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思與言》的史學實踐

并列篇名

Historical Practices of "Thought and Words": A Survey in the Context of Taiwanese Historiography

作者

潘光哲(Kuang-Che Pan)

关键词

《思與言》 ; 史學實踐 ; 臺灣史學 ; "Thought and Words" ; historical practices ; Taiwanese Historiography

期刊名称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

卷期/出版年月

51卷4期(2013 / 12 / 01)

页次

35 - 11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創刊於一九六三年的《思與言》,歷經五十年的風霜雨雪,依舊屹立不搖,它的每一道足跡,都是臺灣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見證;歷史學領域,自然也不例外。本文回歸文本,精細觀察討論《思與言》刊佈的與史學相關論著的內容,闡釋《思與言》的「史學實踐」對於一九六○年代以降臺灣史學發展的影響與意義,既可為瞭解《思與言》自身的歷史,也可為略窺臺灣史學的歷史場景與過程,提供一個觀察視角。

英文摘要

This essay provides observations about the historical practices of the journal ”Thought and Words” (established in 1963), while also analyzing such practices in the context of Taiwanese historiography. The author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the influence exerted by articles published in ”Thought and Words”, and does so from a range of different perspectives. First, these works criticized old-fashioned historical practices, and advocated that scholars strive to combine the methodologies of history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In addition, they helped stimulate new perspectives on academia, and supplied new ideas and materials from the world of liberal arts education for younger generations of scholars interested i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aken as a whole, the articles that appeared in ”Thought and Word” reflect unique developments in the methods and practices of Taiwanese historiograph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Perry, Elizabeth J.、劉平譯(2006)。特載:「告別革命」與中國政治研究。思與言,44(3),231-291。
    連結:
  2. 方志強(2004)。時代中的史家:巴特費爾德與英國歷史的解釋。思與言,42(4),83-125。
    連結:
  3. 王文濤(2006)。中國古代「專制」概念述考。思與言,44(4),1-44。
    連結:
  4. 布琮任(2010)。「曾左李」一簡稱的由來與內容涵義之演變。思與言,48(3),1-36。
    連結:
  5. 伊藤幹彥(2004)。臺灣社會主義思想之研究:連溫卿與謝雪紅。思與言,42(2),43-74。
    連結:
  6. 吳偉明(2010)。日本考古學與民族主義:前期舊石器捏造事件的意識型態。思與言,48(4),85-108。
    連結:
  7. 吳鯤魯(2011)。多元社會下的公共治理:以《自由中國》雜誌為指引。思與言,49(2),225-252。
    連結:
  8. 李弘祺(2003)。中國科舉制度的歷史意義及解釋―從艾爾曼(Benjamin Elman)對明清考試制度的研究談起。臺大歷史學報,32,237-267。
    連結:
  9. 周兵(2007)。Peter Burke之新文化史。思與言,45(4),53-94。
    連結:
  10. 林志宏(2004)。蔣廷黻、羅家倫、郭廷以:建立「科學的中國近代史」及其詮釋。思與言,42(4),41-81。
    連結:
  11. 林錚(2010)。歷史學關懷如何促成社會學式提問:以一個臺灣韋伯研究為例。思與言,48(4),221-253。
    連結:
  12. 前田愛、廖肇亨譯(2007)。讀者論簡史:國民文學論之前(上)。思與言,45(1),5-28。
    連結:
  13. 徐詩薇(2009)。論古埃及女性的地位和權利。思與言,47(1),251-293。
    連結:
  14. 徐詩薇(2012)。古埃及智慧文學中的「形象表達」。思與言,50(1),71-100。
    連結:
  15. 袁光鋒(2010)。作為政治神話的「榜樣」與社會主義新人的塑造:「雷鋒」符號的生產、運作機制與公眾記憶。思與言,48(4),23-48。
    連結:
  16. 張維屏(2004)。郭廷以《中國通史》稿本反映的當代古史觀。思與言,42(4),1-39。
    連結:
  17. 曹天忠、楊思機(2006)。「現代史學派」與中國現代史學的「社會科學化」。思與言,44(2),25-88。
    連結:
  18. 陳建守(2006)。文化史的由來、實踐及意義:介紹兩本討論文化史的著作。思與言,44(2),243-267。
