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社區」如何被研究:1960-1970年代的研究取徑及其內容

并列篇名

How Communities were Studied? Three Approaches to Community Studies in Taiwan in the 1960s and the 1970s

作者

蔡嘉信(Jia-Shin Tsai)

关键词

社區研究 ; 社區 ; 人類學 ; 社會學 ; Community Studies ; Community ; Anthropology ; Sociology

期刊名称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

卷期/出版年月

54卷2期(2016 / 06 / 01)

页次

291 - 33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爬梳1960-1970年代期間社區研究在臺灣的三個研究取徑,從中發現每個研究取徑所承繼的學術傳統、方法論以及代表性主題。本文指認出的三個研究取徑為社會學取徑、人類學取徑以及跨學科取徑。社會學取徑的研究受人文區位學與社會調查傳統所影響,代表性主題包含社區基圖、區位結構、社區發展等;人類學取徑的社區研究,受功能論的影響並承繼中國社區研究與臺灣本土傳統,代表性主題包含社區全貌、家族、宗族、宗教、祖先崇拜、祭祀圈等;跨學科研究取徑仿效當時的新興學科行為科學且受功能理論影響,代表性主題是社區權力結構和社會態度等。作者期待這個初步的文獻整理,能提供一個認識臺灣社區研究的基本架構。

