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Perry, Elizabeth J.、劉平譯(2006)。特載:「告別革命」與中國政治研究。思與言,44(3),231-291。
連結:
-
方志強(2004)。時代中的史家:巴特費爾德與英國歷史的解釋。思與言,42(4),83-125。
連結:
-
王文濤(2006)。中國古代「專制」概念述考。思與言,44(4),1-44。
連結:
-
布琮任(2010)。「曾左李」一簡稱的由來與內容涵義之演變。思與言,48(3),1-36。
連結:
-
伊藤幹彥(2004)。臺灣社會主義思想之研究:連溫卿與謝雪紅。思與言,42(2),43-74。
連結:
-
吳偉明(2010)。日本考古學與民族主義:前期舊石器捏造事件的意識型態。思與言,48(4),85-108。
連結:
-
吳鯤魯(2011)。多元社會下的公共治理:以《自由中國》雜誌為指引。思與言,49(2),225-252。
連結:
-
李弘祺(2003)。中國科舉制度的歷史意義及解釋―從艾爾曼(Benjamin Elman)對明清考試制度的研究談起。臺大歷史學報,32,237-267。
連結:
-
周兵(2007)。Peter Burke之新文化史。思與言,45(4),53-94。
連結:
-
林志宏(2004)。蔣廷黻、羅家倫、郭廷以:建立「科學的中國近代史」及其詮釋。思與言,42(4),41-81。
連結:
-
林錚(2010)。歷史學關懷如何促成社會學式提問:以一個臺灣韋伯研究為例。思與言,48(4),221-253。
連結:
-
前田愛、廖肇亨譯(2007)。讀者論簡史:國民文學論之前(上)。思與言,45(1),5-28。
連結:
-
徐詩薇(2009)。論古埃及女性的地位和權利。思與言,47(1),251-293。
連結:
-
徐詩薇(2012)。古埃及智慧文學中的「形象表達」。思與言,50(1),71-100。
連結:
-
袁光鋒(2010)。作為政治神話的「榜樣」與社會主義新人的塑造:「雷鋒」符號的生產、運作機制與公眾記憶。思與言,48(4),23-48。
連結:
-
張維屏(2004)。郭廷以《中國通史》稿本反映的當代古史觀。思與言,42(4),1-39。
連結:
-
曹天忠、楊思機(2006)。「現代史學派」與中國現代史學的「社會科學化」。思與言,44(2),25-88。
連結:
-
陳建守(2006)。文化史的由來、實踐及意義:介紹兩本討論文化史的著作。思與言,44(2),243-267。
連結:
-
陳儀深(2010)。從邊疆史到臺灣史:世變下郭廷以史學的一個側面。思與言,48(4),1-22。
連結:
-
黃自進(2006)。關東軍與九一八事變:政治背景與戰略設計為中心的探討。思與言,44(4),91-114。
連結:
-
裴英姬(2009)。燕行錄的研究史回顧。臺大歷史學報,43,219-255。
連結:
-
趙慶雲(2010)。論一九五○年代中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學術研究。思與言,48(2),1-48。
連結:
-
(1972)。本刊優待在校學生長期訂戶。思與言,9(5),7。
-
(1973)。「歷史研究與歷史教學」討論會。思與言,11(2),39-48。
-
Bendix, Reinhard (1946). Max Weber's Interpretation of Conduct and Histor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51, 6: 518-526
-
(1965)。有感於當代史學。思與言,3(3),2。
-
(1972)。「二十年來我國的史學發展」討論會。思與言,10(4),27-28+30。
-
(1964)。史學可走之路。思與言,2(4),2-3。
-
(1965)。史學的相對觀點。思與言,3(1),1-2。
-
《聯合報》編輯部編(1977)。誹韓案論叢。臺北:聯合報社。
-
Aries, Philippe、梁其姿譯(1982)。心態歷史。思與言,20(4),57-73。
-
Barraclough, Geoffrey、黃俊傑譯(1972)。科學方法與史學家的工作。思與言,9(6),41-46。
-
Bendix, Reinhard,Roth, Guenther(1971).Scholarship and Partisanship: Essays on Max Weber.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Bendix, Reinhard、黃俊傑譯(1976)。韋伯對於人類行為與歷史的解釋。思與言,14(1),33-39。
-
Berger, Stefan(Ed.),Donovan, Mark(Ed.),Passmore, Kevin(Ed.)(1999).Writing National Histories: Western Europe Since 1800.London:Routledge.
