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農村再生條例關注行動中的象徵鬥爭
|
并列篇名
|
The Symbolic Struggle in the Action of Concerning the Rural Regeneration Act
|
DOI
|
10.6431/TWJHSS.201112.0144
|
作者
|
鍾怡婷(Yi-Ting Chung)
|
关键词
|
農村再生 ; 象徵權力 ; 論述建構 ; Rural Regeneration ; symbolic power ; discourse construction
|
期刊名称
|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49卷4期(2011 / 12 / 01)
|
页次
|
139
-
160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農村再生條例」於二○○八年年底通過一讀後,引發臺灣社會的關注。農村是否會因這部法令而「再生」或是「再見」,成為反對者與支持者之間論辯的一條軸線。沿著此一軸線,展開了關於「什麼是農村『再生』?」以及「農村要『再生』成什麼樣子?」的意義鬥爭。在這一場關注農村再生條例的行動中,行動者各自運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著意義鬥爭,意義的鬥爭透過象徵權力的操弄而施展開來,而民間社會則透過地方紮根的方式來進行對抗。「農村再生條例」的制訂與立法,全面引發了臺灣社會對「農」此一議題的重新關注。雖然已完成立法,但關注的行動並沒有結束,如同本文所試圖闡釋且吾人必須理解的是,國家與官方施展著象徵權力,而象徵權力作為建構論述的權力,會確立人們的認知與信仰,把現存的政治與經濟關係合理化,有助於不平等的社會關係間的再生產。因此,關注農村再生條例的行動不只是立法是否通過的鬥爭,實質上這是一場關於農村之意義的鬥爭,同時它也是意識型態的鬥爭,仍將繼續進行。
|
英文摘要
|
Since the Rural Regeneration Act had passed the first reading, it had aroused the whole society paying attention on it. The debate between opponents and supporters is on the question if the rural in Taiwan will be revival or died. Along the axis, the struggle for the meaning of ”what is rural regeneration” and ”what will it be” has spread out. In the action of concerning the Rural Regeneration Act, agents involve in the struggle over the meaning in different ways and it was manipulate through symbolic power, while the civil society made confrontation through rooted in the local community. The Rural Regeneration Act had aroused the whole society to concern issues of agriculture again. Although it had been legislated, the action of concerning has not over. What the article explored and we should understand is that the power presented by the state and authority is symbolic power, which is the power of discourse construction, and it will establish our cognition and belief. Also, it will rationalize the existed relation of politics and economy, and then reproduce the unequal social relationship. Therefore, the concerning action is not merely the struggle for the legislation of Rural Regeneration Act. The struggle over the meaning and ideology of rural will still continue.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
参考文献
|
-
Superbird(2008)。〈臺灣農業的死亡證明書〉。小地方新聞網,2008 年1 月21 日,網址:http://www.dfun.com.tw/?p=9606。點閱日期:2010 年 8 月26 日。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8)。〈農村再生條例草案總說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網址:http://rural.swcb.gov.tw/Bacon/FILE/0/農村再生條例草案 971022.pdf。點閱日期:2010 年 8月26 日。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9)。〈振興農村責無旁貸─農委會對聯合報社論之回應〉。小地方新聞網,2009 年4 月13 日, 網址:http://www.dfun.com.tw/?p=11491。點閱日期:2010 年 8 月26 日。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2009)。〈35 年來農村唯一生機──農村再生條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全球資訊網,網址:http://www.swcb.gov.tw/class.asp?autoid=387。點閱日期:2010 年 8 月 26 日。