英文摘要

In this article, I trace three research approaches to community studies in Taiwan in the 1960s and the 1970s, and they are sociological approach,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and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I examine what academic tradition and methodology were sourced, and what issues were conducted in each approach. The first, 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community studies, drew on the discipline of human ecology and the tradition of social survey; its main issues included social base map, ecological structure,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Secondly,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drew on functionalism, the Yenching School and the tradition of Han Chinese society studies; its main issues included a holistic community, family, lineage, religion, ancestor worship, and religious sphere. Finally, the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community studies, drew on the discipline of behavioral science and functionalism; its main issues included the community power structure, social attitude. Overall, the article provides a picture of the first two-decade history of community studies in Taiwan since 1960 largely building on methodology of human ecology and functionalism, the tradition of social survey, Yenching School and Han Chinese society studies, and also various issu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李景漢(1933b)。《實地社會調查方法》。北平:星雲堂。
  2. Lin, Yueh-Hwa (1947b). The Golden Wing: A Sociological Study of Chinese Familism. London: Kegan Paul.
  3. Fei, Hsiao-tung (1939). Peasants Life in China.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4. 吳文藻(1936)。〈中國社區研究計劃的商榷〉,《社會學刊》,5, 2: 55-65。
  5. 張鏡予(編)(1924)。《社會調查:沈家行實況》。上海:滬江大學勃朗社會學院。
  6. Burgess, John S. (1928). The Guilds of Peking.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7. 王同惠(1936)。《廣西省象縣東南鄉花籃猺社會組織》。廣西:廣西省政府。
  8. Hsu, Francis L. K. (1948). Under the Ancestors' Shadow: Chinese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9. 楊西孟(1930)。《上海工人生活程度的一個研究》。北平:社會調查所。
  10. Gamble, Sidney D. (1921). Peking: A Social Survey. N. Y.: George H. Co..
  11. 朱懋澄(1926)。《調查上海工人住屋及社會情形記略》。上海: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全國協會職工部。
  12. 喬啟明(1934)。《江寧縣淳化鎮鄉村社會之研究》。南京:金陵大學農學院。
  13. Buck, John L. (1930). Chinese Farm Econom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4. Malone, Carroll B. & John B. Tayler (1924). The Study of Chinese Rural Economy. Ser. B, No. 10. Peking: China International Relief Commission Publications.
  15. Gamble, Sidney G. (1933). How Chinese Families Live in Peking. N.Y.: Funk & Wagnalls.
  16. 陶履恭(1918)。〈社會調查〉,《新青年》,4, 3: 221-228。
  17. 李景漢(1929)。《北平郊外之鄉村家庭》。上海:商務。
  18. 林耀華(1947a)。《涼山夷家》。上海:商務。
  19. 李景漢(1933a)。《定縣社會概況調查》。北平: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
  20. Chen, Cheng-siang(1956).The City of Taipei.Taipei:Fu-min Geographical Institut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21. Chen, Shao-Hsing(1966).Taiwan as Laboratory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Society and Culture.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22,1-14.
  22. Crissman, Lawrence W.(1973).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23. Diamond, Norma(1969).K'un Shen: A Taiwan Village.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24. Freedman, Maurice(1966).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 Fukien and Kwangtung.New York:Athlone Press.
  25. Gallin, Bernard(1966).Hsin Hsing, Taiwan: a Chinese Village in Change.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6. Matsumoto, Nobuhiro(Ed.),Mabuchi, Toichi(Ed.)(1968).Folk Religion and Worldview in the Southwestern Pacific.Tokyo:Keio Institute of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Studies, Keio University.
  27. Pasternak, Burton(1972).Kinship & Community in Two Chinese Village.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8. Skinner, George W.(1965).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Part III.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24(3),363-399.
  29. Skinner, George W.(1965).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Part II.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24(2),195-228.
  30. Skinner, George W.(1964).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Part I.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24(1),3-43.
  31. Willmott, William E.(Ed.)(1972).Economic Organization in Chinese Society.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32. 丁碧雲(1972)。臺北市松山區富臺里社區家庭主婦生活訪問研究。社會建設,12,129-140。
  33. 丁碧雲(1972)。臺北市松山區富臺里社區家庭主婦生活訪問研究。社會建設,13,216-130。
  34. 中央警官學校(1972)。臺北市愛鄉綠柳社區調查報告。臺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35. 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編(1988)。海峽兩岸的學術研究發展。臺北:聯經。
  36. 中興大學社會學系(1972)。臺北市龍山區新富社區調查研究報告。臺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37. 中興大學社會學系(1972)。臺北市松山區中央社區調查報告。臺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38. 中興大學社會學系(1972)。臺北市大同區樹德里社區調查研究報告。臺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39. 文崇一(1978)。竹村的社會關係和社區權力結構。中央研究院成立五十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
