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聖俗共構、剛柔相濟:佛教道場男性氣概初探

并列篇名

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 Preliminary Study of Masculinity in Buddhism Mission

作者

邱琡雯(Shwu-Wen Chiou)

关键词

聖俗 ; 善男子 ; 廣論班 ; 男性氣概 ; 回顧式的參與觀察 ; 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 ; Kula-putra ; Lamrim Chenmo Studying Class ; Masculinity ; Retrospectively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期刊名称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

卷期/出版年月

55卷4期(2017 / 12 / 01)

页次

1 - 4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將男性氣概視為社會建構的動態過程,注重宗教與社會的互動關係,掌握制度性宗教中男性氣概的建制,分析男眾如何看待教團打造出來的男性氣概氛圍,如何面對教團內外男性氣概聖俗價值的衝突及其回應之道。研究方法主要採參與觀察法及訪談法,以臺北福智《廣論》班的中年男眾為對象,先從「回顧式的參與觀察」此一概念闡述研究動機;其次藉由「教團建構出的男性氣概」、「聖俗競合下的男性氣概」、「佛教教義中的男性氣概」三點,架設出佛教道場男性氣概研究的初步結構圖。再從教主、教團、教義、世俗價值等面向切入,將參與觀察資料與訪談資料進行交叉檢證,以「萬善根本從師出」、「菩提道上優婆賽」、「當善男遇見信女」三個命名呈現研究結果,勇於承擔(身)、清淨語業(語)、摧伏我慢(意)是福智男性氣概的主要特徵,他們也從教主身上以及與女眾的互動中,不斷去建構、去調整符合教團及自我標準的男性氣概。

