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槁木」與「輕身」:《莊子》注疏、詩人具身認知、醫家辨證的跨界討論

并列篇名

"Withered Tree" and "Lightness of Body": An Interdisciplinary Discussion of Zhuangzi Commentaries, the Poet’s Embodied Cognition, and the Dialectical Diagnosis of the School of Physicians

作者

蔡璧名(Bi-Ming Tsai)

关键词

莊子 ; 形如槁木 ; 輕身 ; 工夫 ; 傳統醫學 ; Zhuangzi ; Body Like a Withered Tree ; Lightness of Body ; Technique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期刊名称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

卷期/出版年月

54卷4期(2016 / 12 / 01)

页次

219 - 29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民國以降,華人學界《莊子》研究多聚焦於心性論,將身體描述視為心靈論述的取譬。日本學界雖肯定《莊子》書中蘊含身體技術,卻未涉及具體樣貌、操作方法。面對人間世中種種患害,莊子提出「形如槁木」與「心如死灰」為其解方與生命追求。然而「形如槁木」體現的身體情狀是何等模樣?又需透過什麼樣的身體技術才能臻至?本文採專家與生手研究進路,首先由《莊子》文本與歷代注疏,確認書中身、心技術的存在。歷代注疏雖隱然顯示「形如槁木」作為身體技術的可能,卻難據以建構具體工夫措施。因此本研究兼採歷代詩人讀《莊》觀點暨「形如槁木」相關體會,並辨析與道家思想素有「同源」之稱的醫家文本所述之身輕與重,探究《莊子》「形如槁木」此一象徵,是如何為後世所理解、實踐操作,如何開展出為歷代詩人所體會、書寫並深植於傳統醫學論述中的「輕身」身體感與修鍊工夫傳統。倘「形如槁木」的體會與技術是與傳統醫學、詩歌交織延展、相互影響,係屬一本同株、根深蔭濃之「輕身」傳統的大樹。則一旦將這些維管束彌縫整合,許能更詳實地掌握「輕身」思想究竟為何(knowing what),並使具體操作(knowing how)莊子身體技術與心性工夫的每一環節成為可能。