    連結:
  19. 陳儀深(2010)。從邊疆史到臺灣史:世變下郭廷以史學的一個側面。思與言,48(4),1-22。
    連結:
  20. 黃自進(2006)。關東軍與九一八事變:政治背景與戰略設計為中心的探討。思與言,44(4),91-114。
    連結:
  21. 裴英姬(2009)。燕行錄的研究史回顧。臺大歷史學報,43,219-255。
    連結:
  22. 趙慶雲(2010)。論一九五○年代中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學術研究。思與言,48(2),1-48。
    連結:
  23. (1972)。本刊優待在校學生長期訂戶。思與言,9(5),7。
  24. (1973)。「歷史研究與歷史教學」討論會。思與言,11(2),39-48。
  25. Bendix, Reinhard (1946). Max Weber's Interpretation of Conduct and Histor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51, 6: 518-526
  26. (1965)。有感於當代史學。思與言,3(3),2。
  27. (1972)。「二十年來我國的史學發展」討論會。思與言,10(4),27-28+30。
  28. (1964)。史學可走之路。思與言,2(4),2-3。
  29. (1965)。史學的相對觀點。思與言,3(1),1-2。
  30. 《聯合報》編輯部編(1977)。誹韓案論叢。臺北:聯合報社。
  31. Aries, Philippe、梁其姿譯(1982)。心態歷史。思與言,20(4),57-73。
  32. Barraclough, Geoffrey、黃俊傑譯(1972)。科學方法與史學家的工作。思與言,9(6),41-46。
  33. Bendix, Reinhard,Roth, Guenther(1971).Scholarship and Partisanship: Essays on Max Weber.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4. Bendix, Reinhard、黃俊傑譯(1976)。韋伯對於人類行為與歷史的解釋。思與言,14(1),33-39。
  35. Berger, Stefan(Ed.),Donovan, Mark(Ed.),Passmore, Kevin(Ed.)(1999).Writing National Histories: Western Europe Since 1800.London:Routledge.
  36. Berlin, Isaiah(1960).History and Theory: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History.History and Theory,1(1),1-31.
  37. Berlin, Isaiah、李恩涵譯(1965)。環繞「科學的歷史」的有關問題。思與言,3(1),3-10。
  38. Bodde, Derk,Morris, Clarence(1967).Law in Imperial China: Exemplified by 190 Chi'ng Dynasty Cases.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9. Braudel, Fernand、賴建誠譯(1987)。我與年鑑歷史學派:布勞代爾的答覆。思與言,25(3),59-77。
  40. Burke, Peter(1980).Sociology and History.London:Allen & Unwin.
  41. Burke, Peter、潘自蓮譯(1983)。新書介紹。思與言,20(5),83。
  42. Butterfield, Herbert(1995).Man on His Past: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Historical Scholarship.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43. Butterfield, Herbert、蒲慕州譯(1975)。人類話往事(一):西洋史學史之研究。思與言,13(4),74-85。
  44. Butterfield, Herbert、蒲慕州譯(1976)。人類話往事(二):西洋史學史之研究(下)。思與言,13(6),45-50。
  45. Calaresu, Melissa,De Vivo, Filippo,Rubiés, Joan Pau(2010).Introduction: Peter Burke and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History.Exploring Cultural History: Essays in Honour of Peter Burke,Farnham:
  46. Caldwell, Raymond(2002).Between Scylla and Charybdis: Reinhard Bendix on Theory, Concepts and Comparison in Max Weber's Historical Sociology.History of the Human Sciences,15(3),25-51.
  47. Cannon, John(Ed.)(1988).The Blackwell Dictionary of Historians.Oxford:Basil Blackwell.
  48. Carr, Edward H.(2001).What is History?.Basingstoke:Palgrave.
  49. Carr, Edward H.、江政寬譯(2009)。何謂歷史?。臺北:博雅書屋。
  50. Cook, James W.(2012).The Kids Are All Right: On the'Turning' of Cultural History.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117(3),746-771.