英文摘要

Masculinity is considered as social constructed dynamic process in thesis, to grasp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n and society, to analyses masculinity's construction in institutional religion, male believers how to react the masculinity's atmosphere constructed by Buddhism mission, and how to deal with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 concerning masculinity value.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ing are accepted, middle-aged men in Blisswisdom's Lamrim Chenmo studying classes in Taipei are object. First, I elaborate research motive from the concept of "retrospectively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Second, I setup structural chart from three directions, namely, masculinity constructed by Buddhism mission, masculinity coopetition in 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 and masculinity in Buddhism doctrines. Third, by the founder, mission, doctrines, secular value dimensions, I carry out cross validation from the data of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ing. Finally, I denominate three findings "all benevolence origin is revered master", "Upāsaka in dharma path", "When kula-putra meet kuladuhitri" to present research result. Taking responsibility, speaking good words, destroying arrogance are main three masculinity characters. Meanwhile, the male believers also construct and modulate the masculinity continuously from the founder and the female in order to accord with the mission's and themselves' standard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李玉珍(2014)。臺灣戰後崛起的優婆夷典範之群體意涵。玄奘佛學研究,21,97-130。
    連結:
  2. 邱大昕(2007)。男性視覺障礙者勞動邊緣化的陽剛困境。女學學誌,23,71-91。
    連結:
  3. 馬財專、葉郁菁(2008)。勞動疆界的拓邊?傳統女性勞動場域中男性勞動者之考察。臺灣社會研究,72,1-48。
    連結:
  4. 畢恆達(2003)。男性性別意識之形成。應用心理研究,17,51-84。
    連結:
  5. 許華孚、鄭瑞隆(2007)。男性氣概對監獄文化之形塑:一所臺灣監獄的考察分析。臺灣社會研究,67,153-192。
    連結:
  6. 陳美華(2002)。另類典範:當代臺灣比丘尼的社會實踐。佛學研究中心學報,7,295-340。
    連結:
  7. 黃淑玲(2003)。男子性與喝花酒文化:以Bourdieu 的性別支配理論為分析架構。臺灣社會學,5,73-132。
    連結:
  8. 黃穎熙、楊幸真(2011)。白色巨塔精神科男丁格爾的陽剛特質實踐。臺灣性學學刊,17(1),39-56。
    連結:
  9. 劉俊佑、盧鴻毅(2012)。為何而笑?解讀《FHM 男人幫》雜誌中的黃色笑話。臺灣性學學刊,18(2),51-74。
    連結:
  10. 劉婉俐(2012)。教義與性別:論佛教小乘、大乘與密乘中的女性身分演變。女學學誌,31,1-38。
    連結:
  11. 蔡纓勳(2006)。釋日常之儒家思想與教育。興大中文學報,19,187-215。
    連結:
  12. 釋昭慧(2011)。當代臺灣佛教的聖俗悖論:直入大乘與迴入大乘的經證與宗義。玄奘佛學研究,15,37-64。
    連結:
  13. 〈菩提道次第廣論〉。維基百科,網址: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F%A9%E6%8F%90%E9%81%93%E6%AC%A1%E7%AC%AC%E5%B9%BF%E8%AE%BA。點閱日期:2017 年1 月18 日。
  14. Askwilliam(2014)。〈依師的真義―達賴喇嘛〉。請問威廉(2014年10 月10 日), 網址:https://www.askwilliam.com.tw/content/askwilliam/content-9465.html。點閱日期:2015 年6 月22 日。
  15. 日常法師。〈學佛次第講座〉。佛學資料,網址:http://www.theqi.com/buddhism/talks/index.html。點閱日期:2015 年1 月21 日。
  16. 〈基督少年軍〉。真證傳播,網址: https://www.gnci.org.hk/mcontent.php?id=1111。點閱日期: 2017 年1 月18 日。
  17. Alvesson, Mats、Skoldberg, Kaj、施盈廷譯、劉忠博譯、張時健譯(2011)。反身性方法論:質性研究的新視野。新北:韋伯。
  18. Berger, Peter L.、蕭羨一譯(2003)。神聖的帷幕。臺北:商周。
  19. Boretz, Avron(2000).Gods, Ghosts, and Gangsters: Ritual Violence, Martial Arts, and Masculinity on the Margins of Chinese Society.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 Brod, Harry(Ed.),Zevit, Shawn(Ed.)(2010).Brother Keepers: New Perspectives on Jewish Masculinity.Harriman:Men's Studies Press.
  21. Bulter, Judith、宋素鳳譯(2009)。性 麻煩:女性主義與身份的顛覆。上海:上海三聯。
  22. Clatterbaugh, Kenneth、劉建臺譯、林宗德譯(2003)。男性氣概的當代觀點。臺北:女書文化。
  23. Connell, Raewyn W.、柳莉譯(2003)。男性氣質。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24. Eliade, Mircea、楊素娥譯(2001)。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
  25. Huang, C. Julia(2009).Charisma and Compassion: Cheng Yen and the Buddhist Tzu Chi Movement.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6. Hume, LynneEd.、Mulcock, JaneEd.、龍菲譯、徐大慰譯(2010)。人類學家在田野︰參與觀察中的案例分析。上海:上海譯文。