英文摘要

Much of Chinese scholarship on Zhuangzi since 1912 has been based upon an idealist framework, regarding the body as a metaphor for a theory of mind and spirit. This essay, however, argues that techniques of both body and mind exist in Zhuangzi, and examines Zhuangzi in light of the School of Physicians tradition of "lightness of body." Viewed together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oetry, the technique of "the body like a withered tree" lets us better grasp "knowing what" such thinking of "lightness/forgetting/loss of body" consist of, and "knowing how" to implement the mental and bodily techniques of Zhuangzi.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何乏筆(2012)。氣化主體與民主政治:關於《莊子》跨文化潛力的思想實驗。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2(4),41-73。
    連結:
  2. 宋灝(2012)。逆轉與收回:《莊子》作為一種運動試驗場域。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2(3),169-187。
    連結:
  3. 林維杰(2008)。象徵與譬喻:儒學詮釋的兩條進路。中央大學人文學報,34,1-32。
    連結:
  4. 畢來德、宋剛譯(2012)。莊子九札。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2(3),5-40。
    連結:
  5. 蔡璧名(2006)。身外之身:《黃庭內景經》注中的兩種真身圖像。思與言,44(1),131-196。
    連結:
  6. 蔡璧名(2011)。「守靜督」與「緣督以為經」―一條體現《老》、《莊》之學的身體技術。臺大中文學報,34,1-54。
    連結:
  7. 蔡璧名(2015)。《莊子》的感情:以親情論述為例。臺大中文學報,49,43-97。
    連結:
  8. 蔡璧名(2015)。《莊子》書中專家的身體感:一箇道家新研究視域的開展。漢學研究,33(4),73-108。
    連結:
  9. (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0. (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1. (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2. (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3. Ryle, Gilbert (1949). The Concept of Mind. New York, NY: Barnes & Noble.
  14. (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5. (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6. (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7. (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8. (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 (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0. (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1. (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2. (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3. (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4. (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5. (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6. (1994)。華佗遺書。北京:華夏。
  27. (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8. (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9. (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0. 明 滕弘(1993)。神農本經會通。北京:中醫古籍。
  31. 宋朱熹(1999)。周易本義。臺北:大安。
  32. 宋林希逸(1972)。南華真經口義。臺北:藝文。
  33. 宋唐慎微編、金張存惠重刊(1976)。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臺北:南天。
  34. 宋唐慎微編、金張存惠重刊(1976)。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臺北:南天。
  35. 宋羅勉道(1974)。南華真經循本。臺北:藝文。
  36. 明朱得之(1974)。莊子通義。臺北:藝文。
  37. 明李中立(1995)。本草原始。上海:上海古籍。
  38. 明沈一貫(1974)。莊子通。臺北:藝文。
  39. 明郭良翰(1972)。南華經薈解。臺北:藝文。
  40. 明陳治安(1974)。南華真經本義。臺北:藝文。
  41. 明陳嘉謨(1994)。本草蒙筌。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
  42. 明陳懿典(1974)。南華經精解。臺北:藝文。
  43. 明陸長庚(1974)。南華真經副墨。臺北:藝文。
  44. 明程以寧(1974)。南華真經注疏。臺北:藝文。
  45. 明薛己(1994)。本草約言。北京:中醫古籍。
  46. 明韓敬(1974)。莊子狐白。臺北:藝文。
  47. 明藏雲山房主人(1972)。南華大義解懸參注。臺北:藝文。
  48. 明釋性通(1974)。南華發覆。臺北:藝文。
  49. 明釋德清(1974)。莊子內篇注。臺北:藝文。
  50. 唐王冰注(1989)。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臺北:中國醫藥研究所。
  51. 唐成玄英(1972)。南華真經注疏。臺北:藝文。
  52. 唐甄權、尚志鈞輯釋(2006)。藥性論。安徽:安徽科學技術。
  53. 晉郭象(1972)。南華真經注。臺北:藝文。
  54. 梁陶弘景編、尚志鈞輯校、尚元勝輯校(1994)。本草經集注。北京:人民衛生。
  55. 清吳世尚(1972)。莊子解。臺北:藝文。
  56. 清吳謙編(1997)。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注。臺北:新文豐。
  57. 清林紓(1972)。莊子淺說。臺北:藝文。
  58. 清孫星衍輯、清孫馮毅輯(1999)。神農本草經。北京:科學技術文獻。
  59. 清陸樹芝(1974)。莊子雪。臺北:藝文。
  60. 清黃元吉(2013)。樂育堂語錄。臺北:自由。
  61. 清劉漢基(1994)。藥性通考。北京:中醫古籍。
  62. 清劉鳳苞(1972)。南華雪心編。臺北:藝文。
  63. Baechle, Thomas R.、Earle, Roger W.、蔡崇濱譯(2004)。肌力與體能訓練。臺北:藝軒圖書。
  64. Berliner, David C.(1989).The Place of Process-Product Research in Developing the Agenda for Research on Teacher Thinking.Educational psychologist,24(4),325-344.
  65. Berliner, David C.(1986).In Pursuit of the Expert Pedagogue.Educational researcher,15(7),5-13.
  66. Berliner, David C.(1988).Implications of Studies on Expertise in Pedagogy for Teacher Education and Evaluation.New Directions for Teacher Assessment,New York, NY:
  67. Calderhead, James(Ed.)(1987).Exploring Teachers' Thinking.London:Cassell Educational Limited.
  68. Chung, Wei-Wen,Tsang, Kuo-Jen,Chen, Pei-Lin,Chen, Shuen-Shiu(1998).Journalistic Expertise: Proposal for a Research Program.ICA Convention,Jerusalem, Israel:
  69. Descartes, René,Cottingham, John(trans.)(1987).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0. Dopuch, Nicholas,King, Ronald R.(1992).Negligence Versus Strict Liability Regimes in Auditing: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The Accounting Review,67(1),97-120.
  71. Ericsson, Karl Anders(Ed.)(1996).The Road to Excellence.Mahwah,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72. Gadamer, Hans-Georg,Weinsheimer, Joel(trans.),Marshall, Donald G.(trans.)(2004).Truth and Method.New York, NY:Contimuum.
  73. Gero, John S.(Ed.)(1988).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ngineering Design.Amsterdam:Elsevier.
  74. Hsu, Yu-chen(2005).The Effects of Verbal Metaphor on Learners' Development of Mental Models.Proceedings of 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Multimedia, Hypermedia & Telecommunications,Montreal, Canada:
  75. Hsu, Yu-chen,Lee, Jiunde(2004).The Long-Term Effects of Single versus Multiple Metaphors on Experts and Novices' Search Behaviors.Proceedings of 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Multimedia, Hypermedia & Telecommunications,Switzerland:
  76. Kolb, David A.(1984).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77. Polanyi, Michael(1966).The Tacit Dimension.New York, NY:Doubleday.
  78. Reber, Arthur(1993).Implicit Learning and Tacit Knowledge.New York, 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9. Varela, Francisco J.,Thompson, Evan,Rosch, Eleanor(1991).The Embodied Mind.Cambridge, MA:MIT Press.
  80. 王叔岷(1988)。莊子校詮。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81.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1999)。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
  82.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1999)。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
  83.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1999)。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
  84. 牟宗三(1986)。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學生。
  85. 余舜德編(2015)。身體感的轉向。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86. 胡適(1965)。中國古代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
  87. 張亨(1997)。思文之際論集。臺北:允晨。
  88. 張栩(1972)。莊子釋義。臺北:藝文。
  89. 湯淺泰雄(1986)。氣.修行.身體。東京:平河。
  90. 楊儒賓編(1993)。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
  91. 聞一多、朱自清編(1999)。聞一多全集。臺北:里仁。
  92. 蔡璧名(1997)。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93. 賴錫三(2008)。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
  94. 瀧川龜太郎(1981)。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唐山。
  95. 坂出祥伸(1993)。「氣」と養生道教の養生術と呪術。京都:人文書院。
被引用次数
  1. 陳牧凡,李維倫(2021)。氣的身體經驗:一個現象學的探究。本土心理學研究,56,121-173。
  2. 林修德(2020)。面對中國哲學研究立場分歧的一種嘗試。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59,3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