  51. Eisenstadt, Shmuel N.(1963).The Political Systems of Empires.New York:Free Press.
  52. Eisenstadt, Shmuel N.、黃俊傑譯(1977)。歷史上官僚政治組織的背景及其問題。思與言,14(6),34-39。
  53. Evans, Richard J.(1999).In Defense of History.New York:W. W. Norton.
  54. Eysenck, Hans J.、葉光輝譯、俞筱鈞譯(1996)。跨文化心理學與心理學的同一化。思與言,34(4),203-234。
  55. Higham, John、黃俊傑譯(1977)。思想史及其相關學科。食貨,7(3),45-51。
  56. Hsü, Cho-yün(1965).Ancient China in Transition: An Analysis of Social Mobility, 722-222 B. C..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57. Hsü, Cho-yün、陳中民譯(1966)。許著《先秦社會史論集》評介選譯。思與言,4(4),44-46。
  58. Hughes, H. Stuart(1960).The Historian and the Social Scientist.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66(1),20-46.
  59. Hughes, Henry Stuart(1958).Consciousness and Society: The Reorientation of European Social Thought, 1890-1930.New York:Knopf.
  60. Hughes, Henry Stuart、雷成慧譯(1964)。史學家與社會科學家。思與言,2(4),24-34。
  61. Jordanova, Ludmilla(2006).History in Practice.London:Hodder Arnold.
  62. Kitromilides, Paschalis(2010).The Encounter of History with the Social Sciences.The New Ways of History: Developments in Historiography,London:
  63. Kleinma, Arthur、張珣譯(1999)。文化建構病痛經驗與行為:中國文化內的情感與症狀。思與言,37(1),241-271。
  64. Leerssen, Joep(Ed.),Rigney, Ann(Ed.)(2000).Historians and Social Values.Amsterdam: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65. Lorenz, Chris(2008).Drawing the Line: 'Scientific' History between Myth-making and Myth-breaking.Narrating the Nation: Representations in History, Media, and the Arts,New York:
  66. Martin, Gry Bourdé、Martin, Hervé、賴建誠譯(1989)。新史學:年鑑學派的繼承者。思與言,27(1),69-84。
  67. Munro, Donald. J.(1969).The Concept of Man in Early China.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68. Munslow, Alun(Ed.)(2013).Authoring the Past: Writing and Rethinking History.Abingdon:Routledge.
  69. Oakes, Guy(1997).Guenther Roth and Weber Studies in Americ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tics, Culture, and Society,11(1),175-179.
  70. Olábarri, Ignacio(1995).New' New History: A Longue Durée Structure.History and Theory,34(1),1-29.
  71. Perrin, Ch.-Edmond、賴建誠譯(1988)。馬克布洛克(Marc Bloch)的歷史著作。思與言,25(6),95-113。
  72. Pinkney, David H.、施寄錦譯(1981)。美加地區史學家對歐洲史的研究。思與言,19(4),52-71。
  73. Porter, Theodore M.(Ed.),Ross, Dorothy(Ed.)(2003).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Scien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4. Rigney, Ann(1990).The Rhetoric of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Three Narrative Historie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5. Ringer, Fritz K.(1992).Fields of Knowledge: French Academic Cultur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1890-1920.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6. Ross, Dorothy(1998).The New and Newer Histories: Social Theory and Historiography in an American Key.Imagined Histories: American Historians Interpret the Past,Princeton, NJ:
  77. Roth, Guenther、黃俊傑譯(1976)。社會學的類型研究與歷史解釋。思與言,14(4),30-39。
  78. Skinner, Quentin(2002).Visions of Polit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9. Skinner, QuentinEd.、賴建誠譯(1988)。法國年鑑歷史學派。思與言,26(3),49-67。
  80. Smith, Dennis(1991).The Rise of Historical Sociology.Cambridge:Polity Press.
  81. Stieg, Margaret F.(1986).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Scholarly Historical Periodicals.University, AL: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82. Toubert, Pierre、賴建誠譯(1990)。馬克.布洛克的思想根源。思與言,28(1),193-234。
  83. Twitchett, Denis、李弘祺譯(1975)。評論近代中國社會經濟史的幾本近著。思與言,13(2),1-5。
  84. Uglow, Nathan(2001).The Historian's Two Bodies: The Reception of Historical Texts in France, 1701-1790.Aldershot:Ashgate.