-
Berlin, Isaiah(1960).History and Theory: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History.History and Theory,1(1),1-31.
-
Berlin, Isaiah、李恩涵譯(1965)。環繞「科學的歷史」的有關問題。思與言,3(1),3-10。
-
Bodde, Derk,Morris, Clarence(1967).Law in Imperial China: Exemplified by 190 Chi'ng Dynasty Cases.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Braudel, Fernand、賴建誠譯(1987)。我與年鑑歷史學派:布勞代爾的答覆。思與言,25(3),59-77。
-
Burke, Peter(1980).Sociology and History.London:Allen & Unwin.
-
Burke, Peter、潘自蓮譯(1983)。新書介紹。思與言,20(5),83。
-
Butterfield, Herbert(1995).Man on His Past: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Historical Scholarship.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
Butterfield, Herbert、蒲慕州譯(1975)。人類話往事(一):西洋史學史之研究。思與言,13(4),74-85。
-
Butterfield, Herbert、蒲慕州譯(1976)。人類話往事(二):西洋史學史之研究(下)。思與言,13(6),45-50。
-
Calaresu, Melissa,De Vivo, Filippo,Rubiés, Joan Pau(2010).Introduction: Peter Burke and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History.Exploring Cultural History: Essays in Honour of Peter Burke,Farnham:
-
Caldwell, Raymond(2002).Between Scylla and Charybdis: Reinhard Bendix on Theory, Concepts and Comparison in Max Weber's Historical Sociology.History of the Human Sciences,15(3),25-51.
-
Cannon, John(Ed.)(1988).The Blackwell Dictionary of Historians.Oxford:Basil Blackwell.
-
Carr, Edward H.(2001).What is History?.Basingstoke:Palgrave.
-
Carr, Edward H.、江政寬譯(2009)。何謂歷史?。臺北:博雅書屋。
-
Cook, James W.(2012).The Kids Are All Right: On the'Turning' of Cultural History.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117(3),746-771.
-
Eisenstadt, Shmuel N.(1963).The Political Systems of Empires.New York:Free Press.
-
Eisenstadt, Shmuel N.、黃俊傑譯(1977)。歷史上官僚政治組織的背景及其問題。思與言,14(6),34-39。
-
Evans, Richard J.(1999).In Defense of History.New York:W. W. Norton.
-
Eysenck, Hans J.、葉光輝譯、俞筱鈞譯(1996)。跨文化心理學與心理學的同一化。思與言,34(4),203-234。
-
Higham, John、黃俊傑譯(1977)。思想史及其相關學科。食貨,7(3),45-51。
-
Hsü, Cho-yün(1965).Ancient China in Transition: An Analysis of Social Mobility, 722-222 B. C..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Hsü, Cho-yün、陳中民譯(1966)。許著《先秦社會史論集》評介選譯。思與言,4(4),44-46。
-
Hughes, H. Stuart(1960).The Historian and the Social Scientist.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66(1),20-46.
-
Hughes, Henry Stuart(1958).Consciousness and Society: The Reorientation of European Social Thought, 1890-1930.New York:Knopf.
-
Hughes, Henry Stuart、雷成慧譯(1964)。史學家與社會科學家。思與言,2(4),24-34。
-
Jordanova, Ludmilla(2006).History in Practice.London:Hodder Arnold.
-
Kitromilides, Paschalis(2010).The Encounter of History with the Social Sciences.The New Ways of History: Developments in Historiography,London:
-
Kleinma, Arthur、張珣譯(1999)。文化建構病痛經驗與行為:中國文化內的情感與症狀。思與言,37(1),241-271。
-
Leerssen, Joep(Ed.),Rigney, Ann(Ed.)(2000).Historians and Social Values.Amsterdam: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
Lorenz, Chris(2008).Drawing the Line: 'Scientific' History between Myth-making and Myth-breaking.Narrating the Nation: Representations in History, Media, and the Arts,New York:
-
Martin, Gry Bourdé、Martin, Hervé、賴建誠譯(1989)。新史學:年鑑學派的繼承者。思與言,27(1),69-84。
-
Munro, Donald. J.(1969).The Concept of Man in Early China.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Munslow, Alun(Ed.)(2013).Authoring the Past: Writing and Rethinking History.Abingdon:Routledge.
