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本土與中國文化關係的重寫:以也斯《剪紙》、《煩惱娃娃的旅程》與《記憶的城市.虛構的城市》為討論中心
|
并列篇名
|
Rewri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cal and Chinese Culture: A Discussion Focusing on Ya Si's Paper-Cut; The Journey of the Worry Dolls; and Cities of Memory, Cities of Fabrication
|
作者
|
趙曉彤(Hiu-Tung Chiu)
|
关键词
|
重寫 ; 本土與中國文化關係 ; 文化身分 ; Rewriting ;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 and Chinese Culture ; Cultural Identity
|
期刊名称
|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56卷2期(2018 / 06 / 01)
|
页次
|
115
-
178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也斯是香港重要的作家、文化評論家。過去,研究者已提出也斯獨特的跨文化視野,但較少考慮這種視野如何為他的文學創作所生產。也斯先後於1977及1983年發表名作《剪紙》和《煩惱娃娃的旅程》。兩個作品原為報紙上的連載小說,在重寫後再度出版,後者更名為《記憶的城市.虛構的城市》。在也斯寫作各個版本期間,中國和香港的政治關係時張時弛,本土與中國文化反覆碰擊、磨合。本文通過比較上述作品的不同版本,揭示出版機制、個人及時空條件如何相互作用,促成各個版本的生產。本文亦會提出這些作品回應1970年代以降香港本地、國家與世界現代化進程的方式。論文將從歷時的角度,追踪也斯對本土與中國文化關係看法的持續變化,發展他的跨文化省思之歷程。
|
英文摘要
|
Ya Si (1949-2013) is an important writer and cultural critic of Hong Kong. His unique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 has been well presented, but the development of such a perspective within his works is often overlooked. Ya Si wrote his famous Paper-Cut and The Journey of Worry Dolls in 1977 and 1981 respectively. Both were originally novel series in newspapers and were rewritten and republished, while the latter one is renamed as Cities of Memory, Cities of Fabrication. During the revision, the political relationship of China and Hong Kong keep falling into tension or relaxation, while the local and Chinese cultures struck and fused together. By comparing different versions, this paper reveals how they act as coordinated outcomes of publishing mechanisms, personal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how they responded to the local, national and world modernization since the late 1970s. It further traces Ya Si's renewal of view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cal and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is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
参考文献
|
-
〈軍隊及黨採更強硬擁毛立場〉。快報1981 年4 月27 日第1 版。
-
〈評北京的兩篇大文章〉。快報1981 年4 月14 日第2 版。
-
〈離心分子作家損害現代化計劃〉。快報1981 年4 月18 日第1 版。
-
Glass, Loren(2013).Grove Press, the Evergreen Review, and the Incorporation of the Avant-Garde.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Lefevere, André(1992).Translating Literature: Practice and Theory in a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ontext.New York: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
Lefevere, André(1984).Translations and Other Ways in Which one Literature Refracts Another.Symposium,38(2),127-142.
-
Lefevere, André(1992).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London:Routledge.
-
Leighten, Patricia(1990).The White Peril and L'Art nègre: Picasso, Primitivism, and Anticolonialism.Art Bulletin,72(4),609-630.
-
Leung, Ping-kwan(1984).Aesthetics of Opposition: A Study of the Modernist Generation of Chinese Poets, 1936-1949.San Diego: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Winston, Robert(2003).Adorno on Popular Culture.London:Routledge.