  85. Wallerstein, Immanuel(1979).The Capitalist World-Economy: Essays by Immanuel Wallerstei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6. Wallerstein, Immanuel Maurice(2004).The Uncertainties of Knowledge.Philadelphia, P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87. Wallerstein, Immanuel、蔡錦昌譯(1979)。對史學、社會科學和政治的一些反省。思與言,22(5),87-92。
  88. Wang, Q. Edward(Ed.),Iggers, Georg G.(Ed.)(2002).Turning Points in Historiography: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Rochester, NY: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89. Watson, James L.(1985).Standardizing the Gods: The Empress of Heaven (Tianhou) along the South China Coast, 960-1960.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Berkeley, CA:
  90. Watson, James L.、潘自蓮譯(1988)。神明標準化:華南沿海地區天后之提倡(960-1960)。思與言,26(4),369-397。
  91. Wolf, Arthur P.、張珣譯(1997)。神.鬼和祖先。思與言,35(3),233-291。
  92. Yang, Ching K.(1961).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s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93. 文崇一(1965)。《歐陽修的治學與從政》讀後。思與言,3(1),511-513。
  94. 文崇一(1970)。M. 韋伯及其學術思想―為韋伯逝世50週年而作。思與言,8(4),37-44。
  95. 方志強(2001)。「進步」的理念:內涵與定義。思與言,39(3),173-206。
  96. 方志強(2011)。平民的先知:卡萊爾與英國維多利亞社會。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97. 方志強(2001)。「進步」的理念―二十世紀的挑戰。新史學,12(2),131-172。
  98. 王明珂(1996)。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4),147-183。
  99. 王建秋(1965)。宋代太學與太學生。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100. 王晴佳(2002)。臺灣史學五十年(1950-2000):傳承、方法、趨向。臺北:麥田。
  101. 王業鍵(1978)。傳統與近代中國經濟發展。思與言,15(5),1-7。
  102. 王壽南(1972)。介紹近二十年來有關唐史研究的新書。思與言,10(4),103-107。
  103. 王德毅(1966)。劉道原的史學。思與言,4(1),38-40+32。
  104. 王德權(2006)。東京與京都之外―渡邊信一郎的中國古代史研究。新史學,17(1),143-202。
  105. 丘宏達(1973)。美國對中國法律的研究。思與言,10(6),20-22。
  106. 古偉瀛(1983)。從「炫奇」、「賽珍」到「交流」、「商戰」:中國近代對外關係的一個側面。思與言,24(3),1-18。
  107. 布洛克、梁其姿編譯(1989)。年鑑史學論文集,臺北:
  108. 石錦(1968)。清末自強觀的內容分野及其演變。思與言,6(4),9-18。
  109. 任育德(1999)。1950 年代雷震憲政思想的發展―以「中央政體」與「反對黨」為例。思與言,37(1),97-140。
  110. 全寅永(1987)。清季「自強思想」與韓國「開化思想」的比較研究:以其傳統淵源為中心(上)。思與言,25(4),1-22。
  111. 全寅永(1988)。清季「自強思想」與韓國「開化思想」的比較研究:以其傳統淵源為中心(下)。思與言,25(5),37-62。
  112. 寺田剛(1965)。宋代教育史概說。東京:博文社。