-
Oakes, Guy(1997).Guenther Roth and Weber Studies in Americ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tics, Culture, and Society,11(1),175-179.
-
Olábarri, Ignacio(1995).New' New History: A Longue Durée Structure.History and Theory,34(1),1-29.
-
Perrin, Ch.-Edmond、賴建誠譯(1988)。馬克布洛克(Marc Bloch)的歷史著作。思與言,25(6),95-113。
-
Pinkney, David H.、施寄錦譯(1981)。美加地區史學家對歐洲史的研究。思與言,19(4),52-71。
-
Porter, Theodore M.(Ed.),Ross, Dorothy(Ed.)(2003).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Scien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Rigney, Ann(1990).The Rhetoric of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Three Narrative Historie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Ringer, Fritz K.(1992).Fields of Knowledge: French Academic Cultur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1890-1920.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Ross, Dorothy(1998).The New and Newer Histories: Social Theory and Historiography in an American Key.Imagined Histories: American Historians Interpret the Past,Princeton, NJ:
-
Roth, Guenther、黃俊傑譯(1976)。社會學的類型研究與歷史解釋。思與言,14(4),30-39。
-
Skinner, Quentin(2002).Visions of Polit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Skinner, QuentinEd.、賴建誠譯(1988)。法國年鑑歷史學派。思與言,26(3),49-67。
-
Smith, Dennis(1991).The Rise of Historical Sociology.Cambridge:Polity Press.
-
Stieg, Margaret F.(1986).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Scholarly Historical Periodicals.University, AL: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
Toubert, Pierre、賴建誠譯(1990)。馬克.布洛克的思想根源。思與言,28(1),193-234。
-
Twitchett, Denis、李弘祺譯(1975)。評論近代中國社會經濟史的幾本近著。思與言,13(2),1-5。
-
Uglow, Nathan(2001).The Historian's Two Bodies: The Reception of Historical Texts in France, 1701-1790.Aldershot:Ashgate.
-
Wallerstein, Immanuel(1979).The Capitalist World-Economy: Essays by Immanuel Wallerstei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Wallerstein, Immanuel Maurice(2004).The Uncertainties of Knowledge.Philadelphia, P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
Wallerstein, Immanuel、蔡錦昌譯(1979)。對史學、社會科學和政治的一些反省。思與言,22(5),87-92。
-
Wang, Q. Edward(Ed.),Iggers, Georg G.(Ed.)(2002).Turning Points in Historiography: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Rochester, NY: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
