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論儒家選擇以道德語言形態表達其思想之可能理據:兼論牟宗三對科學知識的反思
|
并列篇名
|
On the Reasons for Confucianism to Express Its Thoughts with 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Moral Types": An Analysis from the Reflec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by Mr. Mou Zongsan
|
作者
|
黃信二(Hsin-Er Huang)
|
关键词
|
儒家與科學 ; 天 ; 牟宗三 ; 道德語言 ; 儒學方法論 ; Confucianism and Science ; Tian ; Moral Language ; Confucian Methodology
|
期刊名称
|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56卷1期(2018 / 03 / 01)
|
页次
|
155
-
190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牟宗三先生對科學知識的反省架構,是以「智」的中、西屬性差異為論述核心的,他認為儒家論「智」是「仁智合一」型態,而科學知識的「智」則與「仁」無關,它是「純粹的知性」,是「知性主體」,是能與物為二的。本文分析的步驟與目標主要有三:一是透過對「智知」與「識知」的理解,分析牟先生對科學的反思。其次,對牟先生的反思加以回應,回應的方式是向歷史溯源,針對儒家的第一觀念的「天」的字型之形成,從儒學之源流、從人對自然的表達型態的分析,或言從超越儒學與科學前的歷史縱深(即本文所論「天」觀念形成的歷史),透過「文明的表達工具」之高度,回到儒家與科學兩範疇形成前的歷史中,從其同源的人性背景設法指出儒學與科學形成差異的原因,以增加兩者於當代對話之可能性。其三,透過對儒家第一觀念「天」的「文字的字形」之形成因,指出儒家形成道德語言之表達形態的可能理據。
|
英文摘要
|
Mr. Mou Zongsan's method of reflection on scientific knowledge is based on the "intelligence"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attributes". He believes that Confucianism discusses "intellectuality(Zhì)" as the "type of unity of benevolence and intelligence", while the "intellectualit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is unrelated with "benevolence" because it is a "pure knowledge". The scientific way of thinking, their method will separate the thinker himself from the object which he observing. The article will through the formation of the "hieroglyphic character of Tian" of Confucian first concept, go back to the time before "the appearance of Confucianism and science". Also, through the way of thinking how was "the first core concept of Chinese philosophy" created, we will point out why the expression system of Confucian presenting 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moral types".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
参考文献
|
-
李明輝(1994)。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連結:
-
李明輝(1994)。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連結:
-
李明輝(1994)。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連結:
-
陳瑞麟(2011)。牟宗三「科學開出論」的形上學困難――以儒家思想為本的中國文化可以開出現代科學嗎?。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42,43-78。
連結:
-
黃信二(2012)。論中國哲學起源與宗教之關係:以唐君毅為例的探討。哲學與文化,39(5),91-114。
連結:
-
黃信二(2017)。先秦儒家仁學體系中之形上性與經驗性思維。哲學與文化,44(6),101-116。
連結:
-
黃信二(2008)。在儒學與宗教之間:論「以人象天」之哲學意涵。哲學與文化,35(5),73-93。
連結:
-
黃信二(2015)。《論語》中「天」概念的宗教性之轉換分析。哲學與文化,42(2),155-172。
連結:
-
黃信二(2011)。論原始儒家之宗教性:以方東美先生觀點為例的探討。哲學論集,44,71-94。
連結:
-
黃信二(2010)。論儒家「天人合一」之可能與不可能性。哲學與文化,37(10),159-181。
連結:
-
黃信二(2017)。《論語》「仁」觀念中的演繹思維與演繹者之分析。哲學與文化,44(10),105-122。
連結:
-
黃信二(2009)。論儒學之宗教性:以唐君毅、牟宗三先生為例的思考。哲學與文化,36(8),119-144。
連結:
-
《朱子語類》卷86。
-
《朱子語類》卷12。
-
(宋)林之奇。《尚書全解.商書》卷17,頁6、9。
-
(宋)林之奇。《尚書全解.周書》卷33。
-
(宋)林之奇。《尚書.虞書》卷4。
-
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1965)。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
-
Schwartz, Benjamin I.(1985).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Whitehead, Alfred N.、傅佩榮譯(2000)。科學與現代世界。臺北:立緒。
-
中村元、徐復觀譯(1991)。中國人的思惟方法。臺北:臺灣學生。
-
王夫之(1996)。船山全書。湖南:岳麓書社。
-
牟宗三(2003)。牟宗三先生全集。臺北:聯經。
-
牟宗三(2003)。現象與物自身。臺北:聯經。
-
牟宗三(2003)。心體與性體。臺北:聯經。
-
牟宗三(1990)。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
-
牟宗三(1987)。政道與治道。臺北:臺灣學生。
-
牟宗三(2003)。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臺北:聯經。
-
牟宗三(2003)。道德的理想主義。臺北:聯經。
-
牟復禮、王立剛譯(2009)。中國思想之淵源。北京:北京大學。
-
李明輝(2014)。當代新儒家「儒學開出民主論」的理論意涵與現實意義。Asian Studies,2(1),7-18。
-
李明輝(1991)。儒學與現代意識。臺北:文津。
-
李明輝(1991)。論所謂「儒家的泛道德主義」。當代新儒學論文集.總論篇,臺北:
-
李健(2003)。儒家宗教思想研究。北京:中華。
-
杜維明(2014)。存有的連續性:中國人的自然觀。杜維明思想學術文選,上海:
-
金永植(2014)。科學與東亞儒家傳統。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唐君毅(1985)。哲學概論。臺北:學生。
-
唐君毅(2003)。儒家宗教思想研究。北京:中華。
-
唐君毅(1988)。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補編。臺北:臺灣學生。
-
唐君毅(1975)。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臺北:臺灣學生。
-
張光直、郭淨譯、陳星譯(1993)。美術、神話與祭祀。臺北:稻鄉。
-
馮友蘭(1986)。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
-
黃俊傑(2014)。儒家思想與中國歷史思維。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楊國榮(1994)。代「天之天」為「人之天」及其多重意蘊。中國哲學史,2,103-110。
-
劉振琪、林採梅(2010)。儒學與現代化社會。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111,65-74。
-
鄭若癸(2004)。解字說文:中國文字的起源。成都:四川人民。
-
霍凱特(1987)。現代語言學教程。北京:北京大學。
-
韓強(1999)。儒學的三大轉折―從傳統儒學到現代新儒學。中國哲學史,3,27-35。
-
饒宗頤(2000)。符號.初文與字母―漢字樹。上海:上海書店。
|
被引用次数
|
-
黃信二(2022)。從「良知坎陷之後」析論存在系統進入表達系統的困境。哲學與文化,49(5),123-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