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近代日本漢文教育問題與「經學」之退場:以《明治漢文教科書集成》所作之考察

并列篇名

Problems about Education on Chinese in Modern Japan and Confucian Classics' Retreat: Through Integrations of Textbooks of Chinese in Meiji Period

作者

金培懿(Pei-Yi Chin)

关键词

明治漢學 ; 漢文教科書 ; 漢文教育 ; 經學 ; 《明治漢文教科書集成》 ; Sinology in Meiji Japan ; textbooks of Chinese ; education on Chinese ; Confucian classics ; Integrations of Textbooks of Chinese in Meiji Period

期刊名称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

卷期/出版年月

54卷1期(2016 / 03 / 01)

页次

91 - 13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就《編輯復刻版明治漢文教科書集成》所收漢文教科書,以論述明治日本之漢文教科書之特點與問題點,內容涉及其出版分期、所收種類、內容特色,進而分析當時漢文教育所呈現出之問題點,以及其間所蘊涵之可能意義。經由本文考察,明治漢文科教育主要特色為:1. 以明治19 年「小學校令」頒布作為分水嶺,之前原本自由編刊、採用的情況,從此轉向以文部省馬首是瞻,受制於政府意識形態。2. 當漢文學習的「初學」階段,由小學校後退至中學校時,也預告了此後漢文教育內容日形淺近平易化的發展趨勢。3. 明治初期以江戶為典範的風氣,隨著《幼學綱要》與《教育勅語》的頒布,遂與日本主體推崇的主張結合,朝以「和」代「漢」發展,復加「小學教則大綱」頒布,明定只能收錄以和漢夾雜文體撰寫成之和文,漢文科教科書所收之文竟「非漢文」。4. 又明治10 年代以還隨著何如璋、王韜、黎庶昌等清文人訪日,與明治漢文文壇交流日盛,桐城古文遂取代先秦、兩漢、唐宋古文,成為漢文科教科書之取材內容。而此四大特色日後成為漢文科教科書審定的重要標準,但卻也因此衍生出問題;為符合淺近平易化的編書規定,連帶凸顯出「和文」與「漢文」之間的齟齬,訓讀問題因而被關注;又「脫漢」後的漢文學習目的,其實就在「藉亞入歐」與涵塑忠孝合一之皇民。最後本文指出學界歷來未曾言及的問題點,亦即明治漢文教育中「經學」的退場。而「經學」自學校教育的退場,即是日本「舊型」文化瓦解之具體形象,亦即自始至終以經書為學習對象的「儒學」學習模式被徹底否定。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oblems about education on Chinese in Meiji Japan through the textbooks in Integrations of Textbooks of Chinese in Meiji Period. There are four characteristics of education on Chinese in Meiji Japan can be seen. First, it was controlled by the government's ideology. Second, the time to start learning Chinese was postponed to the period in junior high school, and it augured the trivialization of education on Chinese. Third, with Japan stood for its national prestige, only the articles that mixed up Chinese and Japanese could be collected into the textbooks. Fourth, Tong Cheng School's works displaced the classics before Song Dynasty to be collected into the textbooks. The textbooks are limited by political and academic factors. The trivialization of education on Chinese also showed the collision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This kind of education on Chinese was made to "go into Europe" and let people be Japanized.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 is Confucian Classics' retreat. It shows the collapse of old civilization and the negation of learning of Confucian Classic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金培懿(2006)。近代日本《論語》研究之轉折—安井小太郎《論語講義》析論。國文學報,40,19-73。