  113. 江金太(1980)。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的民主思想:卡地布(Kateb)和普列門內玆(Plamenatz)的解釋。思與言,18(1),54-61。
  114. 江燦騰(1996)。媽祖信仰與法律裁判―以增田福太郎的研究為中心。思與言,34(4),149-166。
  115. 竹內洋(2003)。教養主義の沒落―変わりゆくエリート學生文化。東京:中央公論新社。
  116. 西嶋定生(1983)。中國古代國家と東アジア世界。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117. 西嶋定生、鄭欽仁譯(1983)。《中國古代國家與東亞世界》緒言。思與言,21(3),55-58。
  118. 何國隆編(2002)。《思與言》四十年總目錄及資料彙編。臺北:思與言雜誌社。
  119. 何彩滿(1997)。布勞岱論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思與言,35(4),53-76。
  120. 吳文星(1988)。日據時期臺灣教育之再檢討。思與言,26(1),101-108。
  121. 吳文星(1985)。「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專號序言。思與言,23(1),1。
  122. 吳文星(1978)。日據時代臺灣書房之研究。思與言,16(3),62-89。
  123. 吳偉明(2009)。易學對德川日本的影響。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124. 吳偉明(1984)。現代日本的新畫像:評介白著「日本國體的遠景」。思與言,22(1),89-92。
  125. 吳章銓(1969)。洋務運動中的商務思想―以李鴻章為中心的探討。思與言,7(3),6-20。
  126. 呂實強(1967)。加強中等學校歷史教學教具的建議。思與言,4(5),29-30+43。
  127. 宋巴特、王志卿譯(1993)。資本主義的未來。思與言,33(1),185-214。
  128. 尾藤正英、吳密察譯(1983)。德川時代社會和政治思想的特質。思與言,21(1),33-42。
  129. 李弘祺(1980)。史學與史學方法論集。臺北:食貨。
  130. 李弘祺(1994)。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臺北:聯經。
  131. 李弘祺(1975)。宋朝教育及科舉散論―兼評三本有關宋代教育及科舉的書。思與言,13(1),15-27。
  132. 李弘祺(1978)。《史學研究論集:思與言論文選集》序。思與言,16(1),18-23。
  133. 李弘祺(2012)。學以為己:傳統中國的教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134. 李永熾(1970)。明治初期日本的近代化與知識份子1868-1894(上)。思與言,8(1),14-21。
  135. 李永熾(1978)。日本「大東亞共榮圈」理念的形成。思與言,15(6),37-58。
  136. 李永熾(1970)。明治初期日本的近代化與知識份子1868-1895(下)。思與言,8(2),45-50。
  137. 李恩涵(2011)。八十憶往:家國與近代外交史學。臺北:秀威資訊。
  138. 李恩涵(1967)。研究中國近代史的趨勢與必要參考書。思與言,4(5),1-26。
  139. 李恩涵(1967)。清季同光自強運動與日本明治維新運動的比較。思與言,5(1),13-23+26。
  140. 李恩涵(1968)。論清季中國的民族主義。思與言,5(6),24-32。
  141. 李國祁(1982)。史學與歷史教育。思與言,20(4),7-8。
  142. 李筱峰(1991)。二二八事件前的文化衝突。思與言,29(4),185-215。
  143. 李龍範(1968)。遼金佛教之二重體制與漢族文化。思與言,6(2),27-32。
  144. 李濟滄(2005)。論谷川道雄的中國史研究。中國史研究,2,137-155。
  145. 杜維運(1988)。中國傳統史學的經世精神。歷史月刊,3,20-23。
  146. 杜維運(1977)。經世思想與中國史學。史學論集,臺北:
  147. 汪榮祖(1976)。白德爾與當代法國史學。食貨月刊,6(6),1-8。
  148. 狄百瑞、施寄錦譯(1983)。元代新儒家正統思想的興起(上)。思與言,21(1),43-57。
  149. 谷川道雄、邱添生譯(1988)。中國史上的中世。思與言,25(5),98-105。
  150. 周樑楷(1975)。卡耳及巴特費爾德史學理論之比較。興大文史學報,5,229-255。