-
吳音寧(2009)。〈給伙伴們的一封長信:關於3 月26 日的公聽會〉。臺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網址:http://e-info.org.tw/node/42129。點閱日期:2010 年 8 月26 日。
-
呂耀中(2009)。〈農村的空間景觀再生課題〉。小地方新聞網,2009 年2 月22 日, 網址:http://www.dfun.com.tw/?p=10984。點閱日期:2010 年 8 月29 日。
-
林吉洋(2009)。〈農村再生條例美濃說明會〉。小地方新聞網,2009 年1 月20 日, 網址:http://www.dfun.com.tw/?p=10090。點閱日期:2010 年 8 月29 日。
-
林毅璋(2008)。〈農村再生條例 學者批滅農〉。自由時報電子報,2008 年12 月19 日政治新聞, 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dec/19/today-p3.htm。點閱日期:2010 年 8 月29 日。
-
林鴻池(2010)。〈農村再生條例三讀通過 活化農地利用,建設富麗農村〉。立法院,網址:http://webtest.ly.gov.tw/03_leg/0301_main/leg_news/newsView.action?id=77046&lgno=00037&stage=7。點閱日期:2010 年8 月27 日。
-
洪翠苹(2009)。〈花蓮場農再條例說明會活動紀實〉。小地方新聞網,2009 年3 月24 日,網址:http://www.dfun.com.tw/?p=11103。點閱日期:2010 年 8 月27 日。
-
孫窮理(2009)。〈《農再條例》公聽會 民間砲聲隆,官方做筆記再研究〉。苦勞網,2009 年3 月12 日,網址:http://www.coolloud.org.tw/node/36631。點閱日期:2010 年8 月25 日。
-
徐沛然(2008)。〈細說《農村再生條例草案》── 悲慘小農的未來際遇〉。苦勞網,2008 年12 月21 日, 網址:http://www.coolloud.org.tw/node/32434。點閱資料:2010 年8 月26 日。
-
陳武雄(2009)。〈通過農村再生條例不能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網址: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19091。點閱日期:2010 年 8 月29 日。
-
陳韻如(2009)。〈高樹農再條例說明會活動紀實〉。小地方新聞網,2009 年3 月24 日, 網址:http://www.dfun.com.tw/?p=11114。點閱日期:2010 年8 月26 日。
-
曾旭正(2008)。〈從社造觀點看「農村再生條例」〉。小地方新聞網,2008 年12 月26 日,網址:http://www.dfun.com.tw/?p=9640。點閱日期:2010 年8 月25 日。
-
葉素萍(2008)。〈綠委反農村再生條例 籲撤案重新檢討〉。中央社,2008 年12 月18 日,網址:http://www.coolloud.org.tw/node/32418。點閱日期:2010 年8 月25 日。
-
廖本全(2009a)。〈誰來看守臺灣農村?〉。小地方新聞網,2009 年2 月5 日,網址:http://www.dfun.com.tw/?p=10269。點閱日期:2010 年 8 月 25 日。
-
廖本全(2009b)。〈金錢、建設與滅農:評農村再生條例〉。臺灣新社會智庫,網址:http://www.taiwansig.tw /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264&Itemid=122。點閱日期:2010 年8 月25 日。
-
廖桂賢(2009)。〈開發不是硬道理〉。小地方新聞網,2009 年1月5 日, 網址:http://www.dfun.com.tw/?p=9751。點閱日期:2010 年8 月27 日。
-
臺灣農村陣線(2009)。〈不要說再見── 守護臺灣農村〉。小地方新聞網,2009 年 3 月17 日,網址:http://www.dfun.com.tw/?p=10871。點閱日期:2010 年 8 月 29 日。
-
潘欣榮、丘延亮(2009)。〈以社會性農民組織為主體的出路〉。小地方新聞網,2009 年 3 月 26 日,網址:http://www.dfun.com.tw/?p=11128。點閱日期:2010 年 8 月 27 日。
-
蔡培慧(2008)。〈在自己的土地上流離失所──解讀「農村再生條例」〉。小地方新聞網,2008 年 12 月 21 日,網址:http://www.dfun.com.tw/?p=9603。點閱日期:2010 年8 月27 日。
-
蔡培慧(2009)。〈小農生產的社會意義〉。小地方新聞網,2009 年3 月15 日, 網址:http://www.dfun.com.tw/?p=10859。點閱日期:2010 年 8 月 27 日。
-
鍾怡婷(2008a)。〈農村「再見」條例?臺灣與歐盟鄉村發展政策之比較〉。小地方新聞網,2008 年12 月24 日,網址:http://www.dfun.com.tw/?cat=1064&paged=17。點閱日期:2010 年8 月30 日。
-
