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歷史學關懷如何促成社會學式提問:以一個臺灣韋伯研究為例

并列篇名

How Can One Advance in a Historical Spirit a Sociological Question? A Case of Studies on Weber in Taiwan

DOI

10.6431/TWJHSS.201012.0221

作者

林錚(Cheng Lin)

关键词

韋伯 ; 佛教 ; 歷史學/社會學關係 ; 康樂 ; Max Weber ; Buddhism ; relationship sociology/history ; Kang Le

期刊名称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

卷期/出版年月

48卷4期(2010 / 12 / 01)

页次

221 - 25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社會學的演進一開始曾與歷史學這門學科有所關連。不論是馬克思、涂爾幹還是韋伯,他們的研究全都與一種歷史旨趣分不開來。隨著社會學開始帶有一種實證主義色彩之後,它力求表達出一種客觀性,類似於自然科學的客觀性;這種科學與一種特殊性-而非普遍性-理解從此毫無關連。這樣的情形自一九七○年代末期起有了顯著的變化-當一些受到古典教誨的學者,著重強調社會學研究的歷史面向之時。在臺灣的例子裡,在眾多思想家當中,韋伯的作品毫無疑問在這點上具有一種巨大的影響力,並且使社會學界得以發展出一種歷史社會學。不過,要如何妥善地調解社會學與歷史學,這將構成一項不可忽視的挑戰。理由是,此種新的社會學並不滿足於將某些關鍵概念填入更多的歷史材料而已。另一方面,韋伯處理(特別是中國的)佛教的方式,吸引了一位歷史學家-他同時是《印度教與佛教》的譯者之一-的注意力。正是在這個問題的解答上,他暗示了一種可能性,即史家的關懷可以形塑出一種社會學問題-只要存在著一種共同的、易於被社會學家暨歷史學家所理解的提問。