Watson, James L.(1985).Standardizing the Gods: The Empress of Heaven (Tianhou) along the South China Coast, 960-1960.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Berkeley, CA:
-
Watson, James L.、潘自蓮譯(1988)。神明標準化:華南沿海地區天后之提倡(960-1960)。思與言,26(4),369-397。
-
Wolf, Arthur P.、張珣譯(1997)。神.鬼和祖先。思與言,35(3),233-291。
-
Yang, Ching K.(1961).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s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文崇一(1965)。《歐陽修的治學與從政》讀後。思與言,3(1),511-513。
-
文崇一(1970)。M. 韋伯及其學術思想―為韋伯逝世50週年而作。思與言,8(4),37-44。
-
方志強(2001)。「進步」的理念:內涵與定義。思與言,39(3),173-206。
-
方志強(2011)。平民的先知:卡萊爾與英國維多利亞社會。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方志強(2001)。「進步」的理念―二十世紀的挑戰。新史學,12(2),131-172。
-
王明珂(1996)。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4),147-183。
-
王建秋(1965)。宋代太學與太學生。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
王晴佳(2002)。臺灣史學五十年(1950-2000):傳承、方法、趨向。臺北:麥田。
-
王業鍵(1978)。傳統與近代中國經濟發展。思與言,15(5),1-7。
-
王壽南(1972)。介紹近二十年來有關唐史研究的新書。思與言,10(4),103-107。
-
王德毅(1966)。劉道原的史學。思與言,4(1),38-40+32。
-
王德權(2006)。東京與京都之外―渡邊信一郎的中國古代史研究。新史學,17(1),143-202。
-
丘宏達(1973)。美國對中國法律的研究。思與言,10(6),20-22。
-
古偉瀛(1983)。從「炫奇」、「賽珍」到「交流」、「商戰」:中國近代對外關係的一個側面。思與言,24(3),1-18。
-
布洛克、梁其姿編譯(1989)。年鑑史學論文集,臺北:
-
石錦(1968)。清末自強觀的內容分野及其演變。思與言,6(4),9-18。
-
任育德(1999)。1950 年代雷震憲政思想的發展―以「中央政體」與「反對黨」為例。思與言,37(1),97-140。
-
全寅永(1987)。清季「自強思想」與韓國「開化思想」的比較研究:以其傳統淵源為中心(上)。思與言,25(4),1-22。
-
全寅永(1988)。清季「自強思想」與韓國「開化思想」的比較研究:以其傳統淵源為中心(下)。思與言,25(5),37-62。
-
寺田剛(1965)。宋代教育史概說。東京:博文社。
-
江金太(1980)。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的民主思想:卡地布(Kateb)和普列門內玆(Plamenatz)的解釋。思與言,18(1),54-61。
-
江燦騰(1996)。媽祖信仰與法律裁判―以增田福太郎的研究為中心。思與言,34(4),149-166。
-
竹內洋(2003)。教養主義の沒落―変わりゆくエリート學生文化。東京:中央公論新社。
-
西嶋定生(1983)。中國古代國家と東アジア世界。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
西嶋定生、鄭欽仁譯(1983)。《中國古代國家與東亞世界》緒言。思與言,21(3),55-58。
-
何國隆編(2002)。《思與言》四十年總目錄及資料彙編。臺北:思與言雜誌社。
-
何彩滿(1997)。布勞岱論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思與言,35(4),53-76。
-
吳文星(1988)。日據時期臺灣教育之再檢討。思與言,26(1),101-108。
-
吳文星(1985)。「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專號序言。思與言,23(1),1。
-
吳文星(1978)。日據時代臺灣書房之研究。思與言,16(3),62-89。
-
吳偉明(2009)。易學對德川日本的影響。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
吳偉明(1984)。現代日本的新畫像:評介白著「日本國體的遠景」。思與言,22(1),89-92。
-
吳章銓(1969)。洋務運動中的商務思想―以李鴻章為中心的探討。思與言,7(3),6-20。