鍾怡婷(2008b)。〈東勢的「農村再生條例」討論會〉。小地方新聞網,2008 年12 月29 日,網址:http://www.dfun.com.tw/?p=9681。點閱日期:2010 年 8 月30 日。
-
梁國榮(2009)。〈農村再生系列報導3:馬太鞍濕地再生〉。中廣新聞網2009 年4 月9 日,網址:http://www.swcb.gov.tw/class2/index.asp?ct=news&AutoID=634&uT=news&m1=8&m2=42。點閱日期:2010 年 8 月25 日。
-
劉敏娟(2009a)。〈「農村再生系列報導1: 從舞鶴社區發展看農村再生的經濟蛻變」〉。中廣新聞網,2009 年 4 月 5 日,網址:http://www.bcc.com.tw/news/。點閱日期:2010 年 8 月 25 日。
-
劉敏娟(2009b)。〈農村再生系列報導 2:文化紮根傳承的富豐社區〉。中廣新聞網,2009 年 4 月 7 日, 網址:http://www.bcc.com.tw/news/。點閱日期:2010 年 8 月 25 日。
-
中國時報(2009)。〈「推動農村再生,找回人與土地新倫理」座談會紀實〉。中國時報 2009 年 1 月7 日A7 版。
-
李昭陽(2008)。〈誰殺了王老先生?──「農村再生條例」的滅農之實〉。破報 POTS 2008 年 12 月25 日復刊 542 期。
-
邵冰如(2008a)。〈農民需求為核心 不放任開發〉。聯合晚報 2008年 12 月 22 日第 4 版。
-
邵冰如(2008b)。〈農委會:農村再生條例由農民主導〉。聯合晚報 2008 年 12 月 22 日第 4 版。
-
邵冰如(2009a)。〈農村再生條例為改善社區生活與公設 農委會:不亂增農村建地〉。聯合晚報 2009 年 3 月 26 日A8 版。
-
邵冰如(2009b)。〈宜蘭冬山鄉再生 98 歲耆老監工大進社區發動寧靜革命〉。聯合晚報 2009 年 4 月9 日A13 版。
-
邵冰如(2009c)。〈酒鬼阿督仔清醒了、幸福了以前收入差,心情很鬱悶現在是園藝組長:自己的所在自己拚!〉。聯合晚報 2009 年 4 月9 日A13 版。
-
邵冰如(2009d)。〈老農 老屋 老文化 新農村 也需要新法令〉。聯合晚報 2009 年 4 月16 日A11 版。
-
邵冰如(2009e)。〈龍潭三和村的故事 村長志工帶頭 農村再生老農老婦變老師 找回自信〉。聯合晚報 2009 年 4 月16 日A11 版。
-
邵冰如(2009f)。〈立委:要讓青壯年回流 藍批綠:曾提類似法案如今卻反對 換了位置就換腦袋〉。聯合晚報2009 年4 月22 日A8 版。
-
邵冰如(2009g)。〈鼓勵農民提出社區願景 農再條例 學者:改建破敗農村〉。聯合晚報 2009 年 4 月22 日A8 版。
-
邵冰如(2009h)。〈象山村 廢豬寮變涼亭〉。聯合晚報 2009 年 5 月1 日A11 版。
-
邵冰如(2009i)。〈“農村再生”農委會重申:農村社區組織規畫絕不允許財團介入 主導權在農民〉。聯合晚報 2009 年5 月10 日A6 版。
-
邵冰如(2009j)。〈農再條例補充法制不足 學者:確保農村聚落存在〉。聯合晚報2009 年5 月27 日A10 版。
-
邵冰如(2009k)。〈農地活化嚴防任意變更 將劃定‘農村再生發展區’與設立‘整合型農地整備架構’,讓農民生產和生活環境結合〉。聯合晚報 2009 年 5 月 27 日A10 版。
-
胡慕情(2009)。〈單靠硬體建設 農村難再生〉。臺灣立報 2009 年 2月 8 日第 4 版。
-
郭瑞坤、向家弘(2009)。〈農村發展,不要怕介入〉。中國時報 2009 年 4 月4 日言論廣場。
-
陳榮俊(2009)。〈農村再生 農民主導?〉。聯合報 2009 年 4 月11日A17 版/民意論壇。
-
Bauer, Martin W.(Ed.),Gaskell, George(Ed.)(2000).Qualitative researching with text, image and sound:a practical handbook.London:SAGE.
-
Bourdieu, Pierre(1989).Social Space and Symbolic Power.SociologicalTheory,7(1),18-26.
-
Swartz, David(1996).Bridging the Study of Culture and Religion: Pierre Bourdieu's Political Economy of Symbolic Power.Sociology of Religion,57(1),71-85.
-
Thompson, John B.(Ed.)(1991).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Cambridge:Polity Press.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編(2008)。民國九十七年農委會年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
李昂編、梁丹丰編、郝譽翔編、蕭言中編(2008)。復得返自然。南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
黃漢華(2009)。農民當頭家 重建田園之美。遠見雜誌,275,195-201。
|
被引用次数
|
-
黃俊豪、何明修(2015)。馬政府時期的環境抗爭樣貌(2008-2012):一個抗爭事件的分析。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53(2),177-216。
-
彭立沛、吳振發(2013)。以社區為基礎的農村規劃效率探討。造園景觀學報,19(1),65-86。
-
鍾政偉(2020)。應用專家決策模式建構地方創生發展觀光策略指標之研究。休閒產業管理學刊,13(1),27-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