    連結:
  2. 金培懿(2007)。復原與發明—竹添光鴻《論語會箋》之注經途徑兼論其於日本漢學發展史上之意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0,307-353。
    連結:
  3. 上羽勝衛(1873)。《勸孝邇言》。東京:惺惺軒。
  4. 深井鑑一郎(1892)。〈緒言〉,《漢文教授法》,頁4-9。東京:吉川半七。
  5. 學制百年史編輯委員會(編)(1886)。〈第十二條〉、〈第十三條〉,《學制百年史.小學校令》。文部科學省,網址:http://www.mext.go.jp/b_menu/hakusho/html/others/detail/1318011.htm。點閱日期:2015 年4 月4 日。
  6. 中村敬宇(1888)。〈古典講習乙部開業演說 明治十六年四月十六日〉,收入木原讓(編),《敬宇中村先生演說集》,頁42-50。東京:松井忠兵衛。
  7. 藤江卓藏(編)、鈴木重義閱(1885)。《初學文編字引》。大阪:渡邊甚兵衛。
  8. 小川伊典(編纂),《鼇頭評點 上等小學漢文軌範》卷之上
  9. 學制百年史編輯委員會(編)(1891)。〈第三條〉、〈第四條〉,《學制百年史.小學校教則大綱》。文部科學省,網址:http://www.mext.go.jp/b_menu/hakusho/html/others/detail/1318015.htm。點閱日期:2015 年4 月4 日。
  10. 文部省(編)(1871),〈第一條〉、〈第十一條〉,《小學校教則綱領》,文部科學省,網址:http://www.mext.go.jp/b_menu/hakusho/html/others/detail/1318010.htm。點閱日期:2015 年4 月4 日。
  11. 西坂成一(1873)。《訓蒙軌範》。東京:山本良齋。
  12. 唐木順三(1949)。《現代史への試み》。東京:筑摩書房。
  13. 東京帝國大學(1932)。〈第二篇學部.第四章文學部〉,收入東京帝國大學(編),《東京帝國大學五十年史》上冊,頁685-690。東京:東京帝國大學。
  14. 石村貞一(1874)。《修身要訣》。大阪:松田正助等。
  15. 石井光致(出版年不詳)。《修身談》。東京:千鍾房。
  16. 土屋弘(1874)。《人之基:修身》。大阪:鹿田靜七。
  17. 中村春作編(2010)。續訓讀論—東亞漢文世界の形成。東京:勉誠。
  18. 中村春作編、小島毅監修(2014)。訓讀から見なおす東アジア。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19. 文部省編(1960)。日本教育史資料。京都:臨川書店。
  20. 文部省編(1960)。日本教育史資料。京都:臨川書店。
  21. 木村淳(2009)。明治二十年代における漢文教科書と檢定制度。中國近現代文化研究,10,56-85。
  22. 加藤國安(2011)。明治人の清代古文(2)卓然トシテ衆ニ顕ハレンコトヲ期ス。東洋古典學研究,31,29-56。
  23. 加藤國安編(2013)。編輯復刻版明治漢文教科書集成。東京:不二出版。
  24. 加藤國安編(2014)。編輯復刻版明治漢文教科書集成。東京:不二出版。
  25. 加藤國安編(2014)。編輯復刻版明治漢文教科書集成。東京:不二出版。
  26. 加藤國安編(2014)。編輯復刻版明治漢文教科書集成。東京:不二出版。
  27. 加藤國安編(2013)。編輯復刻版明治漢文教科書集成。東京:不二出版。
  28. 加藤國安編(2014)。編輯復刻版明治漢文教科書集成。東京:不二出版。
  29. 加藤國安編(2014)。編輯復刻版明治漢文教科書集成。東京:不二出版。
  30. 加藤國安編(2013)。編輯復刻版明治漢文教科書集成。東京:不二出版。
  31. 加藤國安編(2013)。明治漢文教科書集成。東京:不二出版。
  32. 加藤國安編(2013)。編輯復刻版明治漢文教科書集成。東京:不二出版。
  33. 石毛慎一(2009)。日本近代漢文教育の系譜。神奈川:湘南社。
  34. 吉川幸次郎編(1976)。東洋學の創始者たち。東京:講談社。
  35. 有馬卓也(1999)。岡本韋庵覺書。德島大學國語國文學,12,9-21。
  36. 臼井吉見編(1980)。明治文學回顧錄集。東京:筑摩書房。
  37. 色川大吉(1992)。明治精神史。東京:講談社。
  38. 町田三郎(2009)。明治の青春。東京:研文出版。
  39. 町田三郎(1998)。明治の漢學者たち。東京:研文出版。
  40. 岡本黃石、神田喜一郎編(1983)。明治漢詩文集。東京:筑摩書房。
  41. 紀田順一郎、廖為智譯(2002)。日本現代化物語。臺北:一方。
  42. 原田親貞(1961)。漢文教育の歷史—教育行政からみた—。文學,29(3),16-25。
  43. 海後宗臣、仲新(1969)。近代日本教科書總說—解說編。東京:講談社。
  44. 猪口篤志(1984)。日本漢文學史。東京:角川。
  45. 辻本雅史(2012)。「學び」の復權 模倣と習熟。東京:岩波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