英文摘要

Developments known by sociology relates in his debut discipline history. Whatever Marx, Durkheim and Weber, their works are all inseparable from an historical interest. As and when it has a tinge of positivism, the sociology strives to be translated into objectivity, compared to that of natural sciences which have nothing from now on to do with an understanding of character singular but general. The situation has changed considerably since the late '70s, when some of the scholars begin to emphasize the historical dimension of sociological research, by drawing ours inspiration on classical lessons. In the case of Taiwan, without doubt, among the master-thinkers, Weber's work carries on this great influence and allows the sociologist community to develop a historical sociology. But how to reconcile appropriately the sociology with the history will be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For this new sociology is not content to complement the key concepts by more historical materials. On the other hand, how Weber deals the Buddhism in particular in China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a historian who is also one of the translators of Hinduismus und Buddhismus. It is on the solution of this question that this historian suggests a possibility that the concern historian is able to bring up a sociological problematic, provided there is a problem common and accessible both to the sociologist than historia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孫中興(1998)。〈重讀(中文)韋伯〉,未刊稿。
  2. Weber, Max (1924a/1896). „Die sozialen Gründe des Untergangs der an-tiken Kultur“ in Gesammelte Aufsätze zur Sozial- und Wirtschafts-geschichte. Tübingen : J.C.B. Mohr (Paul Siebeck)
  3. Weber, Max (1924b/1909). „Agrarverhältnisse im Altertum“ in Gesammelte Aufsätze zur Sozial- und Wirtschaftsgeschichte. Tübingen : J.C.B. Mohr (Paul Siebeck)
  4. Aron, Raymond(1967).Les étapes de la pensée sociologique.Paris:Gallimard.
  5. Aron, Raymond(1981).La sociologie allemande contemporaine.Paris:PUF.
  6. Boudon, Raymond(1979).La logique du social.Paris:Hachette.
  7. Boudon, Raymond,Bourricaud, François(2000).Dictionnaire critique de la sociologie.Paris:PUF.
  8. Braudel, Fernand(1997).Les Ambitions de l'Histoire.Paris:Editions de Fallois.
  9. Braudel, Fernand(2004).Max Weber, Economie antique et science économique moderne.Cahiers du centre de recherches historiques,34,31-45.
  10. Braudel, Fernand(1996).Max Weber, l'économie et l'histoire.Annales HSS,6,1259-1287.
  11. Buss, Andreas E.(1985).Max Weber and Asia. Contributions to the Sociology of Development.Müchen:Weltforum Verlag.
  12. Collins, Randall(1986).Weberian sociological theor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3. Corrigan, Philip.,Derek, Sayer(1988).Editorial.Journal of Historical Sociology,1(1),1-5.
  14. Fournier, Marcel.(2007).Emiles Durkheim (1858-1917).Paris:Fayard.
  15. Giddens, Anthony、簡惠美譯(1989)。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馬克思 ‧ 涂爾幹 ‧ 韋伯。臺北:遠流。
  16. Kaesler, Dirk(1996).Max Weber. Sa vie, son œuvre, son influence.Paris:Fayard.
  17. Kalberg, Stephen(2010).Les valeurs, les idées et les intérêts. Introduction à la sociologie de Max Wber.Paris:La Decouverte.
  18. Kalberg, Stephen(2002).La sociologie historique comparative de Max Weber.Paris:La Decouverte.
  19. Lazarsfeld, Paul(1970).Qu'est-ce que la sociologie?.Paris:Gallimard.
  20. Mills, C. Wright.、張君玫譯、劉鈴佑譯(1995)。社會學的想像。臺北:巨流。
  21. Ringer, Fritz(2004).Max Weber. An intellectual biograph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2. Scaff, Lawrence A.(1984).Weber before Weberian sociology.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35(2),190-215.
  23. Van Meter, Karl M.(sous la dir.)(1994).Sociologie.Paris:Larousse.
  24. Weber, Marianne、李永熾譯(1986)。韋伯傳(上)。臺北:遠景。
  25. Weber, Max(2004).L'Ethique protestante et l'esprit du capitalisme.Paris:Gallimard.
  26. Weber, Max(1989).Konfuzianismus und Taoismus.Tübingen:J.C.B. Mohr (Paul Siebeck).
  27. Weber, Max(1978).Gesammelte Aufsätze zur Religionssoziologie.Tübingen:J.C.B. Mohr (Paul Siebeck).
  28. Weber, Max(1980).Wirtschaft und Gesellschaft.Tübingen:J.C.B. Mohr (Paul Siebeck).
  29. Weber, Max(1998).Economie et société dans l'antiquité.Paris:edition la decouverte.
  30. Weber, Max(1998).Economie et société dans l'antiquité.Paris:Editions la decouverte.
  31. Weber, Max、康樂譯、簡惠美譯(2007)。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臺北:遠流。
  32. Weber, Max、康樂譯、簡惠美譯(2005)。古猶太教。臺北:遠流。
  33. Weber, Max、康樂譯、簡惠美譯(1989)。宗教與世界︰韋伯選集(Ⅱ)。臺北:遠流。
  34. Weber, Max、康樂譯、簡惠美譯(1996)。印度的宗教:印度教與佛教。臺北:遠流。
  35. Weber, Max、康樂譯、簡惠美譯(1993)。宗教社會學。臺北:遠流。
  36. Weber, Max、簡惠美譯(1996)。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修訂版〕。臺北:遠流。
  37. Weber, Max、簡惠美譯(1989)。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臺北:遠流。
  38. 杜奉賢(1997)。中國歷史發展理論。臺北:正中。
  39. 金子 ‧ 榮一、李永熾譯(1988)。韋伯的比較社會學。臺北:水牛。
  40. 柯志明(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41. 高承恕(1997)。地方社會。臺北:聯經。
  42. 高承恕(1992)。理性化與資本主義—韋伯與韋伯之外。臺北:聯經。
  43. 康樂(2002)。素食與中國佛教。國史浮海開新錄─余英時教授榮退論文集,臺北:
  44. 康樂(2001)。潔淨、身分與素食。大陸雜誌,102(1),15-46。
  45. 康樂(1996)。轉輪王觀念與中國中古的佛教政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6(1),109-143。
  46. 康樂(1995)。從西郊到南郊—國家祭典與北魏政治。臺北:稻禾。
  47. 康樂(1996)。沙門不敬王者論—「不為不恭敬人說法戒」及相關諸問題。新史學,7(3),1-48。
  48. 康樂(2001)。佛教與素食。臺北:三民。
  49. 康樂(1995)。信仰與社會—北臺灣的佛教團體。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50. 張漢裕(1962)。西洋現代企業家精神及其成立之研究(上)。大陸雜誌,24(7),1-6。
  51. 張漢裕(1959)。論瑪克司.偉伯(Max Weber)的「近代資本主義」與「資本主義精神」。社會科學論叢,9,1-31。
  52. 張漢裕(1962)。西洋現代企業家精神及其成立之研究(下)。大陸雜誌,24(9),10-14。
  53. 張漢裕(1962)。西洋現代企業家精神及其成立之研究(中)。大陸雜誌,24(8),17-20。
  54. 張漢裕(1961)。瑪克司.偉伯的社會科學方法論。財政經濟月刊,11(12),2-7。
  55. 張維安(1990)。政治與經濟─中國近世兩個經濟組織之分析。臺北:桂冠。
  56. 張維安(1995)。文化與經濟。臺北:巨流。
  57. 陳介玄(1989)。韋伯論西方社會的合理化。臺北:巨流。
  58. 陳介玄(1994)。協力網絡與生活結構。臺北:聯經。
  59. 陳巨擘(2001)。學術書籍翻譯市場的困境。當代,167,92-99。
  60. 陳弱水(1997)。康樂著《從西郊到南郊─國家祭典與北魏政治》。新史學,8(1),161-168。
  61. 傅大為(1988)。科學實證論述歷史的辯證─從近代西方啟蒙到臺灣的殷海光。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4),11-56。
  62. 傅大為(2001)。打開翻譯潘朵拉盒子。當代,167,48-49。
  63. 彭明輝(2007)。康樂,我們的朋友。臺北:康樂先生治喪委員會。
  64. 黃進興(1994)。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
  65. 鄭雅如(2007)。以學術為一生志業—追念歷史學者康樂先生(1950.9.23-2007.10.26)。新史學,18(4),255-259。
  66. 盧建榮(2010)。陳寅恪學術遺產再評價。臺北:時英。
  67. 賴澤涵編(1987)。卅年來我國人文及社會科學之回顧與展望。臺北:東大。
  68. 韓水法(1998)。韋伯。臺北:東大。
  69. 顧忠華(1999)。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實踐。臺北:允晨。
  70. 顧忠華(1994)。韋伯學說新探。臺北:唐山。
被引用次数
  1. 潘光哲(2013)。《思與言》的史學實踐。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51(4),3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