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何謂在地性?:從地方知識與在地範疇出發

并列篇名

What is Loc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cal Knowledge and Indigenous Category

DOI

10.6431/TWJHSS.201112.0010

作者

楊弘任(Hung-Jen Yang)

关键词

公共性 ; 公民社會 ; 文化轉譯 ; 在地範疇 ; 地方知識 ; 邊界 ; boundary ; civil society ; cultural translation ; indigenous category ; local knowledge ; public engagement

期刊名称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

卷期/出版年月

49卷4期(2011 / 12 / 01)

页次

5 - 2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臺灣社會九十年代社區總體營造風潮之後,關於「在地性」(locality)的課題極為要緊,「在地性」到底具有哪些特質,在不斷的現代性、都市化、全球化、符號消費化等外來力量衝擊後,「在地性」將會呈現哪些轉型的趨勢?同時,社造運動的外來行動者,也持續帶來關於長遠社會改革的知識實作與理念範疇,這些外來的知識與範疇,最終將會如何與在地既有的知識與範疇產生有意義的對話與轉型?本文由「邊界」(boundary)的概念入手,嘗試界定並探討「在地性」的性質。任何社造行動者都需在血緣、地緣、祭祀圈所造就的在地性邊界內,同時進行「邊界維繫」與「社會改革」的雙重行動。在地性邊界的歸屬感之下,也使村落社區或街道巷弄形成了代代相傳的「地方知識」與「在地範疇」。地方知識可再次分為「認知化的常識」與「身體化的技術」,後者更能以自身風格迎向外來的「專家知識」,進行有意義的相互轉譯。在社造風潮中,在地範疇最具重要性的即是「公共性」的範疇,在公共參與、公民社會與公民性的外來範疇引領下,在地性必須在實作中重啟想像力,找出以在地範疇有效轉譯外來範疇的新方向。