-
呂實強(1967)。加強中等學校歷史教學教具的建議。思與言,4(5),29-30+43。
-
宋巴特、王志卿譯(1993)。資本主義的未來。思與言,33(1),185-214。
-
尾藤正英、吳密察譯(1983)。德川時代社會和政治思想的特質。思與言,21(1),33-42。
-
李弘祺(1980)。史學與史學方法論集。臺北:食貨。
-
李弘祺(1994)。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臺北:聯經。
-
李弘祺(1975)。宋朝教育及科舉散論―兼評三本有關宋代教育及科舉的書。思與言,13(1),15-27。
-
李弘祺(1978)。《史學研究論集:思與言論文選集》序。思與言,16(1),18-23。
-
李弘祺(2012)。學以為己:傳統中國的教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
李永熾(1970)。明治初期日本的近代化與知識份子1868-1894(上)。思與言,8(1),14-21。
-
李永熾(1978)。日本「大東亞共榮圈」理念的形成。思與言,15(6),37-58。
-
李永熾(1970)。明治初期日本的近代化與知識份子1868-1895(下)。思與言,8(2),45-50。
-
李恩涵(2011)。八十憶往:家國與近代外交史學。臺北:秀威資訊。
-
李恩涵(1967)。研究中國近代史的趨勢與必要參考書。思與言,4(5),1-26。
-
李恩涵(1967)。清季同光自強運動與日本明治維新運動的比較。思與言,5(1),13-23+26。
-
李恩涵(1968)。論清季中國的民族主義。思與言,5(6),24-32。
-
李國祁(1982)。史學與歷史教育。思與言,20(4),7-8。
-
李筱峰(1991)。二二八事件前的文化衝突。思與言,29(4),185-215。
-
李龍範(1968)。遼金佛教之二重體制與漢族文化。思與言,6(2),27-32。
-
李濟滄(2005)。論谷川道雄的中國史研究。中國史研究,2,137-155。
-
杜維運(1988)。中國傳統史學的經世精神。歷史月刊,3,20-23。
-
杜維運(1977)。經世思想與中國史學。史學論集,臺北:
-
汪榮祖(1976)。白德爾與當代法國史學。食貨月刊,6(6),1-8。
-
狄百瑞、施寄錦譯(1983)。元代新儒家正統思想的興起(上)。思與言,21(1),43-57。
-
谷川道雄、邱添生譯(1988)。中國史上的中世。思與言,25(5),98-105。
-
周樑楷(1975)。卡耳及巴特費爾德史學理論之比較。興大文史學報,5,229-255。
-
居蜜(1971)。近代歐洲思想:兼介休斯著《個人意識與社會》。思與言,8(5),37-41。
-
林正弘編、潘光哲編、簡明海編(2010)。殷海光全集(新版)。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林正弘編、潘光哲編、簡明海編(2010)。殷海光全集(新版)。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林滿紅(1979)。晚清的鴉片稅(1858-1909)。思與言,16(5),11-59。
-
金耀基(1965)。麥克斯.韋伯生平及其學術貢獻。國立政治大學學報,12,371-396。
-
思與言雜誌社(1974)。「社會科學與歷史學」討論會記錄。思與言,12(4),1-19。
-
思與言雜誌社(1988)。現行高級中學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檢討座談會。思與言,25(5),1-36。
-
思與言雜誌社(1966)。評介《中國社會中的宗教》。思與言,4(3),45-46。
-
思與言雜誌社(1994)。「《思與言》的未來方向」社友座談會記錄。思與言,32(4),219-231。
-
思與言雜誌社(1972)。「二十年來我國的史學發展」討論會。思與言,10(4),27-34。
-
思與言雜誌社(1982)。慶祝「思與言雜誌社」成立二十週年紀念大會紀實。思與言,20(5),23-24。
-
思與言雜誌社(1984)。「歷史學與社會學之間」學術座談會記錄。思與言,22(1),1-28。
-
思與言雜誌社(1977)。從「誹韓案談起」座談會記錄。思與言,15(4),1-8。
-
查時傑編(1973)。中國通史集論,臺北:
-
查時傑編(1980)。中國通史集論,臺北:
-
洪秀桂(1968)。臺灣人居喪百期嫁娶婚禮俗的研究。思與言,6(1),36-40。
-
科大衛、劉志偉(2008)。「標準化」還是「正統化」?―從民間信仰與禮儀看中國文化的大一統。歷史人類學學刊,6(1-2),1-21。
-
郎裕憲(1966)。臺灣省各縣轄市之財政問題。思與言,4(2),14-24。
-
夏伯嘉(1979)。馬克.布洛克(Marc Bloch, 1886-1944)與法國年鑑學派(Annales School)。史學評論,1,211-228。
-
孫震(1968)。臺灣經濟發展與社會價值制度的重建。思與言,5(5),8-11+44。
-
荒木敏一(1969)。宋代科擧制度研究。京都:京都大學東洋史研究會。
-
高明士(1996)。戰後日本的中國史研究。臺北:文海學術思想研究發展文教基金會。