  40. 文崇一(1979)。社會變遷中的權力人物:社區領導人與權力結構比較分析。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6,1-30。
  41. 文崇一(1975)。萬華地區的群體與權力結構:萬華地區社會變遷研究之二。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9,19-56。
  42. 文崇一(1977)。岩村的社會關係和權力結構:一個農村的工業化與社區生活研究之二。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2,41-71。
  43. 文崇一(1996)。我在民族所做社區研究的經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0,15-18。
  44. 文崇一、許嘉明、瞿海源、黃順二(1975)。西河的社會變遷。南港:中研院民族所。
  45. 王培勳(1971)。臺北市松山區西村正和社區調查報告。社會建設,9,169-186。
  46. 王培勳(1967)。臺北市古亭區南機場眷村家庭主婦訪問報告。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3,153-178。
  47. 王培勳(1971)。臺北市松山區西村正和社區調查報告。社會建設,10,106-125。
  48. 王崧興(1991)。臺灣漢人社會研究的反思。考古人類學刊,47,1-11。
  49. 王崧興(1967)。龜山島―漢人漁村社會之研究。南港:中研院民族所。
  50. 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編(2002)。社區與功能―派克、布朗社會學文集及學記。北京:北京大學。
  51. 朱岑樓(1977)。龜山鄉之變遷與發展。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12,56-84。
  52. 朱岑樓(1965)。臺北市古亭區人民團體調查報告。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2,95-108。
  53. 李亦園(1971)。十六年來的民族學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1,1-15。
  54. 李亦園(1966)。文化與行為。臺北:臺灣商務。
  55. 李鍾元(1972)。臺北市古亭區林口社區調查報告。社會建設,14,103-116。
  56. 李鍾元(1972)。臺北市古亭區林口社區調查報告。社會建設,15,128-139。
  57. 林忠正、陳寬政(1987)。臺北都會區的人口分布與住宅區位等性。中國社會學刊,11,81-93。
  58. 林美容(1987)。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2,53-114。
  59. 林瑞穗(1980)。臺北都會區的區位因素分析。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14,113-123。
  60. 林耀華、陳永齡、王慶仁(1994)。吳文藻傳略。民族教育研究,1994(2),77-83。
  61. 施振民(1975)。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91-208。
  62. 范珍輝(1965)。臺北市古亭區居民健康狀況與醫療組織。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2,109-122。
  63. 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1972)。臺北市大安區臥龍社區調查報告。臺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64. 徐正光(1977)。岩村的生態與經濟變遷:一個農村的工業化與社區生活研究之一。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2,1-39。
  65. 高淑貴(1977)。臺北市偏遠地區農家家庭環境改善計畫基層執行之研究―內湖區內溝里個案研究。農業推廣學報,3,46-79。
  66. 國立政治大學編(2011)。中華民國發展史.學術發展(上)。臺北:國立政治大學。
  67. 寇龍華(1963)。臺北市民家庭文化設備調查報告。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1,101-116。
  68. 張曉春(1965)。臺北市延平區區位結構之分析。思與言,3(4),32-38。
  69. 莊英章(1975)。臺灣漢人宗族發展的若干問題:寺廟宗祠與竹山的墾殖型態。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13-140。
  70. 莊英章(1977)。林圯補:一個臺灣市鎮的社會經濟發展史。南港:中研院民族所。
  71. 莊英章(1981)。臺灣鄉村社區研究的回顧。思與言,19(2),16-30。
  72. 許木柱(1977)。岩村的宗教活動:一個農村的工業化與社區生活研究之三。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2,73-95。
  73. 許嘉明(1978)。祭祀圈之於居臺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59-68。
  74. 許嘉明(1975)。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65-190。
  75. 陳中民(1967)。晉江厝的祖先崇拜與氏族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3,167-193。
  76. 陳恕編、王慶仁編(2010)。論社會學中國化。北京:商務。
  77. 陳祥水(1975)。“公媽牌"的祭祀―承繼財富與祖先地位之確定。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41-164。
  78. 陳紹馨、李增祿(1965)。臺北市古亭區家庭調查報告。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2,71-93。
  79. 陳寬政(1981)。臺北都會區的人口分布與變遷。國立臺灣大學人口學刊,5,51-70。
  80. 陶孟和(2011)。北平生活費之分析。北京:商務。
  81. 章英華(1988)。臺北市的內部結構:區位的與歷史的探討。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3,1-62。
  82. 章英華(1995)。臺灣都市的內部結構:社會生態的與歷史的探討。臺北:巨流。
  83. 章英華(1986)。臺灣都市區位結構的比較研究:以臺北、臺中、高雄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18,25-50。
  84. 黃大洲(1977)。鄉村人民對衛生訓練的行為反應―苗栗縣龍津里和西平里之調查研究。農業推廣學報,3,27-45。
  85. 黃大洲(196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農村社會經濟研究所。
  86. 黃大洲(1975)。一個落後鄉村社區的社會經濟調查報告―雲林縣四湖鄉林厝寮。農業推廣學報,1,145-182。
  87. 黃克武訪問(2005)。李亦園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88. 黃順二(1975)。萬華地區的都市發展。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9,1-17。
  89. 臺大社會學系(1972)。臺北市城中區文賓社區調查報告。臺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90. 臺大社會學系(1972)。臺北市松山區西村正和兩社區調查報告。臺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91. 臺大社會學系(1972)。臺北市大安區黎和社區福利需要調查總報告。臺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92. 劉豪興編(2009)。社會調查自白:怎樣做社會研究。上海:上海人民。
  93. 蔡宏進(1973)。本省礦村社區的沒落與再發展的途徑。社區發展月刊,2(3-4),1-5。
  94. 龍冠海(1954)。社區研究的發展(上)。中國地方自治,3(5),3-4。
  95. 龍冠海(1954)。社區研究的發展(下)。中國地方自治,3(6),8-11。
  96. 龍冠海(1963)。社會學在中國的地位與職務。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1,1-22。
  97. 龍冠海(1959)。社會調概述。知識情報月刊,1(4),14-16。
  98. 龍冠海(1967)。臺北市古亭區社會調查報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社會學系。
  99. 龍冠海(1950)。社區調查與兒童福利工作。社會新月刊,2(2),23-24。
  100. 龍冠海(1959)。社會調概述。知識情報月刊,1(5),8-10。
  101. 龍冠海(1970)。社會調查與社會工作。臺北:三民。
  102. 龍冠海(1952)。社會調查在中國的發展。社會新月刊,4(2),1-4。
  103. 龍冠海(1965)。臺北市社會基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社會學系。
  104. 龍冠海編(1967)。臺北市古亭區社會調查報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社會學系。
  105. 龍冠海、范珍輝(1967)。臺北市古亭區南機場社區調查總報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社會學系。
  106. 謝約道編、練馬可編、喬愛光編、林喆譯(1976)。臺灣東部社區發展研究:十二個鄉村調查比較。臺中:東海大學環境科學研究中心。
  107. 瞿海源(1977)。岩村居民的社會態度:一個農村的工業化與社區生活研究之四。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2,97-117。
  108. 瞿海源(1975)。萬華地區社會態度的變遷:萬華地區社會變遷研究之三。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9,5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