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地方志研究的新領域:評介巴兆祥著《中國地方志流播日本研究》

并列篇名

New Field of Chorography Study: Critique on "Studies on Expansion of Chinese Chorography to Japan" by Zhao-Xiang Ba

DOI

10.6431/TWJHSS.201112.0166

作者

郭佳玲(Chia-Ling Kuo)

关键词

漢籍 ; 地方志 ; 方志學 ; Books of the Han dynasty ; chorography

期刊名称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

卷期/出版年月

49卷4期(2011 / 12 / 01)

页次

161 - 17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自古以來,中國和日本不論是在政治、經濟,或是文化交流上,都相互影響。其中,漢籍東傳日本,有其悠久的歷史和傳播的規模,因而構成中日民族間文化交流的重要內容。巴兆祥透過對中國地方志東傳日本的探討,系統地說明日本自十七世紀起對中國地方志的搜集方式、探討中國地方志在日本境內的傳播與變化、比較日本不同機構收藏的中國地方志書版本及其價值,以及論述中國地方志對日本地方志纂修所產生的影響;並以豐富的史料為基礎,運用多學科的研究方式,除提出具獨創性的見解外,亦深化了中國地方志流播日本的研究內容,不僅為從事中國地方志研究者,提供了許多珍貴的參考資料,也開創了地方志研究的一個新領域。

英文摘要

Chinese and Japanese have been mutually influenced no matter on politics, economics, or on cultural exchange since very old age. Among those exchanges and influences from books of the Han dynasty east expanding to Japan, its expanding scale with very long-term history causes a very important content of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Zhao-Xiang Ba systematically explains that the way Japanese collected Chinese chorography, discussed Chinese chorography's expansion and changes in Japan, compared collected Chinese chorography's versions and values from different organizations in Japan, and mentioned Chinese chorography's editing influences to Japanese chorography by discussions of Chinese chorography east expanding to Japan. BA not only brings up his unique views, but also deepens research contents that Chinese chorography expanded to Japan based on abundant historic data and research modes of multiple subjects. The efforts offer precious references and create a new field of chorography studi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大庭脩(1980)。江戶時代の日中秘話。東京:東方書店。
  2. 大庭脩(1984)。江戶時代における中國文化受容の硏究。京都:同朋舍。
  3. 大庭脩、徐世虹譯(1993)。江戶時代日中秘話。北京:中華。
  4. 山根幸夫(1985)。江戶時代に日本へ輸入された明代地志について。漢學研究,3(2),357-368。
  5. 巴兆祥(2003)。方志目錄學雛議。中國地方志,3,6-12。
  6. 米彥軍(2005)。日本藏中國方志及研究綜述。中國地方志,7,56-61。
  7. 宋晞(1990)。方志學研究論叢。臺北:臺灣商務。
  8. 杜維運(1980)。史學方法論。臺北:華世。
  9. 阮文日(2008)。越南地方志書的編纂。方志學理論與戰後方志纂修實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
  10. 來新夏(1995)。中國地方志。臺北:臺灣商務。
  11. 來新夏編(1988)。中國地方志綜覽(1949-1987)。合肥:黃山。
  12. 孟國祥(2008)。讀巴兆祥教授新著《中國地方志流播日本研究》有感。安徽史學,4,125-126。
  13. 孟國祥(2005)。大劫難:日本侵華對中國文化的破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14. 林天蔚(1995)。方志學與地方史研究。臺北:南天。
  15. 倉修良(2009)。又一部實實在在的方志學術論著─喜讀《中國地方志流播日本研究》。中國地方志,1,5-10。
  16. 張國淦(1973)。中國古方志考‧敘例。臺北:鼎文。
  17. 張翔(1996)。中國方志在日本。江蘇圖書館學報,6,44-45。
  18. 陳垣(1972)。中西回史日曆。臺北:藝文。
  19. 黃葦(1993)。方志學。上海:復旦大學。
  20. 趙建民(2009)。一部富有開拓創新研究的精品力作─讀《中國地方志流播日本研究》有感。圖書館雜誌,8,96-97。
  21. 齊藤博主編、來新夏主編(1995)。日中地方史誌の比較研究。東京:學文社。
  22. 劉緯毅(1991)。中國地方志。北京:新華。
  23. 遲景德(1987)。中國對日抗戰損失調查史述。臺北:國史館。
  24. 嚴紹璗(1992)。漢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南京:江蘇古籍。
  25. 坂本太郎(1958)。日本の修史と史学。東京:至文堂。
  26. 坂本太郎、沈仁安譯(1991)。日本的修史與史學。北京: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