-
八方文藝叢刊社(1980)。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問題專輯。八方文藝叢刊,3,208-315。
-
八方文藝叢刊社編(1980)。九葉專輯。八方文藝叢刊,3,3-69。
-
也斯(1974a)。〈愛麗絲餐廳〉。快報1974 年4 月10 日。
-
也斯(1976c)。〈歌與俚語〉。快報1976 年11 月30 日第7 版。
-
也斯(1972c)。〈結他與長髮〉。快報1972 年1 月25 日。
-
也斯(1976b)。〈兩種幻象〉。快報1976 年12 月5 日第7 版。
-
也斯(1972b)。〈沒有地方去?〉。快報1972 年4 月8 日。
-
也斯(1993a)。〈藝術政策〉。星島晚報1993 年5 月24 日第17版。
-
也斯(1972)。在公共汽車上。中國學生周報,1057,第4 版。
-
也斯(1983b)。〈與過去打個照面〉。快報1983 年3 月19 日第8版。
-
也斯(1983a)。〈煩惱娃娃的旅程〉。快報1983 年1 月1 日至5月31 日第8 版。
-
也斯(1993)。記憶的城市.虛構的城市。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
也斯(1993c)。〈藝術政策〉。星島晚報1993 年5 月26 日第17版。
-
也斯(1982)。剪紙。香港:素葉文學。
-
也斯(1975)。〈法國默片〉。快報1975 年6 月30 日。
-
也斯(1973)。〈涉足新地〉。快報1973 年7 月26 日
-
也斯(1989)。巴黎邂逅。妍,3,186-191。
-
也斯(1974b)。〈戲劇.設計〉。快報1974 年3 月19 日。
-
也斯(1976a)。〈找尋一種言語〉。快報1976 年12 月1 日第7 版。
-
也斯(1996)。香港文化空間與文學。香港:青文書屋。
-
也斯(2003)。剪紙。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
也斯(1977)。〈剪紙〉。快報1977 年4 月1 日至5 月15 日第7版。
-
也斯(1993b)。〈藝術政策〉。星島晚報1993 年5 月25 日第17版。
-
文生公(1968)。〈振興民歌〉。星島日報1968 年1 月26 日第12 版。
-
方寬烈(2003)。波文書店憶述。作家,21,150。
-
王家琪(2017)。「香港」如何「抒情」:也斯《剪紙》連載版新論。『逆讀香港』香港文學與文化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香港:
-
王璞(1995)。小說中的傳統與現代―談也斯的小說《記憶的城市.虛構的城市》。現代中文文學評論,3,91-98。
-
安德里亞斯.胡伊森、王曉玨譯、宋偉杰譯(2010)。大分裂之後:現代主義、大眾文化與後現代主義。臺北:麥田。
-
池重文(1976)。魯迅與中國新興木刻運動。文學與美術,5,51-54。
-
米勒、梁秉鈞譯(1971)。美國地下文學選。臺北:環宇。
-
余學仁(1973)。青年人與翻版書。中國學生周報,1112,第3 版。
-
宋巧文、袁勇麟(2013)。離散群像.越界書寫.身分認同―也斯小說研究之一。香港文學,340,16-25。
-
貝克特、鄭臻譯、梁秉鈞譯(1970)。當代法國短篇小說選。臺北:晨鐘。
-
邱進、胡文華、杜鳳剛(2014)。Rewriting:「改寫」還是「重寫」―兼評對勒菲弗爾理論的相關誤讀。東北大學學報,16(5),593-544。
-
阿瑋(1976)。剪紙點滴。文學與美術,4,49-50。
-
星火(1978)。浪漫革命者的道路―評介「青春之歌」。文美月刊,11,42-43。
-
洪子誠(2007)。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
-
香港大學學生會編(1978)。香港學生運動―回顧及檢討。香港:香港大學學生會。
-
香港藝術館,網址:http://www.lcsd.gov.hk/ce/Museum/Arts/zh_TW/web/ma/artpedia06.html。點閱日期:2017 年6 月5 日。
-
容世誠(1990)。「本文互涉」和背景:細讀兩篇現代香港小說(上)。香港文學,64,22-27。
-
袁求實(1997)。香港回歸大事記:1979-1997。香港:三聯。
-
培德.布爾格、蔡佩君譯、徐明松譯(1998)。前衛藝術理論。臺北:時報。
-
崔偉平(2007)。為什麼沒有春風吹拂大地:中國八十年代人道主義論戰。思想,6,22-26。
-
張美君編、朱耀偉編(2002)。香港文學@ 文化研究。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
梁秉鈞譯(1972)。當代拉丁美洲小說選。臺北:環宇。
-
莫美芳(1976)。關於青春之歌。大拇指,44,第8 版。
-
莫美芳(1976)。關於青春之歌。大拇指,43,第8 版。
-
陳炳良(1985)。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剪紙」的心理分析。文藝,16,57-59。
-
陳素怡編(2012)。僭越的夜行。香港:文化工房。
-
陳惠明(1989)。「何謂女性雜誌?」。妍,1,1。
-
陳智德(2010)。啟蒙的源頭:七十年代的文藝閱讀。讀書好,31
-
陳智德(2013)。另一種「翻譯」與「寫實」―《剪紙》、《重慶森林》及其他。作家,22,21-27。
-
陳源暉(1967)。〈民歌演唱會〉。星島日報1967 年9 月4 日第7 版。
-
陳麗芬(2000)。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從臺灣到香港。臺北:書林。
-
馮之寧(1976)。鷦鷯能唱出另一種歌聲嗎?―從徐志摩到聞一多。文學與美術,2,59-62。
-
塞.貝克特、沈睿譯、黃偉譯(1999)。普魯斯特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
溫健騮(1972)。還是批判的寫實主義的大旗。中國學生周報,1058,第4 版。
-
溫健騮(1972)。批判寫實主義是香港文學的出路。中國學生周報,1050,第3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