-
常春樹書坊中國通史集論編輯小組編(1972)。中國通史集論。臺北:常春樹書坊。
-
康樂編、黃進興編(1981)。歷史學與社會科學。臺北:華世。
-
張正昌(1982)。高中外國歷史教育的若干問題。思與言,20(4),40。
-
張存武(1967)。介紹一部中韓關係新史料―《燕行錄選集》。思與言,4(5),41-42。
-
張明雄(1982)。現階段高級中學本國史教育的實施和檢討。思與言,20(4),15-18。
-
張朋園(1968)。清季諮議局議員的選舉及其出身之分析。思與言,5(6),13-23。
-
張炎憲(1979)。簡介日本對日據臺灣史的研究概況。思與言,17(4),15-21。
-
張信雄(1967)。臺灣香蕉運銷成本之分析。思與言,4(6),13-20。
-
張家銘(1987)。理論、歷史與想像力:布勞岱的歷史世界及其對社會學的反省意義。思與言,24(6),63-80。
-
張瑞德(1996)。民國時期的農民階層(1912-1937)。思與言,34(2),259-292。
-
張維安(1990)。關於韋伯研究的一些思考。思與言,28(3),37-51。
-
張維安(1988)。「官督商辦」體制與中國近代工業發展:以輪船招商局為例。思與言,26(3),1-23。
-
張維屏(2003)。雷海宗《中國通史選讀》講義所反映之當代古史觀念的探討。思與言,41(2),115-167。
-
曹永和(1985)。臺灣早期歷史研究。思與言,23(1),3-17。
-
梁華璜(1995)。明治時期的天皇體制與乙未侵臺。思與言,33(2),97-129。
-
許士軍(1968)。臺灣西部地區家庭使用燃料之調查分析。思與言,6(1),10-17。
-
許倬雲(1965)。一位廿世紀的史學家:比蘭。思與言,3(1),508-510。
-
許雪姬(2010)。臺灣史研究三部曲:由鮮學經顯學到險學。思與言,16,71-100。
-
許雪姬(1991)。臺灣光復初期的語文問題。思與言,29(4),155-184。
-
許維德(2001)。中國民族主義.帝國主義.臺灣獨立運動―評三本90 年代中國出版的「臺獨研究」專書。思與言,39(2),89-164。
-
郭廷以(1950)。中國近代化的延誤―兼論早期中英關係的性質。大陸雜誌,1(3),16-20。
-
郭廷以(2012)。郭量宇先生日記殘稿。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郭廷以(1950)。中國近代化的延誤―兼論早期中英關係的性質。大陸雜誌,1(2),7-10。
-
陳小沖(1993)。1622-1624 年的澎湖危機―貿易、戰爭與談判。思與言,31(4),123-203。
-
陳姃湲(2003)。江亢虎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過程:從興女學到鼓吹社會主義。思與言,41(2),37-114。
-
陳柏煉(1997)。穆罕默德.阿布都(Muhammad Abduh):現代埃及改革者。思與言,35(2),353-368。
-
陳柏煉(1992)。阿拉伯民族主義興起的歷史背景。思與言,30(4),33-70。
-
陳啟雲(1967)。談歷史研究。思與言,5(2),11-14+31。
-
陳新(2005)。西方歷史敘述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
陳新(2010)。歷史認識:從現代到後現代。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陳新(2003)。「世界歷史」觀念在全球化經驗中的境遇。思與言,41(2),227-267。
-
陳新(2001)。解構與歷史:德裏達思想對歷史學的可能效應。思與言,39(3),207-247。
-
陳新(1999)。論二十世紀西方歷史敘述研究的兩個階段。思與言,37(1),1-27。
-
陸寶千(1963)。歷史學的理論架構。思與言,1(5/6),157-159。
-
陶晉生(1966)。歷史上漢族與邊疆民族關係的幾種解釋。思與言,4(1),1-3。
-
鹿錫俊(1996)。從“東亞新秩序"到“廣義的東亞新秩序"―論日本戰時外交的一次螺旋式轉折:1939.7 ~ 1940.1。思與言,34(4),167-202。
-
湯志傑(2008)。本土社會學傳統的建構與重構―理念、傳承與實踐。群學爭鳴:臺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臺北:
-
筒井清忠(1995)。日本型「教養」の運命―歷史社會學的考察。東京:岩波書店。
-
賀照田(2006)。當代中國的知識感覺與觀念感覺。臺北: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
黃安雄(1975)。歷史解釋的理念架構與經驗事實:以近代中國經濟史研究為例。思與言,13(3),1-10。
-
黃克武(1984)。清季重商思想與。思與言,21(5),22-36。
-
黃克武(1996)。「文化想像與族國建構」專號序。思與言,34(3),i-vi。
-
黃克武(2000)。思為絪醞 言乃不息。二十一世紀,57,148-150。
-
黃秀政(1988)。「臺灣史研討會」專號序言。思與言,26(1),1。
