of the universe full of Qi, people in Tang Dynasty started to ponder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heaven. There might be differences; however, these ideas were based on the presumption of integrity of man and heaven. Then, in what way should a person do in this world? People of Tang Dynasty had diverse opinions and theories about it. Especially after the middle period of Tang Dynasty, the Taoists considered Qi and the Book of Changes as the key points of making pills of immortality, took the heaven as their model, regarded the human body as a microcosm that could respond to the macrocosm outside, and the unique place of practice lay in that. On the other hand, the Zen sect of Buddhism proves with heart directly, and realizes the falseness of the world as illusion; yet similarly, it does not break away from the viewpoint of integrity of man and heaven.Following this tradition, the theory of Qi was Neo-Confucianists' foundation of world outlook, temperament was their basis of self-cultivation, and the Book of Changes and the diagram of cosmological scheme was the way of entering Tao that they showed the students of younger generation. No doubt that these features could be traced back to the Pre-Qin Confucianism; however, we cannot deny that the Neo-Confucianists used the thinking mode and resources of those after the middle period of Tang Dynasty, then looked far into Pre-Qin Confucianism, and constructed their own theories.The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and retrace the origin of North Song Neo-Confucianism from the angles of Qi, the Book of Changes, and the heaven, and attempted to explain the development.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1985)。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
  2. (2003)。新唐書。北京:中華。
  3. (1983)。大正藏。臺北:新文豐。
  4. (1983)。大正藏。臺北:新文豐。
  5. (1985)。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
  6. (1978)。中國子學名著集成。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
  7. (1983)。大正藏。臺北:新文豐。
  8. (1987)。宋元學案。臺北:華世。
  9. (1998)。宋史。臺北:鼎文。
  10. (1985)。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
  11. (1974)。易學叢書續編:蘇氏易傳.易數鈎隱圖。臺北:廣文。
  12. (1968)。續藏經。臺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
  13. (1983)。大正藏。臺北:新文豐。
  14. (1985)。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
  15. (1983)。大正藏。臺北:新文豐。
  16. (1983)。大正藏。臺北:新文豐。
  17. (1985)。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
  18. (2000)。舊唐書。臺北:鼎文。
  19. (1985)。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
  20. 宋朱熹(2003)。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
  21. 宋周敦頤(2009)。周敦頤集。北京:中華。
  22. 宋柳開(1979)。河東先生集。臺北:臺灣商務。
  23. 宋張君房編(2003)。雲笈七籤。北京:中華書局。
  24. 宋張載(2006)。張載集。北京:中華。
  25. 宋程顥、宋程頤(2004)。二程集。北京:中華。
  26. 宋歐陽脩(2002)。新五代史。北京:中華。
  27. 宋歐陽脩(2009)。歐陽脩詩文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
  28. 宋贊寧(1997)。宋高僧傳。北京:中華。
  29. 明瞿汝稷編(2006)。指月錄。成都:巴蜀書社。
  30. 唐牛僧儒編、唐李復言編(2006)。玄怪錄.續玄怪錄。北京:中華。
  31. 唐王維(1998)。王右丞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
  32. 唐宗密、閻韜譯(1996)。禪源諸詮集都序。高雄:佛光。
  33. 唐封演(2005)。封氏聞見記校注。北京:中華。
  34. 唐柳宗元(2008)。柳河東集。上海:上海古籍。
  35. 唐劉禹錫(2000)。劉禹錫集。北京:中華。