  151. 居蜜(1971)。近代歐洲思想:兼介休斯著《個人意識與社會》。思與言,8(5),37-41。
  152. 林正弘編、潘光哲編、簡明海編(2010)。殷海光全集(新版)。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53. 林正弘編、潘光哲編、簡明海編(2010)。殷海光全集(新版)。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54. 林滿紅(1979)。晚清的鴉片稅(1858-1909)。思與言,16(5),11-59。
  155. 金耀基(1965)。麥克斯.韋伯生平及其學術貢獻。國立政治大學學報,12,371-396。
  156. 思與言雜誌社(1974)。「社會科學與歷史學」討論會記錄。思與言,12(4),1-19。
  157. 思與言雜誌社(1988)。現行高級中學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檢討座談會。思與言,25(5),1-36。
  158. 思與言雜誌社(1966)。評介《中國社會中的宗教》。思與言,4(3),45-46。
  159. 思與言雜誌社(1994)。「《思與言》的未來方向」社友座談會記錄。思與言,32(4),219-231。
  160. 思與言雜誌社(1972)。「二十年來我國的史學發展」討論會。思與言,10(4),27-34。
  161. 思與言雜誌社(1982)。慶祝「思與言雜誌社」成立二十週年紀念大會紀實。思與言,20(5),23-24。
  162. 思與言雜誌社(1984)。「歷史學與社會學之間」學術座談會記錄。思與言,22(1),1-28。
  163. 思與言雜誌社(1977)。從「誹韓案談起」座談會記錄。思與言,15(4),1-8。
  164. 查時傑編(1973)。中國通史集論,臺北:
  165. 查時傑編(1980)。中國通史集論,臺北:
  166. 洪秀桂(1968)。臺灣人居喪百期嫁娶婚禮俗的研究。思與言,6(1),36-40。
  167. 科大衛、劉志偉(2008)。「標準化」還是「正統化」?―從民間信仰與禮儀看中國文化的大一統。歷史人類學學刊,6(1-2),1-21。
  168. 郎裕憲(1966)。臺灣省各縣轄市之財政問題。思與言,4(2),14-24。
  169. 夏伯嘉(1979)。馬克.布洛克(Marc Bloch, 1886-1944)與法國年鑑學派(Annales School)。史學評論,1,211-228。
  170. 孫震(1968)。臺灣經濟發展與社會價值制度的重建。思與言,5(5),8-11+44。
  171. 荒木敏一(1969)。宋代科擧制度研究。京都:京都大學東洋史研究會。
  172. 高明士(1996)。戰後日本的中國史研究。臺北:文海學術思想研究發展文教基金會。
  173. 常春樹書坊中國通史集論編輯小組編(1972)。中國通史集論。臺北:常春樹書坊。
  174. 康樂編、黃進興編(1981)。歷史學與社會科學。臺北:華世。
  175. 張正昌(1982)。高中外國歷史教育的若干問題。思與言,20(4),40。
  176. 張存武(1967)。介紹一部中韓關係新史料―《燕行錄選集》。思與言,4(5),41-42。
  177. 張明雄(1982)。現階段高級中學本國史教育的實施和檢討。思與言,20(4),15-18。
  178. 張朋園(1968)。清季諮議局議員的選舉及其出身之分析。思與言,5(6),13-23。
  179. 張炎憲(1979)。簡介日本對日據臺灣史的研究概況。思與言,17(4),15-21。
  180. 張信雄(1967)。臺灣香蕉運銷成本之分析。思與言,4(6),13-20。
  181. 張家銘(1987)。理論、歷史與想像力:布勞岱的歷史世界及其對社會學的反省意義。思與言,24(6),63-80。
  182. 張瑞德(1996)。民國時期的農民階層(1912-1937)。思與言,34(2),259-292。
  183. 張維安(1990)。關於韋伯研究的一些思考。思與言,28(3),37-51。
  184. 張維安(1988)。「官督商辦」體制與中國近代工業發展:以輪船招商局為例。思與言,26(3),1-23。
  185. 張維屏(2003)。雷海宗《中國通史選讀》講義所反映之當代古史觀念的探討。思與言,41(2),115-167。
  186. 曹永和(1985)。臺灣早期歷史研究。思與言,23(1),3-17。
  187. 梁華璜(1995)。明治時期的天皇體制與乙未侵臺。思與言,33(2),97-129。
  188. 許士軍(1968)。臺灣西部地區家庭使用燃料之調查分析。思與言,6(1),10-17。
  189. 許倬雲(1965)。一位廿世紀的史學家:比蘭。思與言,3(1),508-510。
  190. 許雪姬(2010)。臺灣史研究三部曲:由鮮學經顯學到險學。思與言,16,71-100。