英文摘要

In the wake of community making in Taiwan’s society in the 1990s, the issue of locality has become urgent. What characterizes ”locality”? From outside the community, those actors engaged in the movement of community making hold a set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as well as conceptual categories, about long-term social reform; how would these ideas about knowledge and categories from outside influence, or be influenced by, those rooted in the locality? This paper intervenes in the discussion of locality from the concept of ”boundary,” with a view to defining and complicating the meaning of ”locality.” The actors engaged in community making are required to commit themselves to the double actions, ”boundary maintenence” and ”social reform,”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the locality, established by kinship, local connections, and worships. In the movement of community making, the most significant aspect of indigenous category is ”public engagemen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ose extrinsic categories, such as civil society and citizenship, locality has to be reconsidered in practice and a new way of translating the extrinsic categories into indigenous categories has to be discovere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吳介民、李丁讚(2005)。傳遞共通感受:林合社區公共領域修辭模式的分析。臺灣社會學,9,119-163。
    連結:
  2. 楊弘任(2010)。專家系統下的地方知識:嘉邑行善團的造橋實作。科技、醫療與社會期刊,10,129-190。
    連結:
  3. Amit, Vered(Ed.)(2002).Realizing Community.London:Routledge.
  4. Bauman, Zygmunt、張君玫譯(2001)。全球化:對人類的深遠影響。臺北:群學。
  5. Beck, Ulrich、吳英姿譯、孫淑敏 譯(2004)。世界風險社會。南京:南京大學。
  6. Cohen, Anthony P.(1985).The Symbolic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Chichester:Ellis Horwood Limited.
  7. Durkheim, Emile、芮傳明譯、趙學元 譯(1992)。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臺北:桂冠。
  8. Evans-Pritchard, Edward E.、赭建芳譯 、 閻韋昌 譯 、趙旭東譯(2002)。努爾人/對尼羅河畔一個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北京:華夏。
  9. Gallin, Bernard、蘇兆堂譯(1979)。小龍村:蛻變中的臺灣農村。臺北:聯經。
  10. Geertz, Clifford(1992)."Local Knowledge" and Its Limits.The Yale Journal of Criticism,5(2),129-135.
  11. Geertz, Clifford、納日碧力戈譯(1999)。文化的解釋。上海:上海人民。
  12. Geertz, Clifford、楊德睿譯(2002)。地方知識。臺北:麥田。
  13. Giddens, Anthony、趙旭東譯 、方文譯(1998)。現代性與自我認同。北京:三聯。
  14. Lash, Scott、趙文書譯(2004)。自反性現代化:現代社會秩序中的政治、傳統與美學。北京:商務。
  15. Latour, Bruno(1993).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6. Le Roy Ladurie, Emmanuel、許明龍譯(2001)。蒙大猶:1294-1324 年奧克西坦尼的一個山村。臺北:麥田。
  17. Levi-Strauss, Claude、李幼蒸譯(1989)。野性的思維。臺北:聯經。
  18. Polanyi, Michael(1958).Personal Knowledge.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 Sahlins, Marshall、藍達居譯(2003)。歷史之島。上海:上海人民。
  20. Sangren, Steven(1987).History and Magical Power in a Chinese Community.S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1. Sauquet, Michel、Vielajus, Martin、劉娟娟譯(2008)。他者的智慧。北京:北京大學。
  22. Turnbull, David(2000).Masons, Tricksters and Cartographers: Comparative Studies in the Sociology of Scientific and Indigenous Knowledge.Amsterdam:Harwood Academic Publishers.
  23. Znaniecki, Florian、鄭斌祥譯(2000)。知識人的社會角色。南京:譯林。
  24. 李宗麟、楊弘任(2008)。社造如何可能?─以新港社造「在地化」歷程為例。南臺灣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屏東:
  25. 林崇熙(2003)。異時空的地方知識辯證。技術、文化與家:潭南協力造之省思研討會論文集,高雄:
  26. 張正揚(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
  27. 費孝通(2007)。鄉土中國。上海:上海人民。
  28. 黃武雄(2003)。學校在窗外。臺北:左岸文化。
  29. 楊弘任(2007)。社區如何動起來?─黑珍珠之鄉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臺北:左岸文化。
  30. 楊弘任(2009)。嘉義縣志‧卷五‧社會志。嘉義:嘉義縣政府。
  31. 謝國雄(2003)。茶鄉社會誌:工資、政府與整體社會範疇。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32. 謝國雄編(2008)。群學爭鳴:臺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臺北:群學。
被引用次数
  1. 陳伯軒(2016)。成為達悟/人—夏曼‧藍波安作品中部落技藝實踐與身體知覺開展。台灣文學研究學報,22,233-256。
  2. 馮祥勇,張婷媛(2020)。桃竹苗客家產經研究回顧與分析。聯大學報,17(2),41-55。
  3. 龔尤倩,鄭小塔(2020)。批判心理學的台灣在地實踐:以菲律賓華僑組織以及流亡藏人配偶為例。應用心理研究,73,213-261。
  4. 官大偉(2020)。在地視角下的文化地景保存:以菲律賓伊富高梯田為例。地理學報,95,61-93。
  5. 黃子倫(2019)。成為市場人:臺中市建國市場拆遷過程的地方感形塑。中國地理學會會刊,64,33-48。
  6. 林津羽(2017)。離散、帝國與嗣王:論鄭經《東壁樓集》的文化意蘊。淡江中文學報,37,321-354。
  7. 劉憶諄,廖紫均,楊翎,李作婷(2020)。地方性食物展演建構策略-以「好好吃:臺灣飲食文化特展」為例。博物館學季刊,34(1),87-115。
  8. 彭立沛、王瑞庚(2015)。都會社區高地供水系統之行動者網絡研究。都市與計劃,42(2),171-207。
  9. 王增勇(2019)。回歸日常、解殖照顧。中華心理衛生學刊,32(2),131-139。
  10. 楊弘任(2012)。行動中的川流發電:小水力綠能技術創新的行動者網絡分析。台灣社會學,23,51-99。
  11. 葉貞沂(2020)。懂牠的需求?外來陸龜飼養與繁殖知識的在地發展。科技醫療與社會,31,157-181。
  12. (2014)。現代公民核心能力養成的實踐歷程─以大葉大學「海洋文明與臺灣歷史」課程為例。大葉大學通識教育學報,13,85-108。
  13. (2017)。「養水種電」的行動者網絡分析:地方政府、光電廠商與在地農漁民。臺灣人類學刊,15(2),45-96。
  14. (2018)。里山精神與地方創生觀點下的地方知識─臺東縱谷地區地方學初探。臺灣風物,68(4),11-14。
  15. (2020)。近代環境治理與地方知識:以臺灣的殖民林業為例。臺灣史研究,27(2),8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