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情志批評」商榷

并列篇名

A Discussion about Emotion-Intention Criticism

作者

賴欣陽(Hsin-Yang Lai)

关键词

情志批評 ; 意 ; 逆 ; 論世 ; 知人 ; Emotion-Intention Criticism ; Intention ; Move Toward ; Knowing the Authors ; Investigating Authors' Era

期刊名称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

卷期/出版年月

53卷4期(2015 / 12 / 01)

页次

81 - 14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情志批評」一詞在學術界中被提出,至今恐怕已逾25年。它從一篇論文中的一個部分,漸漸被一些中國文學研究者當做方法論上的依據,在觀念上和認知上造成了不小的影響,而也影響研究者對中國古代文學的解讀。然而對「情志批評」理論的探究與批判;甚至退一步說連爬梳與建構,在學術界幾無所見。時至今日,在理論上有深入探討及論述者,還是顏崑陽教授當年所撰之論文與專著。本論文試圖以顏崑陽教授之立論為探討商榷對象,檢討「情志批評」立名是否合理?析述「情志」在中國古典文論中的意義及文論家所關心的層面。而由於「情志批評」乃是以「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為實際操作方法,故本文亦就此方法進行溯源探究,析述其理論架構,探討孟子所提出的說詩之法,並說明漢朝王逸、鄭玄等諸位箋釋家,其所用之箋釋方法乃源自孟子之確證。並闡述此批評法自明、清以來被誤解、誤用之跡。其中再就顏崑陽教授析讀之內容,析論其對明、清箋釋家所論是否如諸家文中之旨?通過以上的考察,可知由於明、清箋釋家失落了「人情不遠」這個層面,所以孟子的說詩法,被他們轉成用歷史研究的成果來解詩,因此便產生了局限。這些局限,讀者在操作此方法時應該有所體認,才能更精確地達到說詩、解詩的目的。但也因此,依附在「以意逆志」、「知人論世」法中的所謂「情志批評」,似乎愈走愈窄了。而顏崑陽教授於《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中批判此法,並加以調整,加上一些原則性之限制。其間有值得商榷者焉。本文爰就顏崑陽教授所論,考此法之所由來,析其理論內涵之衍變,以及落實到實際批評活動,權以商榷之。

英文摘要

Emotion-Intention Criticism has been used in the academic field as a term in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for more than twenty-five years. The term was first derived from Professor Kun-Yang Yen, and was then separately applied as the fundamental method to approach Chinese Literary Studies, significantly influencing the concept, cogni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is paper inspects the validity of the name "Qing Zhi", while discussing its definition and categorization in Chinese Literary. The practice of Emotion-Intention Criticism is to "understanding authors' aspirations through universal idea" and "understanding the authors by investigating the period in which they lived".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meaning and form demonstrated in Mencius. Moreover, the content and analysis proves that the methods and the concepts used by interpreters in the Han Dynasty. Lastly, with regards to Yen's statement about Mencius's interpreting methods on poetry, the article clarifies the misunderstanding and misuse of Emotion- Intention Criticism. Through additional research and analysis, it becomes apparent that the interpreter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ad not paid due attention to "human feelings are similar". Mencius's methods on interpreting poetry had been transformed into a 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 after several dynasties. There for, limitations on its application have become apparent. Interpreters should be aware of these limitations in order to interpret works more precisely. Yen has criticized and revised Mencius's methods in his work; he also proposes restrictions to Emotion-Intention Criticism to be applied as a set of rul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周)尹文(約360B.C.-280B.C.)。〈大道下〉,收入氏著,《尹文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網址:http://ctext.org/yin-wen-zi/da-dao-xia/zh。點閱日期:2014 年5 月10 日。
  2. 宋朱熹(1983)。四書集注。北京:中華。
  3. 宋黎靖德編(1986)。朱子語類。臺北:文津。
  4. 宋黎靖德編(1986)。朱子語類。臺北:文津。
  5. 南朝宋劉義慶編、徐震堮校箋(1989)。世說新語校箋。臺北:文史哲。
  6. 唐李賀、清王琦批注、姚文燮批注、方扶南批注(1997)。李賀詩歌集注。上海:上海人民。
  7. 唐杜甫、清仇兆鰲注(1980)。杜詩詳注。臺北:里仁。
  8. 唐陸德明(1985)。經典釋文。上海:上海古籍。
  9. 唐魏徵(1980)。隋書。臺北:鼎文。
  10. 唐魏徵編(1980)。隋書。臺北:鼎文。
  11. 晉陳壽(1993)。三國志。臺北:鼎文。
  12. 晉陸機、張少康集釋(2002)。文賦集釋。北京:人民文學。
  13. 梁劉勰、楊明照校注(2000)。增訂文心雕龍校注。北京:中華。
  14. 梁劉勰、詹鍈義證(1989)。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
  15.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呂延濟注(1987)。六臣注文選。北京:中華。
  16. 梁鍾嶸、周振甫譯注(1998)。詩品譯注。北京:中華。
  17. 清阮元(1997)。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
  18. 清嚴可均編(1982)。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臺北:世界。
  19. 陳徐陵編、吳冠宏彙校、談蓓芳彙校(2011)。玉臺新詠彙校。上海:上海古籍。
  20. 漢毛亨傳、鄭玄箋(1983)。毛詩鄭箋。臺北:臺灣中華。
  21. 漢毛亨傳、鄭玄箋(1983)。毛詩鄭箋。臺北:臺灣中華。
  22. 漢毛亨傳、鄭玄箋(1983)。毛詩鄭箋。臺北:臺灣中華。
  23. 漢毛亨傳、鄭玄箋(1983)。毛詩鄭箋。臺北:臺灣中華。
  24. 漢王逸注(1974)。楚辭章句。臺北:藝文。
  25. 漢班固(1996)。漢書。北京:中華。
  26. 漢班固、清陳立疏(1997)。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
  27. 漢戴德述、鄭玄注(1992)。禮記鄭注。臺北:學海。
  28. 戰國孟軻、清焦循注、沈文倬點校(1988)。孟子正義。臺北:文津。
  29.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濟南:齊魯書社。
  30.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濟南:齊魯書社。
  31. 朱自清。詩言志辨。朱自清古典文學論文集,臺北:
  32. 何錡章編(1984)。王逸注楚辭。臺北:黎明。
  33. 康德、藍公武譯(1987)。純粹理性批判。臺北:仰哲。
  34. 張采田編(2010)。玉谿生年譜會箋(外一種)。上海:上海古籍。
  35. 郭紹虞編、王文生編(1988)。中國歷代文論選。上海:上海古籍。
  36. 陳沛淇(2009)。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37. 陳忠和(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38. 陳威遠(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39. 曾守仁(2007)。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40. 楊茹惠(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41. 臺灣開明書店編輯部(1955)。斷句十三經經文。臺北:臺灣開明。
  42. 裴斐(1986)。詩緣情辨。成都:四川文藝。
  43. 鄭色幸(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44. 顏崑陽(1993)。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
  45. 顏崑陽(1994)。漢代「楚辭學」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意義。第二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彰化:
  46. 顏崑陽(1990)。李商隱詩箋釋方法之檢討。中國學術年刊,11,113-157。
  47. 顏崑陽(1991)。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臺北:學生。
  48. 瀧川龜太郎編(1982)。史記會注考證。臺北:中新。
  49. 顧實(1980)。漢書藝文志講疏。臺北:臺灣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