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1980年代香港文學場域的跨界連結:以《八方》、《香港文學》為例

并列篇名

Border-Crossing in Hong Kong Literature in the 1980s: A Case Study of Ba-Fang Literary Journal and Hong Kong Literature

作者

陳筱筠(Siao-Yun Chen)

关键词

1980年代 ; 香港文學場域 ; 跨界連結 ; 境遇性 ; 以地方為本 ; 1980s ; Literary Field of Hong Kong ; Border-Crossing ; Situatedness ; Place-Based

期刊名称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

卷期/出版年月

56卷2期(2018 / 06 / 01)

页次

35 - 7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香港文學在其建構過程與思索自身定位時,不必然只有專注於香港本地文學的發展,或者透過與中國的對話才得以產生,而是有更多路徑的思考,其中一條重要的路徑便是與臺灣和東南亞的文藝連結。這篇論文嘗試以《八方》和《香港文學》這兩份香港文藝雜誌為例,探討1980年代香港除了提供一個匯聚文化中國的場域之外,在香港文學的建構過程中它也同時揭露了境遇性的重要性,以及這些跨界連結如何為香港文學帶來更多發展的可能性與對話空間。當時香港在與其他地區的華文文學進行連結的過程時,我們雖然仍會看到追求中國文化的尋根想像,但同時我們也能發現許多論述中所呈現的,反而是把自己由追本溯源的「產物」,轉換成以地方為本的「生產者」。