  191. 許雪姬(1991)。臺灣光復初期的語文問題。思與言,29(4),155-184。
  192. 許維德(2001)。中國民族主義.帝國主義.臺灣獨立運動―評三本90 年代中國出版的「臺獨研究」專書。思與言,39(2),89-164。
  193. 郭廷以(1950)。中國近代化的延誤―兼論早期中英關係的性質。大陸雜誌,1(3),16-20。
  194. 郭廷以(2012)。郭量宇先生日記殘稿。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5. 郭廷以(1950)。中國近代化的延誤―兼論早期中英關係的性質。大陸雜誌,1(2),7-10。
  196. 陳小沖(1993)。1622-1624 年的澎湖危機―貿易、戰爭與談判。思與言,31(4),123-203。
  197. 陳姃湲(2003)。江亢虎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過程:從興女學到鼓吹社會主義。思與言,41(2),37-114。
  198. 陳柏煉(1997)。穆罕默德.阿布都(Muhammad Abduh):現代埃及改革者。思與言,35(2),353-368。
  199. 陳柏煉(1992)。阿拉伯民族主義興起的歷史背景。思與言,30(4),33-70。
  200. 陳啟雲(1967)。談歷史研究。思與言,5(2),11-14+31。
  201. 陳新(2005)。西方歷史敘述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202. 陳新(2010)。歷史認識:從現代到後現代。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3. 陳新(2003)。「世界歷史」觀念在全球化經驗中的境遇。思與言,41(2),227-267。
  204. 陳新(2001)。解構與歷史:德裏達思想對歷史學的可能效應。思與言,39(3),207-247。
  205. 陳新(1999)。論二十世紀西方歷史敘述研究的兩個階段。思與言,37(1),1-27。
  206. 陸寶千(1963)。歷史學的理論架構。思與言,1(5/6),157-159。
  207. 陶晉生(1966)。歷史上漢族與邊疆民族關係的幾種解釋。思與言,4(1),1-3。
  208. 鹿錫俊(1996)。從“東亞新秩序"到“廣義的東亞新秩序"―論日本戰時外交的一次螺旋式轉折:1939.7 ~ 1940.1。思與言,34(4),167-202。
  209. 湯志傑(2008)。本土社會學傳統的建構與重構―理念、傳承與實踐。群學爭鳴:臺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臺北:
  210. 筒井清忠(1995)。日本型「教養」の運命―歷史社會學的考察。東京:岩波書店。
  211. 賀照田(2006)。當代中國的知識感覺與觀念感覺。臺北: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212. 黃安雄(1975)。歷史解釋的理念架構與經驗事實:以近代中國經濟史研究為例。思與言,13(3),1-10。
  213. 黃克武(1984)。清季重商思想與。思與言,21(5),22-36。
  214. 黃克武(1996)。「文化想像與族國建構」專號序。思與言,34(3),i-vi。
  215. 黃克武(2000)。思為絪醞 言乃不息。二十一世紀,57,148-150。
  216. 黃秀政(1988)。「臺灣史研討會」專號序言。思與言,26(1),1。
  217. 黃秀霞(1985)。新版國中歷史第一冊教材之研究。思與言,22(5),47-68。
  218. 黃金麟(2001)。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臺北:聯經。
  219. 黃俊傑(1977)。埃森西塔對帝國的政治系統之研究及其對中國歷史之解釋。思與言,14(6),24-33。
  220. 黃俊傑(1982)。歷史教育與歷史意識的培育。思與言,20(4),8-9。
  221. 黃俊傑(1983)。「思想與思想史研究專號」前言。思與言,21(1),1。
  222. 黃俊傑(1978)。古代希臘史的特質:《古代希臘史研究論集》導論。思與言,15(6),59-73。
  223. 黃俊傑(1973)。門羅(Dondld J. Munro)著《中國古代對人的觀念》評介。思與言,10(5),52-56。
  224. 黃俊傑(1975)。古代希臘史分期問題芻議。思與言,12(6),42-47。
  225. 黃敏枝(1978)。宋代福建路的寺院與社會。思與言,16(4),1-30。
  226. 黃敏枝(1970)。唐代寺領莊園的研究。思與言,8(2),35-44。