  36. 清彭定求編(1992)。全唐詩。北京:中華。
  37. 清董誥編(1987)。全唐文。北京:中華。
  38.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1999)。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
  39. 三浦國雄(1993)。氣質變化考。日本中國學會報,45,95-110。
  40. 土屋太佑(2008)。北宋禪宗思想及其淵源。四川:巴蜀書社。
  41. 小野澤一編(1992)。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和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
  42. 山井湧(1980)。明清思想史の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43. 巴壺天(1987)。藝海微瀾。臺北:廣文。
  44. 巴壺天校補、林義正校補(1982)。校補人天眼目。臺北:明文。
  45. 戈國龍(2004)。道教內丹學溯源。臺北:中華大道文化。
  46. 冉雲華(1998)。宗密。臺北:東大。
  47. 印順(2003)。佛法概論。新竹:正聞。
  48. 印順(2004)。大乘起信論講記。新竹:正聞。
  49. 牟宗三(1985)。圓善論。臺北:學生。
  50. 何國詮(1987)。中國禪學思想研究─宗密禪教一致理論與判攝問題之探討。臺北:文津。
  51. 余英時(2007)。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臺北:時報文化。
  52. 余英時(2004)。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允晨。
  53. 吳汝鈞(2000)。佛教的概念與方法。臺北:臺灣商務。
  54. 吳展良編(2007)。東亞近世世界觀的形成。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55. 李長遠(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56. 李豐楙(1986)。六朝隋唐仙道類小說研究。臺北:學生。
  57. 杜保瑞(2005)。北宋儒學。臺北:臺灣商務。
  58. 林啟屏(2004)。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學生。
  59. 南懷瑾(2002)。藥師經的濟世觀。上海:復旦大學。
  60. 南懷瑾(2009)。我說參同契(上冊)。臺北:老古文化。
  61. 洪淑芬(2006)。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62. 韋政通(2001)。中國思想史(下)。臺北:水牛。
  63. 馬定波(1980)。中國佛教心性說之研究。臺北:正中。
  64. 張國一(2004)。唐代禪宗心性思想。臺北:法鼓文化。
  65. 張廣保(2001)。唐宋內外丹道教。上海:上海文化。
  66. 陳伯适(2006)。漢易之風華再現─惠棟易學研究。臺北:文史哲。
  67. 陳來(2003)。宋明理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68. 陳尚君輯校(1992)。全唐詩補編。北京:中華。
  69. 陳弱水(2009)。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轉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70. 曾棗莊編、劉琳編(2006)。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
  71. 湯一介(1991)。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臺北:東大。
  72. 程來遠(1993)。黃帝陰符經疏解。臺北:氣功文化。
  73. 黃俊傑(1991)。孟學思想史論。臺北:東大。
  74. 楊惠南(1999)。禪思與禪詩─吟詠在禪詩的密林裡。臺北:東大。
  75. 楊惠南(1989)。吉藏。臺北:東大。
  76. 楊惠南(1995)。禪史與禪思。臺北:東大。
  77. 楊儒賓(1999)。中庸、大學變成經典的歷程。臺灣大學歷史學報,24,29-66。
  78. 楊儒賓編(1993)。中國古代思想史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
  79. 葛兆光(2006)。中國禪思想史─從六世紀到九世紀。北京:北京大學。
  80. 葛兆光(2006)。古代中國的歷史、思想與宗教。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81. 廖芮茵(2004)。唐代服食養生研究。臺北:學生。
  82. 劉芝慶(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83. 樂蘅軍(2003)。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綜論。臺北:大安。
  84. 蔣義斌(1997)。宋儒與佛教。臺北:東大。
  85. 蔡守湘選注(2002)。唐人小說選注。臺北:里仁。
  86. 鄭吉雄(2004)。易圖象與易詮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87. 鄭吉雄(2008)。戴東原經典詮釋的思想史探索。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88. 蕭登福(2001)。先秦兩漢冥界及神仙思想探源。臺北:文津。
  89. 蕭進銘(2009)。反身體道─內丹密契主義研究。臺北:新文豐。
  90. 賴錫三(2010)。丹道與易道。臺北:新文豐。
  91. 錢穆(2008)。現代中國學術論衡。臺北:東大。
  92. 錢穆(2004)。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合肥:安徽教育。
  93. 錢穆(2001)。宋明理學概述。臺北:東大。
  94. 韓廷傑(1994)。唯識學概論。臺北:文津。
  95. 嚴靈峰編(1964)。無求備齋老子集成。臺北:藝文。
  96. 龔鵬程(2001)。唐代思潮(上)。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97. 龔鵬程(2009)。道教新論。北京:北京大學。
被引用次数
  1. 陳威瑨(2016)。伊藤仁齋、東涯父子對《太極圖說》的批判。清華學報,46(3),49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