英文摘要

The construction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was not necessarily through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literature or dialogues with China. The Hong Kong literature was also shaped by forming various lines of thought, such as connections with Taiwan and Southeast Asia. By focusing on Ba-Fang Literary Journal and Hong Kong Literature, this study reveals that 1980s Hong Kong was an active hub of cultural China, demonstrated the importance of situatedness, and witnessed how border crossings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as well as its interaction with literature from other cultures. At the time, although Hong Kong literature sought its roots in Chinese culture when connecting with Chinese-language literature in other regions, many directions of relevant discourse transformed the "products" of this root-seeking into place-based "producer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王智明(2005)。「美」「華」之間:《千山外水長流》裏的文化跨越與間際想像。中外文學,34(4),111-142。
    連結:
  2. 林淇瀁(2009)。場域、權力與遊戲:從舊書重印論臺灣文學出版的經典再塑。東海中文學報,21,263-286。
    連結:
  3. 八方,1-12
  4. 香港文學,1-60
  5. Ang, Ien(1998).Can One Say No to Chineseness? Pushing the Limits of the Diasporic Paradigm.Boundary 2,25(3),224-233.
  6. Bourdieu, Pierre(1993).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7. Chiu, Kuei-Fen(2008).Empire of the Chinese Sign: The Question of Chinese Diasporic Imagination in Transnational Literary Production.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67(2),593-620.
  8. Chow, Rey(1993).Writing Diaspora: Tactics of Intervention in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9. Grenfell, Michael(Ed.)(2008).Pierre Bourdieu: Key Concepts.Stocksfield England:Acumen. Pub.
  10. Shih, Shu-Mei(2004).Global Literature and the Technologies of Recognition.PMLA,119(1),16-30.
  11. Shih, Shu-Mei(Ed.),Tsai, Chien-Hsin(Ed.),Bernards, Brian(Ed.)(2013).Sinophone Studies: A Critical Reader.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2. 中國新聞社,網址http://www.chinanews.com/common/footer/intro.shtml。點閱日期:2017 年6 月4 日。
  13. 方北方(1985)。馬來文學及其發展路向:兼看華文文學的前途。香港文學,1,53-55。
  14. 王宏志、李小良、陳清僑(1997)。否想香港:歷史.文化.未來。臺北:麥田。
  15. 王德威(2006b)。〈文學行旅與世界想像〉。聯合報2006 年7 月9日E7 版。
  16. 王德威(2006)。華語語系文學―邊界想像與越界建構。中山大學學報,5(46),1-9。
  17. 王德威(2006a)。〈文學行旅與世界想像〉。聯合報2006 年7 月8日E7 版。
  18. 王潤華(1993)。從中國傳統文學到海外本土文學傳統―論世界華文文學之形成。文訊,89,78。
  19. 王潤華編、白豪士編(1989)。東南亞華文文學。新加坡:新加坡歌德學院。
  20. 史書美(2007)。華語語系研究芻議,或《弱勢族群的跨國主義》,翻譯專輯小引。中外文學,36(2),14-16。
  21. 史書美(2017)。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臺北:聯經。
  22. 本刊記者(1979)。新文學六十年:訪問周策縱教授。八方,1,3-10。
  23. 未名(1986)。泰華文化的「奇蹟」。香港文學,19,62-67。
  24. 吳奕錡、彭志恆、趙順宏、劉俊峰(2002)。〈華文文學是一種獨立自足的存在〉。文藝報2002 年2 月26 日。
  25. 李少儒、嶺南人(1987)。談中國文學移植泰國的演進。香港文學,26,93-95。
  26. 李瑞騰(1988)。八十年代香港的新詩界:以文學刊物為中心的討論。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香港:
  27. 胡燕妮(2002)。「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在廣州成立。香港文學,211,109。
  28. 張誦聖(2008)。「文學體制」、「場域觀」、「文學生態」―臺灣文學史書寫的幾個新觀念架構。臺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
  29. 犁青(1987)。艱苦成長中的印度尼西亞華文文學(上)。香港文學,34,86-89。
  30. 陳映真演講、胡遜整理記錄、馮珍今整理記錄(1987)。四十年來的臺灣文藝思潮―一九八七年五月二十四日在香港大專會堂的演講。八方,6,3-36。
  31. 陳映真講、林瑞含整理記錄(1987)。大眾傳播與民眾傳播。八方,7,45-72。
  32. 陳國球(2010)。收編香港:中國文學史裏的香港文學。都市蜃樓:香港文學論集,香港:
  33. 陳清僑(1988)。歷史差異與文化整合:民族意識的困局。八方,10,78-87。
  34. 陳智德(2009)。解體我城:香港文學 1950-2005。香港:花千樹。
  35. 陳德錦(1993)。開放而嚴格―《香港文學》八週年紀念有感。香港文學,97,15。
  36. 陳賢茂(1986)。新加坡華文詩壇的歷史回顧。香港文學,20,63-67。
  37. 黃維樑(1985)。香港文學初探。香港:華漢文化。
  38. 黃繼持(1988)。編餘瑣語。八方,8,313-314。
  39. 黃繼持(1987)。文藝、政治、歷史與香港。八方,7,73-78。
  40. 劉以鬯(1989)。編後記。香港文學,49,96。
  41. 劉以鬯(2002)。暢談香港文學。香港:獲益。
  42. 劉以鬯(1985)。發刊詞。香港文學,1,1。
  43. 劉俊(2004)。「跨區域華文文學」論―界定「臺港暨海外華文文學」的新思路。江蘇社會科學,4,88-93。
  44. 劉登翰(2001)。臺港澳文學與文學史寫作―再談20 世紀中國文學的整體視野。復旦學報,6,16-17。
  45. 劉登翰(2002)。命名、依據和學科定位―關於華文文學研究的幾點思考。福建論壇,5,32。
  46. 劉登翰(2001)。分流與整合―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整體視野。文學評論,4,42-47。
  47. 潘亞暾(1989)。《臺港文學導論》引言。香港文學,56,23-27。
  48. 潘碧華(2000)。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學對馬華文學傳播的影響(1949-1975)。活潑紛繁的香港文學:1999 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
  49. 鄭振偉(2000)。給香港文學寫史―論八十年代的《香港文學》。香港文學,181,14-15。
  50. 鄭樹森(2012)。1980 年代三地互動―另一種臺港交流之五。文訊,324,36-49。
  51. 鄭樹森口述、熊志琴訪問整理(2012)。海峽兩岸間的《八方》―另一種臺港交流之四。文訊,322,25-35。
  52. 鄭樹森、熊志琴採訪整理(2013)。結緣兩地:臺港文壇瑣憶。臺灣:洪範。
  53. 盧瑋鑾、熊志琴(2010)。雙程路:古兆申訪談錄。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54. 駱明(1985)。新加坡文藝研究會。香港文學,3,74-76。
  55. 靈文(1980)。林年同左圖右史。開卷月刊,3(2),48。