-
黃秀霞(1985)。新版國中歷史第一冊教材之研究。思與言,22(5),47-68。
-
黃金麟(2001)。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臺北:聯經。
-
黃俊傑(1977)。埃森西塔對帝國的政治系統之研究及其對中國歷史之解釋。思與言,14(6),24-33。
-
黃俊傑(1982)。歷史教育與歷史意識的培育。思與言,20(4),8-9。
-
黃俊傑(1983)。「思想與思想史研究專號」前言。思與言,21(1),1。
-
黃俊傑(1978)。古代希臘史的特質:《古代希臘史研究論集》導論。思與言,15(6),59-73。
-
黃俊傑(1973)。門羅(Dondld J. Munro)著《中國古代對人的觀念》評介。思與言,10(5),52-56。
-
黃俊傑(1975)。古代希臘史分期問題芻議。思與言,12(6),42-47。
-
黃敏枝(1978)。宋代福建路的寺院與社會。思與言,16(4),1-30。
-
黃敏枝(1970)。唐代寺領莊園的研究。思與言,8(2),35-44。
-
黃進興(1981)。論「方法」與「方法論」:以近代中國史學意識為系絡。歷史學與社會科學,臺北:
-
黃進興(2002)。「文本」(text)與「真實」(truth):試論德希達(Derrida)對傳統史學的沖擊。新史學,13(3),43-77。
-
黃進興(2001)。中國近代史學的雙重危機:試論「新史學」的誕生及其所面臨的困境。聖賢與聖徒:歷史與宗教論文集,臺北:
-
黃寬重(1990)。孟珙與四川。思與言,28(2),59-73。
-
奧崎裕司(1999)。中國史から世界史へ:谷川道雄論。東京:汲古書院。
-
楊水森(1967)。聯合國技術協助下臺灣都市暨住宅發展的展望。思與言,4(6),34-37。
-
楊懋春、黃俊傑(1982)。關於「社會科學整合」的思考:歷史學與社會學之間。思與言,20(1),1-24。
-
楊懋春、黃俊傑(1982)。社會科學研究中國化。思與言,20(2),1-9。
-
熊先舉(1982)。談中學歷史教科書的編審工作。思與言,20(4),5-6。
-
翟本瑞(1986)。物質文明對歷史研究的反省性意義:評布勞岱論日用生活的結論。思與言,23(5),72-79。
-
翟本瑞(1987)。資本主義與市場經濟:布勞岱的歷史分劃。思與言,24(6),47-62。
-
蒲慕州(1978)。古埃及的智慧:普塔和泰普的箴言。思與言,16(4),71-85。
-
蒲慕州(1982)。埃及新王國時代的對外關係。思與言,19(5),1-7。
-
劉石吉(1978)。明清時代江南市鎮之數量分析。思與言,16(2),26-47。
-
蔣孝瑀(1965)。幾種中國史分期觀念的介紹。思與言,3(1),501-507。
-
蔡石山(1977)。淺談希臘史學。思與言,15(4),67-70。
-
蔡采秀(1994)。史實乎?論述乎?:評陳小沖〈1622-1624 年的澎湖危機〉。思與言,32(3),213-226。
-
蔡淵洯(1988)。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化運動中反傳統思想初探。思與言,26(1),109-132。
-
蔡錦昌(1988)。荀韓關係論:評韋政通和蕭公權的看法。思與言,26(4),45-58。
-
盧建榮(2005)。新文化史的學術性格及其在臺灣的發展。新史學,鄭州:
-
盧建榮(2006)。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臺北:麥田。
-
盧建榮編(2001)。文化與權力:臺灣新文化史。臺北:麥田。
-
盧建榮編(2001)。性別、政治與集體心態:中國新文化史。臺北:麥田。
-
蕭阿勤(1997)。集體記憶理論的檢討:解剖者、拯救者、與一種民主觀點。思與言,35(1),247-296。
-
賴文輝(1968)。臺灣小農問題與地區專業化生產。思與言,6(1),5-9。
-
賴建誠譯(1996)。年鑑學派管窺。臺北:麥田。
-
賴建誠譯(1996)。年鑑學派管窺。臺北:麥田。
-
賴澤涵(1982)。歷史學與社會學的互補性及合流的可能性。社會科學理論與方法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
賴澤涵編(1987)。三十年來我國人文及社會科學之回顧與展望。臺北:東大。
-
駱雪倫(1964)。湯恩比的《歷史研究》與歷史。思與言,2(4),15-23+46。
-
薛化元(1996)。臺灣自由主義思想發展的歷史考察(1949-60):以反對黨問題為中心。思與言,34(3),241-286。
-
謝國興(1996)。鹿耳門的媽祖信仰與正統之爭。思與言,34(2),137-173。
-
謝劍(1970)。人類學與歷史學。思與言,8(1),42-45。
-
藍元鴻(2011)。從、《食貨月刊》、《史學評論》、和《新史學》的發刊辭側看戰後臺灣史學。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113,51-60。
-
嚴靈峰、薩孟武、陶希聖(1978)。誹韓案論戰。臺北:東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