  227. 黃進興(1981)。論「方法」與「方法論」:以近代中國史學意識為系絡。歷史學與社會科學,臺北:
  228. 黃進興(2002)。「文本」(text)與「真實」(truth):試論德希達(Derrida)對傳統史學的沖擊。新史學,13(3),43-77。
  229. 黃進興(2001)。中國近代史學的雙重危機:試論「新史學」的誕生及其所面臨的困境。聖賢與聖徒:歷史與宗教論文集,臺北:
  230. 黃寬重(1990)。孟珙與四川。思與言,28(2),59-73。
  231. 奧崎裕司(1999)。中國史から世界史へ:谷川道雄論。東京:汲古書院。
  232. 楊水森(1967)。聯合國技術協助下臺灣都市暨住宅發展的展望。思與言,4(6),34-37。
  233. 楊懋春、黃俊傑(1982)。關於「社會科學整合」的思考:歷史學與社會學之間。思與言,20(1),1-24。
  234. 楊懋春、黃俊傑(1982)。社會科學研究中國化。思與言,20(2),1-9。
  235. 熊先舉(1982)。談中學歷史教科書的編審工作。思與言,20(4),5-6。
  236. 翟本瑞(1986)。物質文明對歷史研究的反省性意義:評布勞岱論日用生活的結論。思與言,23(5),72-79。
  237. 翟本瑞(1987)。資本主義與市場經濟:布勞岱的歷史分劃。思與言,24(6),47-62。
  238. 蒲慕州(1978)。古埃及的智慧:普塔和泰普的箴言。思與言,16(4),71-85。
  239. 蒲慕州(1982)。埃及新王國時代的對外關係。思與言,19(5),1-7。
  240. 劉石吉(1978)。明清時代江南市鎮之數量分析。思與言,16(2),26-47。
  241. 蔣孝瑀(1965)。幾種中國史分期觀念的介紹。思與言,3(1),501-507。
  242. 蔡石山(1977)。淺談希臘史學。思與言,15(4),67-70。
  243. 蔡采秀(1994)。史實乎?論述乎?:評陳小沖〈1622-1624 年的澎湖危機〉。思與言,32(3),213-226。
  244. 蔡淵洯(1988)。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化運動中反傳統思想初探。思與言,26(1),109-132。
  245. 蔡錦昌(1988)。荀韓關係論:評韋政通和蕭公權的看法。思與言,26(4),45-58。
  246. 盧建榮(2005)。新文化史的學術性格及其在臺灣的發展。新史學,鄭州:
  247. 盧建榮(2006)。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臺北:麥田。
  248. 盧建榮編(2001)。文化與權力:臺灣新文化史。臺北:麥田。
  249. 盧建榮編(2001)。性別、政治與集體心態:中國新文化史。臺北:麥田。
  250. 蕭阿勤(1997)。集體記憶理論的檢討:解剖者、拯救者、與一種民主觀點。思與言,35(1),247-296。
  251. 賴文輝(1968)。臺灣小農問題與地區專業化生產。思與言,6(1),5-9。
  252. 賴建誠譯(1996)。年鑑學派管窺。臺北:麥田。
  253. 賴建誠譯(1996)。年鑑學派管窺。臺北:麥田。
  254. 賴澤涵(1982)。歷史學與社會學的互補性及合流的可能性。社會科學理論與方法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255. 賴澤涵編(1987)。三十年來我國人文及社會科學之回顧與展望。臺北:東大。
  256. 駱雪倫(1964)。湯恩比的《歷史研究》與歷史。思與言,2(4),15-23+46。
  257. 薛化元(1996)。臺灣自由主義思想發展的歷史考察(1949-60):以反對黨問題為中心。思與言,34(3),241-286。
  258. 謝國興(1996)。鹿耳門的媽祖信仰與正統之爭。思與言,34(2),137-173。
  259. 謝劍(1970)。人類學與歷史學。思與言,8(1),42-45。
  260. 藍元鴻(2011)。從、《食貨月刊》、《史學評論》、和《新史學》的發刊辭側看戰後臺灣史學。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113,51-60。
  261. 嚴靈峰、薩孟武、陶希聖(1978)。誹韓案論戰。臺北:東府。
被引用次数
  1. 潘光哲(2019)。「重思東亞脈絡下的冷戰」專號導言。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57(4),1-16。
  2. 鄭政秉(2013)。《思與言》和臺灣經濟學界的發展。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51(4),23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