  27. James, William、蔡怡佳譯、劉宏信譯(2001)。宗教經驗之種種。臺北:立緒。
  28. Kuefler, Mathew(2001).The Manly Eunuch: Masculinity, Gender Ambiguity, and Christian Ideology in Late Antiquit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9. Otto, Rudolf、成窮譯、周邦實譯(1995)。論神聖。成都:四川人民大學。
  30. Ouzgane, Lahoucine(2006).Islamic Masculinities.London:Zed Books.
  31. Werner, Yvonne Maria(2011).Christian Masculinity: Men and Religion in Northern Europe in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Leuven:Leuven University Press.
  32. Whitehead, Stephen M.(Ed.),Barrett, Frank(Ed.)(2001).The Masculinities Reader.Cambridge:Polity.
  33. Williams, Rhys H.(Ed.)(2001).Promise Keepers and the New Masculinity: Private Lives and Public Morality.Lanham:Lexington Books.
  34. 丁人傑(2009)。當代漢人民眾宗教研究:論述、認同與社會再生產。臺北:聯經。
  35. 二宮健一(2010)。「ゴスペルDeejay」による「キリスト教徒」男性イメージの構築:男性イメージの操作が社会に与える影響についての人類学的試論として。神戸文化人類学研究,3,3-32。
  36. 心毓、心倫(2007)。從古印 佛教與耆那教之苦行觀論聖俗關係之演進(下)。普門學報,40,1-23。
  37. 心毓、心倫(2007)。從古印 佛教與耆那教之苦行觀論聖俗關係之演進(上)。普門學報,39,1-18。
  38. 王大維(2010)。與男性在關係中工作:男性氣概理論對伴侶與家族治療之啟示。輔導季刊,46(1),32-43。
  39. 王詩穎(2011)。國民革命軍與近代中國男性氣概的形塑(1924-1945)。臺北:國史館。
  40. 王鏡玲(2000)。艾良德的顯聖與宗教象徵系統。哲學與文化月刊,27(12),1129-1146。
  41. 印順導師(2003)。學佛三要。臺北:正聞。
  42. 何明修(2006)。臺灣工會運動中的男性氣概。臺灣社會學刊,36,65-108。
  43. 吳勢方(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44. 李玉珍(1999)。寺院廚房裡的姊妹情:戰後臺灣佛教婦女的性別意識與修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8,97-128。
  45. 林文章(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
  46. 邱琡雯(2011)。女性庶民書寫:香光尼僧團佛學研讀班女眾學員的作業。我看香光:香光尼僧團研究文獻(1980-2010),嘉義:
  47. 金澤(1999)。宗教禁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48. 柯淵福(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
  49. 兼子一(1999)。信者が「世代」を語る時:「エホバの証人」の布教活動に現れたカテゴリー化実践の分析。宗教と社会,5,39-59。
  50. 孫尚揚(2003)。宗教社會學。北京:北京大學。
  51. 徐秀慧(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52. 徐富珊(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53. 張珣(2011).Book Review for Avron Boretz's "Gods, Ghosts, and Gangsters: Ritual Violence, Martial Arts, and Masculinity on the Margins of Chinese Soceity".漢學研究,29(4),341-347.
  54. 張麗俐(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55. 郭怡伶(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56. 郭益昌(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57. 陳美華(1999)。反思「參與觀察」在臺灣漢人宗教田野的運用:一個女性佛教研究者的觀點。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8,335-367。
  58. 陳淑娟(2010)。書寫慈濟的身體。臺灣社會學,20,189-185。
  59. 黃怡婷(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
  60. 黃美華(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61. 楊明敏(2002)。克萊恩觀點下的男性氣概:以弗洛依德的個案「鼠人」為例。臺北:五南。
  62. 楊惠南(2005)。愛與信仰:臺灣同志佛教徒之平權運動與深層生態學。臺北:商周。
  63. 楊錦郁(2014)。呂碧城文學與思想。臺北:佛光。
  64. 熊田一雄(2004)。大衆宗教と男らしさ:出口王仁三郎の言説から。現代のエスプリ,446,163-172。
  65. 熊田一雄(2002)。「内観サークル系宗教運動」における《脱男性性》ディスクールについて。宗教と社会,8,3-18。
  66. 熊田一雄(2000)。白光真宏会とジェンダー:規範からの自由について。愛知学院大学人間文化研究所紀要《人間文化》,15,276-266。
  67. 臺灣女性學學會編、張盈堃編、吳嘉麗編(2012)。陽剛氣質:國外論述與臺灣經驗。臺北:巨流。
  68. 劉璧榛(2010)。噶瑪蘭人Saliman(獸靈)的社會想像:流動的男性氣概與男性權力。宗教與儀式變遷:多重的宇宙觀與歷史,臺北:
  69. 蔡怡佳、劉宏信(2001)。宗教經驗之種種。臺北:立緒。
  70. 鄭吟雀(201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
  71. 盧蕙馨(1999)。現代佛教女性的身體語言與性別重建:以慈濟功德會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8,275-311。
  72. 盧蕙馨(1997)。性別、家庭與佛教:以佛教慈濟功德會為例。性別、神格與臺灣宗教論述論文集,臺北:
  73. 賴信弘(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宜蘭,佛光大學社會教育學研究所。
  74. 釋性廣(2001)。宗教學上「神聖」的概念與範疇。弘誓雙月刊,35,7-12。
  75. 釋昭慧(2007)。超越宗教的宗教情操。弘誓雙月刊,90,4-11。
被引用次数
  1. 姜穎(2024)。鍛鍊多元男性氣概:綜評當代臺灣休閒運動男性研究。中華體育季刊,38(1),69-86。
  2. 羅廷瑛(2023)。男性宗教志工生涯發展歷程暨影響因素之探究。發展與前瞻學報,40,8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