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生命存在的通感與政教意識型態的寄託:中國古代文學「情志批評」的「反身性詮釋效用」

并列篇名

The Sensuscommunis of Being and the Metaphorical Expression of Political-Bildung Ideology: Exploring Emotion-Intention Criticism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Reflexivity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作者

顏崑陽(Kun-Yang Yen)

关键词

情志批評 ; 文體批評 ; 生命存在通感 ; 政教意識型態 ; 反身性詮釋效用 ; Emotion-Intention Criticism ; Stylistic Criticism ; The Sensuscommunis of Being ; Political-Bildung Ideology ; the Effectiveness of Reflexivity Interpretation

期刊名称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

卷期/出版年月

53卷4期(2015 / 12 / 01)

页次

9 - 4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有二大基本型態:一是由漢代詩騷箋注所形成的「情志批評」;一是以魏晉六朝文體學為理論基礎,運用到實際批評的「文體批評」。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情志批評」涵具著存有論的特質。它優先性的意義不在於建構可以論證其是非正誤的客觀性知識,而在於批評者所獲致的主觀性「反身性詮釋效用」。古代士人往往經由經典的詮釋,與作者進行生命存在經驗的相互通感,同時也寄託自己的政教意識型態。其中,隱涵著士人對生命存在價值的終極關懷,以及對當代政教的批判。因此,中國古代的「情志批評」,從現代知識論性質的研究進路,很難獲得深切的理解;研究者必須調適可資對應的詮釋視域。不過,這並非表示以往學界對「情志批評」所做專業知識的研究,都沒有價值而應該廢棄。「情志批評」當然也有它「知識論」的意義,只不過「存有論」的意義更為優先,不能被忽視。因此,「情志批評」之存有論的意義理解,如何與認識論的知識建構,彼此做出有效的接合?這應該是往後的研究發展中,我們可以用心思辨進而解決的重要問題。

英文摘要

There are two fundamental critical styles i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field. One is Emotion-Intention Criticism, and the other is Stylistic Criticism, Six Dynasties. Significantly, Emotion-Intention Criticism has the ontological characteristic. Its prior meaning does not lie in the constructing an objective knowledge framework that can prove right from wrong, but the critics can obtain a subjective viewpoint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Reflexivity Interpretation": through Interpretation, the ancient literati obtain a sense of "Sensuscommunis" with the author, and then address their "Political-Bildung Ideology" in a metaphorical way. It shows the literati’s caring for the value of ‘Being’ and their criticism toward the political and bildung at that time. The Emotion-Intention Criticism indeed has the composition of epistemology, but the significance of ontology outweighs epistemology in terms of importance. Therefore, how we comprehend the meaning of ontology while combining th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of epistemology? This should be an important issue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in further research.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顏崑陽(2011)。中國古代原生性「源流文學史觀」詮釋模型之重構初論。政大中文學報,15,231-272。
    連結:
  2. 顏崑陽(2007)。論「文體」與「文類」的涵義及其關係。清華中文學報,1,1-67。
    連結:
  3. 隋書.李諤傳。臺北:藝文。
  4. 西漢毛亨傳、東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1973)。毛詩注疏。臺北:藝文。
  5. 宋朱熹(1979)。四書集注。臺北:學海。
  6. 唐李商隱、清朱鶴齡箋注、程夢星刪補(1972)。李義山詩集箋注。臺北:廣文。
  7. 清郭慶藩編(1974)。莊子集釋。臺北:河洛。
  8. 清陳本禮箋注(1973)。唐李賀協律鉤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9. 清錢謙益(1998)。東澗寫校李商隱詩集。臺北:學海。
  10. 清嚴可均(1982)。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臺北:世界。
  11. 清嚴可均(1982)。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臺北:世界。
  12. 漢司馬遷。史記.屈原傳。臺北:藝文。
  13.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1973)。孟子注疏。臺北:藝文。
  14.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1973)。孟子注疏。臺北:藝文。
  15.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1973)。孟子注疏。臺北:藝文。
  16.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1973)。論語注疏。臺北:藝文。
  17. 余英時(1980)。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
  18. 呂正惠編、蔡英俊編(1992)。中國文學批評。臺北:臺灣學生。
  19. 李次九校讀(1971)。詞選續詞選校讀。臺北:復興。
  20. 周振甫注(1984)。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
  21. 曼海姆、張明貴譯(2006)。意識型態與烏托邦。臺北:桂冠。
  22. 黃瑞琪編(1990)。曼海姆─知識社會學。臺北:風雲論壇。
  23. 楊家駱編(1982)。李賀詩注。臺北:世界。
  24. 裴普賢(1987)。詩經研讀指導。臺北:東大。
  25. 瞿蛻園(1981)。李白集校注。臺北:里仁。
  26. 顏崑陽(2009)。從應感、喻志、緣情、玄思、遊觀到興會─論中國古典詩歌所開顯「人與自然關係」的歷程及其模態。輔仁國文學報,29,55-102。
  27. 顏崑陽(1991)。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臺北:臺灣學生。
  28. 顏崑陽(1994)。漢代「楚辭學」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意義。第二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彰化:
  29. 顏崑陽(2012)。《文心雕龍》做為一種「知識型」對當代之文學研究所開啟知識本質論及方法論的意義。長江學術,1,62-76。
  30. 顏崑陽(2011)。「文學自覺說」與「文學獨立說」之批判芻論。慶祝黃錦鋐教授九秩嵩壽論文集,臺北:
  31. 顏崑陽(1998)。從「言意位差」論先秦至六朝「興」義的演變。清華學報,28(2),143-172。
  32. 顏崑陽(2005)。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臺北:里仁。
  33. 顏崑陽(1991)。論漢代文人「悲士不遇」的心靈模式。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34. 顏崑陽(1993)。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
  35. 顏崑陽(1997)。論詩歌文化中的「託喻」觀念─以《文心雕龍.比興篇》為討論起點。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36. 瀧川龜太郎(1972)。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藝文。
  37. 顧頡剛編。中國古史研究
  38. 顧頡剛編。中國古史研究
  39. 顧頡剛編。中國古史研究
被引用次数
  1. 車行健(2018)。陳延傑《詩序解》及其《詩》學觀探析。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8(2),41-55。
  2. 陳沛淇(2017)。論姚文燮詩學觀:以《無異堂文集》、《昌谷集註》為討論範疇。北市大語文學報,十六,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